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武殊途(1 / 2)

讀好書,就會感覺時間過得極快,恍然間,天色已經大亮。陳羽生草草地梳洗後,便打開了小屋那扇咯吱作響的脫漆木門,打算在去書院上學前先在府上的練武場溫習一下箭術。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術,射術位列其中,這也說明了先賢對讀書人身體的重視。而且大雍王朝重武輕文,連帶著也影響了了學宮主持的文舉考試,於是在每年春二月的郡一級文舉考試上,首考經史子集的掌握程度,其次就是詩詞歌賦,第三就是射術。

經史子集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化基本功和記憶力,詞賦考察的是考生思維和情感的靈動程度,射術則考察身體基礎,修身健體之後才能善養元氣,這是修行的常識。

陳羽生這些年來極為勤奮,對經史子集十分嫻熟,詞賦則隻能算作一般,最頭疼的反倒是射術。他雖然遺傳了羽人銳利的眼睛,射出的箭極為準確,但因為身體特殊,骨骼中空輕巧,力量比同齡人少了一半,所以精準有餘,力道卻不足。於是他每天都會堅持去開弓鍛煉,增強自己的力量,力求考試時十拿九穩。

陳府的訓練場離別院有一段距離,陳羽生背著自己的短弓,還有羽毛已經脫落一半的羽箭走在府內積雪的青石板路上。伏波將軍府治家如同治軍,奴仆們已經在早起掃雪,但見到陳羽生,多數奴仆竟然選擇了茫然無視,甚至還有人在他走過後露出了戲謔的輕笑,有沈夫人縱容,連府裏的下人也敢欺辱這個小主子了!

陳羽生卻充耳不聞,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情況,而且他也相信,隻要自己在文修道路上有所成就,考上了郡一級的秀才,州一級的舉人,乃至名揚天下的進士,必定能讓這些趨炎附勢的下人前倨後恭!

反倒是府裏權勢僅次於主母的那位陳老總管,遇見了他時竟然還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禮,陳羽生也不敢托大,以晚輩身份還禮。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陳羽生的原則是人敬我一尺,我必敬人一丈。而且,每次見到陳老總管那雙看似渾濁的眼睛時,陳羽生總會不寒而栗,他覺得老總管一定是個深藏不露的修行者!

畢竟是武修世家,伏波將軍府還養了不少家兵,所以陳府的訓練場極為廣闊,麵積有兩千步見方,可以容納千餘人同時訓練。一般來說,府裏的少爺小姐們都有自己專門的小靶場,不必來這裏和下人湊熱鬧,但陳羽生的溫飽尚且要仰沈夫人臉色,更不可能會擁有這樣的條件。

此時不少新招募的良家子和陳氏旁支子弟們正在接受陳府武師的訓話,他們將是未來的伏波將軍府私兵。

這些子弟雖然尚未進入武修的門檻,卻已經動作矯健,出拳入風,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了。也隻有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弟,才有機會進入伏波將軍府,不作為奴籍,而是私兵,甚至比在軍營裏吃公家飯的州郡兵待遇和地位都要高。

那武師身高八尺,一看就是肌肉飽滿,步履厚實,看來已經練到了武修的“強肌”境界。他一邊看著少年們訓練,一邊對他們講解道:”如今天下九州,大爭之世,什麼事情都分品次,比高低,尤其喜歡用九字。天有九重,選官有九品中正製,而我們武修,也有九品境界!”

“第九品是引元氣入丹田,八品是將元氣淬煉增強體質,由皮膚毛發開始,七品直至筋膜肌肉,六品深入骨骼,五品強壯內髒,至此,身體健康不畏疾病寒暑,普通刀劍無法再將我們殺死。然後,四品換血如汞洗髓如玉,三品金剛境界,讓肉體強大幾乎不朽,二品神變,除非天地神力才能消滅武修者,一品就是武聖!比起天神隻差一步之遙!”

正說著,武師也看到了正在經過的陳羽生,更看到了他背上那區區的三十斤短弓,不由露出了一絲輕蔑。他繼續說道:“在大雍王朝,重武輕文,我們伏波將軍府更是如此,武修才是正道,而不能修武的廢物則隻能選擇讀書識字的文道。我一直認為,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雖然也有機會成為強者,但比起我們武修依然差遠了!哈哈,你們聽明白了麼!?”

“明白了!”一些少年認識陳羽生這個將軍府裏最沒地位的少爺,知道武師在故意埋汰他,也紛紛起哄著,反正這個廢物也不敢也不能追究報複。

陳羽生忍耐著這些侮辱,靜靜地走到了訓練場邊緣的一個小靶場上,開始默默地調整弓弦,準備搭箭訓練。

遲早有一天,我要讓你們知道文修者的強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