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曾在漢朝擔任過中山太守,車騎將軍張溫為討伐涼州邊章叛亂,征發三千烏桓精銳騎兵前去平叛。
張純自請統率三千烏桓騎兵,張溫不允,交由涿縣令公孫瓚指揮,張純深感不滿。
張純和本郡人張舉密謀,聯合烏桓丘力居大王起兵造反。
叛軍攻打薊縣,焚燒城郭,虜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公綦(qi)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
張純部眾很快達到十多萬人,推舉張舉為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派烏桓峭王率步騎五萬進入青、冀二州,侵犯河間、渤海,攻破平原、清河,大肆殺掠吏民。
朝廷遣中郎將孟益率騎都尉公孫瓚討伐張純。
公孫瓚與張純軍隊戰於石門,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最終糧盡潰散。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
劉虞到薊縣後罷省屯兵,廣施恩信,派遣使者對烏桓峭王等述說朝廷聖德仁厚,允許叛軍投降,給予出路,並懸賞求購張舉、張純首級。
劉備、關羽、張飛投奔劉虞,不啻於旱地逢雨,劉虞當即任命劉備為都尉,率領3000人馬征討張純。
劉備、關羽、張飛火力凶猛,戰術靈活,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最終說服烏丸大王丘力居歸順。
張純見大勢已去,舍棄妻小,與張舉逃出塞外。
中平六年(189年)三月,逃入鮮卑的張純被門客王政殺死,首級送給劉虞。
朝廷重獎劉虞,劉虞表劉備、關羽、張飛功勞。
朝廷赦免劉備鞭打督郵之罪,任命他做了平原郡令。
師兄公孫瓚又表劉備功勞,朝廷升任劉備為平原太守。
……
公元192年,王允設美人計,董卓死於呂布之手。
各地州牧、郡縣已經不再理會劉漢皇室,群雄割據的局麵出現。
當時盤踞幽州、冀州的軍閥是劉虞、公孫瓚、袁紹,張揚。
西涼則被馬騰割據。劉璋占領益州。劉表占據荊州。孫堅割據江東。
曹操勢力還很微弱,隻占領陳留一地。
陶謙是徐州牧,孔融占據北海,袁術占據南陽,遼東被公孫度割據。
而在曹操發出檄文討伐董卓時,袁紹作了盟主,有十七路人馬趕來加盟:
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路,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路,邟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討伐董卓的十七路軍後來全部被卷入混戰之中,整個漢末就一個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