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武侯墓(1 / 3)

第十五章武侯墓

“喲!幾個月未見!駱營長竟長出了大胡子!怎麼?這國軍堂堂正規軍的一營之長連軍容軍貌也不講究了!我還以為是哪個大胡子棒客(土匪)攔路劫財呢!”

一幅四人抬起的滑竿上,一身紅色貂皮大衣的隊長夫人竟哈哈大笑地開起了他這個國軍營長的玩笑。原來!這位國軍營長也是個光棍,那年八爺七十大壽在舞會上看上了三爺身邊的丫頭春華。這可是個絕好的誘餌。為了咬到這口香豔無比的香餌料,這頭大魚自然成了王公館的常客。這七姨太自然樂意當這個紅娘。

“哈!哈!哈!夫人取笑了!敝人公務在身,為了黨國軍工大業,發誓不滅日寇,不刮胡子,所以成了這幅棒客模樣!王隊長,夫人莫要取笑!不知你們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快請營房說話!勤務兵,上茶!”一番客套之後。駱營長交代了防區事宜,並留下了三千發子彈,十門小鋼炮,連同炮彈三百發。

“這點小意思!望笑納!我們共為黨國大業,還望隊長多費點心。不過,萬一有什麼好歹,萬望通個音信。咱們是一家人。不過,出了問題,有我們魏團長頂著!辛苦了!王大隊長!再會!”說完,駱營長帶領一營弟兄撤出了防區。他們要去哪裏,去幹什麼?這可是軍事機密,王三爺不能問,也不想問。

“弟兄們!各就各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看看國軍兄弟留給咱們的禮物!哇!嶄新的小鋼炮,這可是好東西,來!兄弟們!架起來!另外!路口架上沙袋,分三班巡邏!記住了!別說人,就是兔子跑過去也要盤查!”

走龍河南岸,曾經在此與曹魏都督司馬懿生死博弈的孔明先生長眠於此。蒼鬆翠柏掩映的墓地早被警衛團國軍平掉,枯草掩蓋了這裏的蛛絲馬跡,無法看出哪裏是墓地,哪裏是草地。但四周環抱的幾個小山頭卻異常顯眼,這就是堯半仙經常津津樂道的孔明墓九龍捧壽。真是一代軍事家,易學,風水大師啊!何況又是鬼穀子的高徒,深得鬼穀子真傳,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神龍見首不見尾。傳說當年司馬懿幾十萬大軍攻占鍾漢,遍尋定軍山,但卻無功而返,孔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連墓地的痕跡都找不著。那當然是孔明深受平安鎮老百姓喜愛,崇拜,早已想盡一切辦法平了墓地,藏了墓碑。古往今來,深得民心的人,雖死猶榮,雖死猶生。百姓永遠會記住他們。

但高大的牌樓還在。“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巨大黑色楠木對聯還掛在門樓兩側。兩旁的大石獅子有一隻已經沒了尾巴,但它們依然威風凜凜,鬃毛直豎,人們仿佛還能聽見這百獸之王的怒吼之聲。在雕梁畫棟的側門邊,還有一副小點的對聯,同樣是黑楠木雕刻“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讀之令人泣下沾襟。門樓內的大照壁上嶽飛手書上刻《前後出師表》仍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言令無數瞻仰者無不為之動容。隨處可見的十人合拍抱巨柏、巨鬆遮天蔽日,讓人仿佛進入了世外仙境。占地百餘畝的墓地,古木成林,千年不凋的鬆柏正昭示著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貞風骨。蒼鬆翠柏掩映的墓地背靠巍峨的定軍山,但見奇峰突起,同樣蒼鬆翠柏掩映著層巒疊嶂,雲霧繚繞中,鬆濤陣陣,仿佛又聽見了那個久遠年代的金戈鐵馬,衝鋒陷陣。

臘月十四,風雪之夜,像往常一樣,吃過晚飯,魏團長親自帶領警衛連巡查墓地東南西北四角營地。突然,黑暗中東北角傳來了噠噠噠的輕機槍掃射驚飛了鬆林中棲息的貓頭鷹,還伴隨有劇烈的爆炸聲。

“快!迅速增援東北角!一營繼續巡邏,二營跟我跑步前進!”魏團長大吃一驚,想不到小鬼子真是急紅了眼,這麼快就來趁黑偷襲了。可等他們氣喘籲籲趕到東北角,槍聲早已平息。

“報告團長!剛才有小股鬼子襲擾,用的是南部十三式手槍和歪把子輕機槍,還有手雷,炸壞了東北角二十米長的圍牆。等我們還擊時,卻發現對手倉惶逃走了。因為天太黑,我們沒有追趕!”

“有沒有兄弟傷亡?”

“報告團長,無人傷亡,他們的目的可能不是想打進來,看起來騷擾的目的很明顯。我們的營房就在圍牆邊上,可他們隻炸毀了一段圍牆,營房完好無損!”

