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書記笑道:“老房,這是四九城來的易書記,一廠的大部分技術和設備都是這位易書記提供的,可以說一廠能辦起來,全靠易書記。”
易友臻對工人露出和藹的笑容,工人很快放鬆下來,道:“易書記,不累。這裏的條件很好,宿舍、食堂、廠房都是新的。”
“宿舍都有吧?”
“有的,所有工人都有宿舍。”
“換了環境還習慣吧?”
“習慣的,易書記,這裏什麼都好。”
易友臻滿意地笑了,他對身後四人道:“看到工人們滿意我就放心了,我們一定要把這個絲綢廠辦好。”
邱書記和李書記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隨後眾人繼續視察著工廠的各個環節,易友臻更是對工廠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不少建議。
當易友臻來到成品庫時,工人們熱情地迎了上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主動站出來,為易友臻和其他領導介紹起廠裏的產品。
老工人的臉上洋溢著自豪,“易書記、各位領導,歡迎來到我們一廠。我們這裏生產的都是綾羅綢緞。”
易友臻笑著道:“我要考考你這個老師傅,什麼是綾羅綢緞?”
老工人笑著道:“綾,質地輕薄,常用於製作夏季的衣物和裝飾品;羅,有著獨特的絞經組織結構,透氣又美觀;綢,比較厚實,適合製作各種日常服裝;緞,表麵光滑,富有光澤,常常用於製作高檔的華服和床上用品。”
邱書記饒有興致地聽著,不時微微點頭。
易友臻則伸手輕輕觸摸著一匹絲綢,感受著它的質感。
易友臻問道:“這些綾羅綢緞打算什麼時候供應給人民群眾呢?”
邱書記笑著回答道:“易書記,您要是沒有指示,群眾還是用不上。目前歐美市場對絲綢的需求很大,我們的產品是可以拿去出口創彙的。”
易友臻愣了下,隨後道:“能創彙是好事,但是價格不能太低。同時我們要不斷研發新的花色和款式,滿足歐美客戶的需求。”
眾人趕忙表示認同。
“老師傅,介紹介紹你們廠的特色。”
老工人拿起一匹絲綢,介紹起了雙麵印染技術。
所謂雙麵印染,就是通過特殊的工藝,在絲綢的兩麵印染上不同的圖案和顏色,這項技術一直都是通過手工印染來實現,工業級的雙麵印染,這還是頭一遭。
易友臻聽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你們要繼續發揚創新精神,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傳統的綾羅綢緞加上現代的技術創新,一定能讓我們的絲綢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李書記說道:“沒錯,我們一定要牢記易書記指示,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相結合,打造出現代化特色絲綢。”
邱書記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他先是讚成了易友臻的想法,接著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緊接著就是一廠書記和一廠廠長。
易友臻點點頭,開始鼓勵工人們,“一個廠的發展,永遠離不開廣大工人兄弟,大家要繼續努力,為我們的紡織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人們紛紛開始鼓掌,並主動邀請易友臻去成衣庫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