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打造不生氣的平衡生活(3)(3 / 3)

健身操

健身操由於有音樂的伴奏,給人以美感,而且又是集體一起操練,所以對許多不習慣獨自鍛煉的人來說有特別的吸引力。如果套路和動作編排得當,一套45分鍾的健身操,可以給人以全麵的健身效果。可是健身操很難進行統一的評定,隻能取決於鍛煉者自己,是以運動和運動量為標準還是以心率的高低為標準,鍛煉者要做到心中有數。

這其中,步行是日常鍛煉最方便最能有效執行的方式,步行不需要任何專門的鍛煉器材。你從快速步行這一好習慣裏還能夠得到別的益處:步行能夠燃燒卡路裏,幫助你燃燒多餘的脂肪、減輕體重。

步行有助於改善你的姿態。

步行有助於降低血壓,以及防止心髒的紊亂。

快速的、有氧的步行可以向你提供其他運動(如慢跑、騎腳踏車)所具有的益處,同時又可避免這些運動可能帶來的危險和身體受傷。

晚上步行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步行可以提高血流中的含氧量。

步行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如高密度膽固醇)水平。

步行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和心境。

步行有助於使骨骼更強壯。

步行有助於減輕焦慮和壓力。

步行有助於推進免疫體係。

步行有助於延緩衰老。

步行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

步行有助於防止骨質疏鬆症。

培養步行習慣其實是很容易的——隻要走出屋門,再繼續往前走就行!步行最好的時間是在早晨。因為在早晨你很少受打擾。記住:你的目的是使步行成為你的一個好習慣,在早晨你更容易掌握時間,而你在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很容易受到打擾,從而使步行的計劃破產。

當然,如果你無法在早晨步行,那就在其他時間吧,總之隻要步行就比不步行要好。最好的做法是,一開始步行的時候隻進行10分鍾,然後慢慢增加到20分鍾,再增加到30分鍾。你的目標是使每日步行30分鍾成為日常的好習慣。

你知道怎樣散步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嗎·應安閑自如,散而不拘,且行且立,且立且行,身心俱閑,掌握好運動量和時間,精神應放鬆,心情愉快。現代科學已證明,悠閑之步和愉悅心情兩者是既健腦、健心,又健身強體的雙重措施。

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專家、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甫洛夫有一著名論斷:若要腦靈,必先腿勤。1928年,莫斯科一條綠樹掩映的人行道上,年已八旬、白發蒼蒼的巴甫洛夫背著包裹蹣跚而行,一群孩子要幫他背東西,他謝絕了,他說:“孩子們,謝謝!我這是負重散步,鍛煉身體呢!”他還和孩子們比賽,看誰走得快呢。運動伴隨他一生,70歲後他練習快走,80歲高齡堅持練習負重散步。長期步行,使他身體健壯、思路敏捷,在生理學研究中取得了輝煌成就。

散步時,野外的清新空氣、山林瀑布的美景、鳥語花香,都可成為腦力勞動者啟發智慧的良好催化劑。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散步能促進我的思想,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腦力才會開動起來。”

1988年10月12日,著名作家丁玲80壽辰時說:她的健身“秘方”十分簡單,那就是“散步”。散步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像離不開布帛椒粟一樣,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她每天都要擠出一個多小時,到馬路的樹陰下散步。

1985年3月16日,藝術大師劉海粟九軼華誕:他和夫人夏伊喬在《藍色多瑙河》舞曲中,舞態輕盈,風度翩翩,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年高九旬的老人。舞前,他披露了他的健康之道,劉老說:“我年輕時就喜歡運動,如騎馬、打網球等等”,“現在年事高了,就爭取經常散步”。把“身體療法”和“身心療法”結合起來,“胸中無壘壽自高”是他身心療法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