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映在緩緩流淌的民心河上,泛著斑斕的光,一位頭發灰白的中年男人每次日落時,都會站在這裏,凝視著河水,直至夜幕降臨。
二十六年前,他的弟弟就是從這裏跳下去的,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每每這時,無數不堪回首的記憶總會再次浮現。
李炳乾,他引以為傲的弟弟,當時正癡迷於研究生物電如何更好地作用於機械上,在一次省內的交流冬令營中,認識了一個叫柒柒的女孩。
她也是海市大學的學生,比李炳乾小一屆,卻具備著異於常人的成熟。她和弟弟李炳乾在奇思妙想的科研實驗中產生了神奇的共鳴,在一個多月的交流之中,二人對彼此的了解也逐漸深入,直至墜入愛河。
寒假結束以後,他才重新見到了弟弟,整個寒假他都在鑽研如何製作更加靈敏精密的機械手臂,當他把新的想法告訴李炳乾時,卻被弟弟告知先擱置這項研究。
因為在和柒柒交流的過程中,兩個人有了新的研究方向——通過改造金屬內部結構,使其達到能夠傳遞生物電的標準,進而讓其直接取代生物的部分器官。
聽起來有些類似人造心髒等挽救上萬人於水火的偉大發明,但當弟弟給他展示理論模型的時候,李炳坤才意識到這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在模型中,李炳乾將會使用一部分金屬導體作為介質,在其精密的內部結構中放置收發裝置,通過發射微型帶電金屬離子進入生物體內,模擬生物電信號。
“說白了,比如你失去了一條腿,即使安裝了假肢,也會有異物感,而我的模型,就是想製作一種裝置,通過模擬生物電的方式讓接受這條腿屬於你。”
聽起來,並不壞。
“但是呢,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現。”李炳乾的神情忽然變得神秘。
“我們用一隻活貓做實驗時,因為操作不當,那隻貓因為失血過多而死。本來我們想要放棄這個實驗體,但是柒柒提議直接扔掉太浪費了,不如當成對照組,也算是物盡其用。”
“可當我們將模擬生物電的金屬粒子導入死貓的身體內時,他竟然奇跡般地睜眼了,並且保持生物慣習的方式開始梳理毛發、進食甚至交尾。”
“這隻貓並沒有生前的記憶,它隻是按部就班地遵循著最本能的生物慣習。放到人身上,就如同失去了靈魂的行屍走肉,模擬的生物信號隻起到了維係生命體征的作用。”
弟弟的話把李炳坤聽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說,是碰壁了嗎?”
“我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但柒柒說,也許這項技術能用到一些更廣袤的領域上。比如,如果一個人身患絕症,倘若能妥善保存他的大腦,並用這種係統將他的大腦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培養皿中,在這個人的意識裏,他仍然是存在的。並且不受任何拘束。”
“啊...聽起來很宏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