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實行四大突圍,實現科學發展,為富民強省作貢獻(3 / 3)

二、緊緊抓住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重點

近幾年來,集團公司對企業文化建設非常重視,總經理李紹雲同誌在每年集團工作會議上,都對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集團各級領導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基本形成了共識,集團上下積極開展了一係列企業文化實踐活動。2003年征集啟用了集團企業標誌,2004年廣泛發動開展了集團企業精神大討論,征集企業精神用語。這兩年組織開展了集團係統文藝調演、集團發展戰略研討、演講比賽、歌手比賽、辯論比賽和學習考察等活動。可以說這幾年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力度是比較大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與中聯重科、湖南電信等企業比,與形勢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主要是: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結合不緊,文化實踐還停留在文體活動這些淺層麵上,觸及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的東西不多;文化的穿透力、輻射力不強,對企業生產、運銷、經營的作用力不大,產品的文化含量沒有大的突破;文化建設的體係還沒有形成,缺乏常抓不懈的機製;等等。

這些情況引起了集團公司黨組的高度重視。根據黨組意見,黨群工作部編製了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計劃書》,經辦公會討論、黨組擴大會審議通過,今天已經在會上下發。下麵我想結合這份計劃書,強調一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總的指導思想和必須抓好的幾項主要工作。

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崇和尚善的優良傳統,結合時代精神和行業特點,創新和提升集團的經營管理理念,不斷更新員工的思想觀念,積極倡導融化自我,造福社會,和衷共濟,奮發有為的企業精神,努力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社會責任感,實現員工與企業、員工與社會、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增強企業的親和力、上升力,為集團深化改革、持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組織學習,廣泛宣傳企業文化

這是最近幾個月各單位要抓的首要工作。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過幹部職工思想認識這一關,隻有達成了共識,統一了思想,才能激發活力,調動積極性。企業文化內涵豐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意義重大,必須認真組織學習,廣泛進行宣傳。今天集團公司舉辦了領導幹部企業文化培訓班,為學習培訓拉開了序幕,下半年還將舉辦企業黨辦主任(政工科長)培訓班。各單位都要列入計劃,作出安排,對領導班子成員、中層管理人員和廣大幹部職工進行培訓。計劃書中提出了在集團公司本部組織開展讀書月活動,舉辦一次以構建和諧輕鹽集團為主題的員工論壇,我認為很好,各單位也應該組織開展類似的一些活動。集團的企業精神用語經過將近兩年時間的征集、醞釀、研究、討論,現已基本選好,這就是“融化自我,造福社會,和衷共濟,奮發有為”,準備再通過有關形式征求意見,這次培訓班上大家也可以充分醞釀,一旦確定,黨群工作部要做好釋義工作,並通過集團內部網進行宣傳。集團公司本部和各分、子公司都要在醒目位置宣傳企業精神用語,使每個員工都能熟識和理解。

要充分利用單位的閉路電視、廣播、廠報、廠刊、宣傳欄等陣地和平台宣傳企業文化特別是企業精神,大造聲勢,培養企業文化建設的良好環境。同時要拓展載體,集團公司擬在近期創辦企業內刊,報道集團重大活動,宣傳企業文化,推介典型經驗,反映員工心聲,希望各單位動員幹部職工踴躍投稿。

我們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對員工進行教育熏陶,使領導幹部和廣大員工初步了解企業文化,理解集團企業精神,知曉集團重大部署,有意識地培養員工良好的自律意識,培養企業的團隊精神,共同構建和諧輕鹽集團。

(二)充分挖掘、總結提煉集團傳統文化精髓

這是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的任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鹽文化具有悠久的曆史,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當中,鹽文化始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鹽,由於人人需要,是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自春秋以來,曆代王朝都壟斷鹽的生產。春秋時期管仲為專賣之鼻祖,以“鹽鐵”通行天下;漢朝《鹽鐵論》後,實行鹽的產、運、銷全部官管,也就是所謂的專賣製度,自漢唐一直延續到宋元明清。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鹽商品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幾十年的不斷調整、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鹽業專賣體製。原省鹽業公司是1983年從省食品公司獨立出來的,1998年成立湖南鹽業集團,2002年與原輕工集團總公司合並成立湖南省輕工鹽業集團。機構變了,但鹽業專營體製沒有變,營銷方式變了,但鹽業厚重的文化底蘊沒有變。透過曆史看這幾十年我省鹽業發展,優秀的傳統鹽文化仍然生生不息。如爭國力、保民安的社會責任意識,守傳統、遵規章的社會法紀意識,全省鹽業為一家的大同意識,等等,這一切都在今天繼續生長。

總結提煉集團傳統文化不能離開曆史,特別是不能離開我省鹽業這幾十年的發展史。當然輕工的傳統文化同樣是值得挖掘的。雖然大輕工已經今非昔比,但我們個體的輕工企業還在,學校還在,這些單位雖然隻有幾十年的曆史,但同樣有優秀的文化。

