睡覺時不墊枕頭,人在仰臥時就會過分後仰,並且容易張口呼吸,這樣就會產生口幹舌燥、咽喉疼痛,甚至打呼嚕等現象。而如果在側臥時不墊枕頭,一邊的頸部肌肉也會由於過分抻拉、疲勞而導致痙攣、疼痛,“落枕”現象就會再次出現。同時,枕頭過低還會使得全身的供血不太均衡,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腫脹,從而影響呼吸,使呼吸不順暢,產生胸悶,甚至窒息。
枕頭的高度,應以仰臥時頭與軀幹保持水平為宜,即仰臥時枕高一拳,側臥時枕高一拳半。當然,枕頭的高低也並非一成不變,它也根據個人的體型而有所不同。有關專家指出,當我們的頭部枕在枕頭上後,枕頭受壓後的高度,仰臥以5~10厘米為佳,側臥則與人的肩膀寬度相近,在9~14厘米左右。而最適合我們睡眠的枕頭應該是馬鞍狀的,即中間低,兩邊高,仰臥時頭部睡在中間,側臥時頭部睡在兩邊。
另外,枕頭的軟硬也要適度。枕頭過硬,與頭的接觸麵積就比較小,壓強較大,這樣頭皮就會不舒服;反之,枕頭太軟,難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頸肌易產生疲勞,也不利於睡眠,並且頭陷其間,會影響血液循環。因此枕頭應選稍柔軟些,但又不失一定硬度的。枕頭還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倘若枕頭彈性過強,頭部不斷受到外加的彈力作用,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和損傷,如“彈簧枕”、“氣枕”等,都不能算是有利於健康的枕頭。
告別睡覺開燈的習慣
很多人在夜晚睡覺時必須開燈,即使在睡著的狀態下也不能熄燈,否則就無法入睡,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
這是一種不良習慣,其病理的實質是對黑暗的恐怖。這種對黑暗的恐懼所導致的開燈睡眠給健康帶來了極大隱患。醫學科研人員研究證實,人經常在睡覺時開燈會抑製人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體的各種免疫功能都有所下降。因此醫學專家警告大家,開燈睡覺不僅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還使患癌症的幾率大大提高。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叫做鬆果體的內分泌器官,在夜間,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時,鬆果體就會分泌出褪黑激素,這種激素在夜間11點至次日淩晨分泌量最為旺盛,而在天亮之後便停止分泌。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製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我們的血壓下降,心跳速度減慢,從而使心髒得以喘息,使肌體的免疫力得到增強,消除白天工作和學習所帶來的身體和大腦疲勞,甚至還可以殺滅癌細胞。
如果你經常開燈睡覺或挑燈夜戰,這種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受到抑製,它所發揮的功效相應有所減弱,對人體的保護作用當然也會被削弱,這時人體患病的幾率就會有所提高,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國外曾有研究顯示,經常開燈睡覺或夜間點燈活動的人,他們的癌症發生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可見,為了健康,熄燈睡覺大有必要。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飲食,人們越來越講究,與此同時,許多人也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年輕人由於害怕發胖,都選擇少吃或不吃主食。有的三口之家一頓飯吃不完一個饅頭,一個月吃不了10公斤糧食。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在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已經超過了穀物類的消費量。
營養專家認為,如果飲食結構提供的能量和脂肪過高,膳食纖維過低,會對一些慢性疾病的預防不利。人體能量有三大來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它們的科學配比應當是:碳水化合物不得低於55%,脂肪不得高於30%,蛋白質占15%左右。中國營養學會製作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提倡食物多樣化,但將以澱粉為主的穀物類食物作為寶塔的最底層,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的消費底線是300克。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營養均衡的飲食搭配,不然,會引起身體疲勞的不良症狀,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