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郵凝視著劉關張三人和圍在一邊的兵士,以為要殺自己,聲淚俱下地求饒不斷。
玄德罵了幾句,將縣尉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棄官而去。
督郵歸告中山太守,太守申文朝廷,張榜通緝劉備。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惶惶似喪家之犬四處逃竄,問計簡雍:“憲和是飽學之士,可知幽州、冀州哪裏才是我們的落腳之地?”
簡雍捋著稀疏的山羊胡子思索著款款說道:“冀州的豪門望族有長樂馮氏。公元409年,馮跋建立北燕,北燕亡國後,其孫女文明太後執掌北魏朝政數十年,馮氏家族成為北朝時期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現在族們依舊興旺。”
“幽州範陽盧氏是世家大族,盧公植是主公老師,出任朝廷中郎將。當然還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其家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麵都有較為顯著的表現。”
劉備哀歎一聲道:“長樂馮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非安身之地。範陽盧氏倒可投奔,但吾師在廣宗鎮壓黃巾慢待十常侍被誣陷,還押在洛陽監牢!”
劉備說著,禁不住雙目浸淚,道:“這麼說我們窮途末路了!”
簡雍建議劉備西上太行,劉備聽之,一行人向太行山而去。
一路白骨遍野,滿目瘡痍,劉備仰天長歎:“想某中山靖王之後,竟被一個督郵逼得四處奔走!”
說到傷心處,生出散夥之意,被關羽、張飛、簡雍輪流譏諷。
簡雍笑道:“主公豈能因一時一事的挫折而消沉移誌!當年韓信受胯下之辱才成大將軍,司馬遷宮刑不屈,撰寫了不朽巨著《史記》;主公有鴻鵠之誌,督郵這點雞毛蒜皮之事算的了什麼!”
關張二人齊聲相勸,道:“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實現了報仇雪恥的目標;大哥是漢室宗親,豈能自卑自賤,遺誌消沉……”
劉備打消輕生念頭,與關羽、張飛、簡雍繼續奔走。
一日來到太行山莫家莊,莊主莫太公早聞玄德弘毅寬厚、友善、仁德,盛情招待劉備一行。
劉備不瞞莫太公,陳述了鞭打督郵,掛印逃亡的經過。
莫太公稱讚玄德人品高潔,推薦他去代郡劉恢處暫辟災禍。
說劉恢亦是大漢宗室,性格寬厚,愛民如子,玄德前往投奔定成鴻鵠之誌。
劉備謝過莫太公,送他5000錢,莫太公推辭,劉備執意,莫太公隻好收下。
莫太公收了劉備贈錢,讓幾十個家族後生隨劉備從軍,劉備的部曲很快增至千人。
劉備和關張二弟率領一千多部曲趕到代郡,門子通報劉恢。
劉恢迎劉備一行入館內盛情招待,兩人都是漢室宗親,無話不談。
劉恢收留了劉備,但朝廷通緝劉備的敕令很快送達代州。
劉恢向劉備說明情況,說代州非賢弟久留之地,推薦他去幽州投奔劉虞。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城人,漢室宗親,初舉孝廉,升任幽州刺史,政績顯著,邊境安寧,百姓悅之。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攻破冀州諸郡,劉虞被朝廷任命為甘陵相,又升任為宗正。
劉虞鎮守幽州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遊牧民族。
劉備來投,劉虞十分高興,盛情招待劉關張簡一行。
時張純、張舉、烏丸大王丘力居聚兵叛亂。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到來,無疑使劉虞猛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