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命運的抉擇(2 / 2)

在這種政治機體中,營造出了一批寄生物,他們為政治迫害助陣呐喊,對被冤屈者橫施暴虐,誣白為黑,指鹿為馬,無中生有,無事生非。誣陷、栽贓成為他們顯示才華的得意之作,打擊、殘害成為他們青雲直上的階梯。他們成為政治舞台上的明星。

這種政治機體營造出了一批寄生物,這批寄生物又營造了一種社會氛圍,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定勢。一種扭曲的文化、醜陋的文化腐蝕著優秀的中華文化,仁愛正被寒冬窒息,寬厚正被猜忌衝擊,誠信正被謊言取代,情義正被殘酷摧殘。

現在,又要我走進政治圈子。雖然“文革”已經結束,政治風暴剛剛過去。但是,這種政治機體的導向,這批寄生物的影響力,特別是這種社會文化的定勢,盤根錯節,動搖他們談何容易。我已在二十年中嚐到了所有這些帶來的苦果,領教了他們的力量,目睹了他們的“傑作”,我能跨入政治圈子這個政治風暴的策源地、指揮部和聚焦點嗎?我並不是對現在省政府上上下下的人們有什麼成見,我甚至不認識他們,而且他們也不乏曾是像我一樣的受害者。我是從寬闊的曆史視角中,從宏大的社會幕布上,從廣闊的中國政治背景下做出這些思考的。

我把省上的這個決定告訴了妻子,我們共同陷入了沉思之中,無法入眠。漸漸地,我理出了一點頭緒,要改變這種特定的政治機體,要淨化附著於這種政治機體的寄生物的靈魂,要扭轉已形成的這種社會文化定勢,必須從重新構築社會文化這個根基入手。我不敢自詡是一個文化人,但畢竟在文化界一直工作,是一個小卒,一個小卒也是一名戰士,我何不仍在文化陣地上繼續做一名小卒,在重構中國社會文化這座大廈中化作一捧泥土,揮灑一片汗水。

思路已經理清,決心隨之拿定。我坦然地走進省委組織部,麵陳我是一介書生,不懂政治,不能適應省政府高層次的政治環境,會貽誤工作,希望在文化係統(包括科研、教育等部門)工作,並一再感謝省上領導和組織部對我的信任,懇請組織考慮我的意見。組織部見我情真意切,態度堅定,應允向省上領導反映。不久,省上文件將我改任去新籌建的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由此,我踏上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摸索和耕耘之途。

我的這一決定,大大出乎周圍人們的意料。一個顯赫的官位,一個能接近省上領導的機會,一個能青雲直上的階梯,一個能為家人子女帶來種種益處的機遇,卻為我輕率舍棄。我在眾人眼中變成了一個不可理解的“大傻瓜”,猶如我年少時放棄上蘭州大學般令許多人惋惜。我也就在眾人麵前來了個“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