聽這麼一說,魏團長有些蹊蹺,“狗日的小鬼子!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怎麼不偷襲營房?”突然,他想到了一點,有可能小鬼子準備強攻,可發現守備人數占優勢,不敢輕舉妄動,所以臨時想沾點小便宜就撤走了。

可這不符合小鬼子的習性!要說駐防情況。這些比狗鼻子還靈的狼犬早就知道此地重兵把守,他們斷然不會自投羅網,強攻更是以卵擊石。因為縱使他們趁黑夜掩護偷襲,畢竟人數很有限,據軍統局內線情報,參與“盜寶行動”的小鬼子最多不超過二十人,況且他們不敢集中行動。尤其是大白天,他們分散潛伏在平安鎮各個角落,有的甚至假扮叫花子,破衣爛衫,蓬頭垢麵。白天行乞,黑夜則搖身一變,四處害人。

前一陣子,鎮上好幾家古董店被不明身份棒客黑夜光顧,劫財害命。不過,這些股東中多半是關中黃帝陵墓中被盜掘而出的上等貨,其中有唐三彩馬踏飛燕,漢磚刻石,磚刻畫,金銀,玉石,甚至有據傳秦陵兵馬俑的陶俑頭。除了古董,還有一批古書典籍,其中一家古董店老板收藏一套宋刻本《天工開物》,因是真品孤本,所以這個老板自然不能幸奐一死。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看來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寧可是個叫化子,到覺得安全些。當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有備而來,目標明確的小鬼子,顯然是一幫經驗豐富,熟知中國西北各省古董文物行情的行家裏手。跟這些對手打交道,恐怕不光是刀光劍影,槍林彈雨能應付得,還需魔高一丈,道高一尺。強中自有強中手,說到文物古董,還得提到麻敘(魏大隊長)。他早年跟八爺的船幫走南闖北,沒少幹這種古董文物買賣,見多識廣,是個行家。

平安鎮茶館不少,可生意最好,人氣最旺的還數魏家茶樓,臨街的四間門麵,是四開間四進的茶房,一溜排八仙桌排滿四間小屋,平常的日子這裏歡聲笑語,喧鬧不絕。

“來噗!鐵觀音一壺,山裏紅,核桃仁各一盤!”

“客官,請裏邊坐,請問喝點什麼茶!”

“好嘞!來噗!巴山雲霧毛尖一壺,花生瓜子各一盤!來噗!”

當街的門口一排十幾個銅爐子上雲霧繚繞,十幾把銅茶壺不間歇地燒茶。這生意好,可不是靠吹出來得,茶地道,尤其是燒茶的用的水,不是走龍河水,也不是街坊常用的井水,而是取自玉泉山下的龍洞水,離平安鎮二十裏的深山老林中,此龍洞水冬暖夏涼,一年四季不停地往外冒水,三尺深,一丈寬,五尺長的石砌井沿上長滿了青苔,經常看到有老百姓來此取水,據說這是龍王爺的眼淚水。民國二十二年大旱,整整一年,走龍河都快斷流了,可唯獨這個龍洞水不見幹涸,仍是出水依舊。因此被老鄉們稱為神水。好茶配好水,好水沏好茶,而魏家茶樓則專門有四輛水車每天來此取水。因水好!這茶味自然比其它各處更勝一籌。更加上二樓的大戲院有說書的書場和戲樓,每天都有遠近聞名的說話先生錢瞎子在此說書《三國》《水滸》《隋唐演義》《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家將》自然吸引不少愛取樂子的老書客光顧。而戲院則長年有武漢,四川,甘肅的草台班子在此獻藝,川劇,秦腔,京劇,甚至還有豫劇。因為門票不貴,況且又有免費的茶喝,這平安鎮上七成的戲迷當然成了這魏家茶樓的常客。

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隻要有閑餘,來此沏一壺雲霧毛尖茶,談天說地,擺擺龍門陣,自然成了老鄉們的首選。有人氣的地方,自然成了馬路消息,國際大勢的傳播舞台。可以說,凡是平安鎮有個風吹草動,隻要去一趟茶樓,都能聽個七八分眉目,尤其是人頭攢動的魏家茶樓,更是各路朋友聚會地,茶餘飯後,各種談資精彩紛呈。隻要不是聾子,總能聽到一些脈絡。

“唉!我說劉胖子,你那個破瓷器出手沒有?當心讓棒客搶了,要不及早轉讓?我是為你考慮啊!這年月!有財有寶是惹禍的根苗,你不欠那張三古董和麻子爺的天南地北古董行。人去財空,家破人亡啊!那保安用到現在也沒有查出真凶!”是吳老五的大嗓門。

“謝了!王爺!操心你自己,我們那點破玩藝沒人瞧得上,況且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早死早了!”劉胖子不軟不硬地拱了拱手,不動聲色隻管喝茶。

“我說五爺!沒聽見這街上又新開了一個“秦風古董行”嗎?掌櫃的姓秦,聽說關中人民,專門經營皇帝墳中的壇壇罐罐,聽說還有秦始皇墓中的陶俑,跟真人一樣大小,還有車馬兵器。聽說那些陶人可值錢了。咱這點破家當,跟人家比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劉胖子看著有些發福,一身綢緞馬褂的吳老五,這家夥經常和關中客勾結,挖死人墳發了些橫財,聽說新娶了一個鄉下女人,至少年輕二十歲,又買了一院街坊四合院,真實馬不吃糧草不肥!人不發橫財不富啊!看著紅光滿麵的吳老五品著鐵觀音,享用著精致的糕點。“老牛啃了嫩草”“好**都叫狗日了”劉胖子想著自己的黃臉老婆,不覺在心裏罵了一句。

“噢!還是劉胖子消息靈,怎麼樣!願不願給我吳某人引見引見,事成之後不會虧待你的!”吳五爺笑吟吟看著一臉油光的劉胖子。

“成!保證你有賺頭,那些貨,才叫人大開眼界!想一想!皇帝老兒用得東西,有差得嗎?”劉胖子一抽胸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