從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這段時間,各單位都要很好地挖掘本單位的傳統文化特點,加以總結歸納。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專職部門(黨群工作部)要很好地開展調研,以各單位總結歸納的傳統文化特點為基礎,從個性的文化中找出一般,提煉出集團傳統文化精髓,在這個基礎上研究編製集團公司《企業文化手冊》。這個手冊應該包括企業的共同願景、發展戰略、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營銷理念、企業精神、企業標誌、旗幟、歌曲等內容,它是今後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總的操作規程,要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符合集團公司的實際。這是一項非常細致而艱巨的工作,希望各單位、各部門配合黨群工作部把它做好。

(三)全麵推進集團企業文化建設

從明年6月至2007年,集團公司各單位都要認真落實《企業文化手冊》,按照手冊確定的工作規程,規範地進行企業文化運作。通過各單位紮實努力,到2007年,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設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遵循文化發展規律,符合集團發展戰略,反映集團行業特色的企業物質文化、製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體係,使文化成為集團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支撐,使我們的集團對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對外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三、對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要求

我們集團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時間不長,由於企業之間的情況各異,企業文化建設隻能走自己的路,我們今後還隻能在實踐中慢慢摸索。鑒於我們集團目前的情況,借鑒一些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這裏我想對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提幾點要求。

(一)要加強領導

一個企業搞得好不好,關鍵在領導,企業文化建設尤其如此。企業文化不像經濟,抽象的東西多一些,而且短時期內也許看不到什麼成效,所以容易被忽略,被不那麼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領導是非常關鍵的。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領導者的文化,仔細想想,不無道理。很難想象,哪個企業領導不重視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搞得上去的。這幾年我們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之所以能不斷推進,而且有所成效,說到底是李總和公司各位領導重視和支持的結果。參加這次培訓班的是集團公司各單位的領導和機關各部室負責人,所以我在這裏特別要求也拜托大家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切實對單位企業文化建設負起責任。我們不能在這一點上有任何的疏忽和怠慢。2004年7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瑞祥在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研討交流大會的報告中指出:“企業文化建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動體現,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一流的企業必須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企業經營者是缺乏遠見的企業家。”這段話發人深省又耐人尋思,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體會。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投入,我們在實踐中碰到一些問題,有的領導同誌總覺得為企業文化建設花錢不值,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投入就是對企業生產力發展的投入,也是對企業未來的投資。我們的領導一定要重視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投入,每年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總體規劃,作出預算,統籌安排,落實到位,不僅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力度,而且要加大硬件建設力度,為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

(二)要突出重點

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是給企業提供實現目標的土壤,所以,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應側重於員工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範和行為方式等方麵。應該說,這些年集團公司上下在這些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情況有所好轉,但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我們的一些員工包括有的領導幹部,思想觀念仍然比較陳舊,因循守舊,封閉保守,市場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還不強,對市場競爭的殘酷性缺少深刻的認識,因而對企業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一些經營狀況尚好的企業,容易滿足於現狀,甚至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仍然帶有比較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鹽業經營過程中,官商、坐商作風沒有根本改變,麵對市場經濟的挑戰和競爭,思維不活,機製不靈,辦法不多,麵對新的情況,往往等待觀望,束手無策。在員工的行為規範方麵還沒有長效的嚴格的規章約束,有的單位員工自律意識不強,組織紀律較差,作風拖拉,辦事效率不高,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和形象。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麵對的必須解決的問題,各單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加強教育,健全員工的行為規範,強化紀律約束,來實現集團員工新一輪思想解放,觀念創新和行為方式的轉變。

(三)要體現特色

我們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既不能搞成簡單的“企業”+“文化”,也不能複雜到“企業文化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裏麵裝”;既要學習借鑒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也不能簡單地“複製”與“克隆”。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要完全體現自己的特色。食鹽是千家萬戶必需的生活用品,它既事關國計民生,又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使得它具有了一種溫情,產生了一種廣泛的包容性,這種特性應該在我們的企業文化中得以體現。另外,我們鹽行業中有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如鹽礦建礦初期的創業精神,運銷企業打擊私鹽販子的無私無畏精神,普通職工愛崗敬業精神;我們輕工企業中如輕紡設計院長年形成的質量第一、嚴謹治院的精神,輕工房產公司質量+品質的精神,等等,這些是我們集團傳統文化的精華,要繼承和發揚下去。同時,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培育和創新企業文化,賦予企業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輕鹽行業特質。

(四)要融入經濟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真正內涵是一種經濟文化,沒有獨立於經濟之外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必須植根於企業的經濟活動之中,滲透到生產、運銷、經營的各個環節。我們不能把企業文化搞成純文化的東西,搞成文娛體育活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求真務實,重實際,辦實事,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避免急功近利,使企業文化建設經得起曆史和實踐的檢驗。企業文化建設最根本的是要在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做文章,落腳在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上。要緊緊圍繞黨組工作中心,服務集團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力於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品位,提高員工的素質,真正達到以文化人、文化強企的目的。

同誌們,我們輕鹽集團是直屬省政府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省國資委首批履行出資人職責的54家企業之一,我們集團不僅要成為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要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新世紀新機遇,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企業文化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我們輕工鹽業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必將大有可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統籌協調,積極探索,紮實推進,為建設集團企業文化體係,提升集團的核心競爭力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