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讀書百遍(2 / 2)

而上三品的大修行者,至少得是武修的“金剛”境界,或是文修的“不逾矩”境界,伏波將軍據說也僅是金剛境初階。

不過疑惑歸疑惑,心裏卻依然存了一絲竊喜,如果父親大人是認真的,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其實是對自己抱有厚望,隻是平日不表現出來呢?

世上沒有哪個做兒子的不想得到父親的認可。

盡管那兩個目標看上去不可能,陳羽生仍然打算試一試,除了想知道關於自己母親的事情外,他還想給自己的將來謀條出路。

作為法理上沒有被承認的私生子,陳羽生雖然頂著陳太忠的姓,卻根本無法繼承任何陳氏的土地或產業。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想下半輩子依然在眾人的鄙視中活下去的話,他在十六歲的冠禮前,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到一個靠譜的前程。

伏波將軍武運興隆,按理來說,陳羽生未來的道路應該和其他陳氏子弟一樣,通過武學練體,加入大雍王朝的軍隊,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才是。

然而陳羽生的體質極為特殊,和羽人一樣,骨骼中空纖細,不僅比普通少年瘦弱一半,那處吸納天地元氣的丹田也一片死寂。既然無法引元氣入丹田,再淬煉加強體質,那就無法在武修上取得半分進展。

家族裏的大多數人,都將他當成了沒有未來的廢物,但陳羽生心中卻沒有放棄,雖然在大雍王朝重武輕文,但想要出人頭地,不單有練武參軍一條路。

他還可以讀書考試,通過春闈,秋試,終試三場考試,進入儒家的學宮內深造,就是那位能口出天言的夫子開創的洛城學宮!從學宮內畢業後,不僅有機會做官,還能成為文修者,也許上三品的境界也不是不可想象。

但是陳羽生現在,連進入文修者門檻的“啟蒙”都沒有經曆。

一切修行的基礎都是天地元氣,這是九州大陸上的常識。

文修,就是引元氣入識海,先讀書學習開悟啟蒙,增強自己的心智。

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百是個虛詞,並不是說將隨意一本書讀到一百遍就順水推舟似地啟蒙了。

要讀的正是儒學經典,因為其中經過夫子首創,曆代大儒總結,暗含了天道,天道能助人開悟。但天道映射到個體身上,卻不盡相同,書中的一句話一個字,對你來說可能平淡如水,對我來說卻可能醍醐灌頂。

所以文修很講究機緣,如果不能在讀書中心有所感,念有所動,讀再多的死書也是無用。但另一方麵,卻又必須博覽群書,萬一讓自己開悟啟蒙的那句話就在那書中的某一頁呢?

於是陳羽生起早貪黑地苦讀儒經,希望早日開悟,增強自己的心智,好在一個月後的東海郡春闈裏增加中秀才的希望,可卻總是不得其所,找不到啟蒙的路徑。

和關係要好的妹妹陳嫣然偶然說起這件事後,她便將這本《文修新說》借給了自己,還神秘地說它與世麵上的其餘入門書籍很不一樣。

陳羽生昨夜看了一宿,二更睡下,四更就醒了,將一整本書翻閱完畢後,一抬頭,天已接近大亮。

他長呼了一口氣,合上手裏的書籍,閉眼消化新吸納的知識,隨後他再次睜開眼睛,翻開了書的扉頁,上麵寫一段鐵筆銀鉤的楷書:

“諸物有靈,生而平等,人人可以踏上文修之道,成聖封神。”

這些字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和光暈,讓陳羽生心情激蕩,也映得這間屋子更加敞亮了!

說的真好啊!私生子又如何,混血兒又如何,在文修的道路上,人人都是是平等的。

看完《文修新說》後的效果很不錯,陳羽生感覺心中微微悸動,有什麼東西正在萌芽生長,一股熱氣直衝太陽穴。他知道,自己離啟蒙似乎不遠了,但還不夠,還沒能感知到天地元氣,衝開那神秘的“識海”。

他使勁地揮了揮拳頭給自己鼓氣,一定要早些開悟啟蒙,踏上文修之路,讓瞧不起自己的人大吃一驚,讓膽敢欺辱自己的人付出代價!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