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九城後,易有臻專心開始搞反季節蔬菜。
原本他以為隻需要一種供暖方式就足夠了,然而測試的時候才發現這種供暖方式升溫太慢,如果麵對短時寒流根本應對不過來。
無奈之下,易友臻就帶隊研發了種花家第一台工業級暖風機。
這種暖風機升溫非常快,但卻是喝油的,哪怕易友臻的設計已經做到節能再節能,這玩意仍然是個喝油大戶。
油是戰略物資非常難得,若不是他易友臻現在手握三個石油化工廠還真得頭疼一段時間。
解決好技術方麵的問題後,易友臻就開始擺爛了。
今天去這個廠指導工作,明天去那個廠指導工作。
而種地的事情,當然是專業的農民在做。
自從上次老爺子叮囑後,楚家的老大和老二就一直琢磨著應該讓大家在艱苦的日子裏吃到哪一種新鮮蔬菜?
這就不得不提起易友臻,他雖然提供了技術資料,但並沒有提供選種方案。
種什麼才能利益最大化,這是他們兩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鑽研和討論,兩兄弟定下基調。
那就是絕不種白菜、蘿卜、土豆、南瓜這種耐儲藏蔬菜,必須要搞冬天裏的稀罕物。
這年冬季,楚莊第一批反季節蔬菜成熟了,當然了,不僅隻有蔬菜,還有草莓、西瓜等水果。
當第一顆鮮嫩欲滴的西紅柿在不合時令的季節裏成熟時,兩兄弟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小心翼翼地摘下鮮紅的西紅柿,二人仿佛手捧一顆珍貴的寶石。
這一天的中午,五筐西紅柿、五筐黃瓜、五筐豆角、五筐茄子、五筐草莓出現在冶金係統食堂。
大領導激動的喊來其他部位的領導前來冶金係統聚餐。
當所有人看到滿滿當當一桌新鮮蔬菜時,紛紛打聽起來。
大領導本來就有炫耀的心思,當即告訴了他們答案。
有眾多人推波助瀾,消息很快就在上層圈子傳開了,眾多大領導紛紛前往楚莊、七獅寨這兩個反季節果蔬種植基地參觀調研。
很快,反季節蔬菜種植項目仿佛成為了一盞指路明燈。
在這個年代,物資匱乏,人們的餐桌上總是那幾樣常見的蔬菜,這種情況所有人都認為該改變了。
隨著兩個蔬菜試點的出貨量快速增大,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出現在各大飯店。
群眾們旁敲側擊,紛紛詢問情況,很快便知曉了來龍去脈。
不出三天,消息在群眾當中瘋傳。
起初,人們隻是好奇地議論著,不太相信在這個季節還能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畢竟如何解決冬天的溫度問題?幾千年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當然,有記者去了楚莊、七獅寨,親眼看到一片又一片生機勃勃的菜地時,這兩個種植基地就登上了四九城的頭版頭條。
群眾看到眾多一個又一個的蔬菜大棚時,全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群眾們瘋狂了起來,紛紛湧到試點村子的田邊地頭,看著那些不可思議的塑料薄膜和供暖係統,眼中滿是驚歎和羨慕。
七日後,大領導笑著打來電話,問道:“友臻啊,黃瓜一畝地能出多少斤啊?”
易友臻想了想,道:“畝產兩萬斤。”
“番茄呢?”
“一萬斤。這東西產量低。”
“茄子產量高,一畝地三萬斤。”
“草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