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中飯,軋鋼廠工人仿佛找到了話題,紛紛開始誇讚易友臻的英明偉大。
而此時易友臻已經是焦頭爛額。
八百畝地的事情還沒有搞定,魔都紡織廠和江南紡織廠就聯名發來邀請,邀請他易友臻去絲綢印染一廠看看。
這便是易友臻規劃的工業絲綢廠,為了搞成這個事,他還貼了冶金係統好多的外彙呢。
雖然這些外彙都是遠洋捕撈和高級食用菌出口賺的,幾乎是無本生意,但外彙就是外彙,每動一分錢都需要開一場部委級的大會確認。
稍一琢磨,易友臻一個電話打給農業係統。
這八百畝地,讓他們去安排吧。
本身就是農業口的事,它這個農業係統不管?誰管?
傍晚,易友臻坐上了今天最後一趟航班,在魔都紡織廠招待所待了一個晚上。
第二日,便要去視察剛剛建好的絲綢印染一廠。
今天,易友臻身著整潔的中山裝,步伐沉穩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
一同前往視察的還有魔都紡織廠邱書記和江南紡織廠的李書記。
三人與隨行隊伍來到絲綢印染一廠大門前,一廠的幹部們早已整齊列隊,熱烈歡迎三位領導的到來。
易友臻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隨後在一廠廠長的引導下,開始了視察之旅。
走進廠區,寬敞明亮的廠房讓人眼前一亮。
很顯然,這個廠是合作項目,規格比尋常紡織廠的規格高出不隻一點半點,看來兩個紡織廠沒少出力。
走進印染車間,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有序排列,發出輕微的轟鳴聲。
一批批白色絲綢,通過這些機器後便成為了華麗的絲綢。
易友臻仔細觀察著每一台機器,不時詢問設備的性能和生產能力。
“這設備就是我幫忙引進的那一批吧?” 易友臻問道。
一廠書記連忙回答:“是的,易書記。這些設備都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能夠大大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了它們,我們一廠有信心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邱書記在一旁點頭表示認可:“易書記,您在設備上投入的功夫,我們絕不讓您白費,保證生產出的絲綢物美價廉!”
看完生產線,易有臻又開始關注起工人的情況,“工人們在這裏工作,安全上有保障嗎?”
一廠書記胸有成竹地回答:“易書記放心,我們嚴格按照安全標準進行生產,始終把工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弄一批防毒麵罩給工人戴上。”易友臻說完,便走出了車間。
接著,眾人來到了絲綢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張地忙碌著,一根根纖細的人造纖維通過機器,快速變成白色絲綢。
易友臻走近一位工人,親切地問道:“工作累不累?對廠子還滿意嗎?”
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魔都紡織廠和江南紡織廠的工人,因此站位最靠前的五位領導中,至少認識三個。
被易友臻文化的工人以前是魔都紡織廠的人,他發現自己的老書記站在易友臻身後一步,而一廠廠長和書記站在易友臻身後兩步,便知道這一定會是更大的領導。
工人難免是有些緊張的,半天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