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是一家公司的職員,每天下班回家總顯得疲憊不堪。她慈祥的母親做好了晚餐,叫她過來吃,她總是說:“太累了,感覺頭疼、腰疼、沒有食欲,唯一想做的就是上床休息。”母親心疼美麗,有時就把飯菜端到床邊,叫她多少還是吃點。
如果沒人來電話找美麗出去玩,她就會早早睡覺,電視也懶得看一眼;如果有朋友打電話來,約她出門,美麗就像變了一個人,興奮地衝上樓,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一般的衝出門去,一直玩到淩晨才回家。玩過之後,她不但沒有感到疲倦,反而是興奮地睡不著覺。
美麗在瞬間產生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讓人感到疑惑,難道說之前她的疲倦是裝出來的?不,這一切都是真實的。疲倦是真實的,興奮也是真實的。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麗有這樣的表現呢?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問題的所在:由於美麗對白天的工作不感興趣,是不得已而為之,產生了厭倦感,所以她才會總感到非常疲倦。然而,對於朋友的相約,美麗則興趣十足,所以她才會顯得異常興奮。
因此,如果做的是一件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總是認為工作沒有意思、缺乏吸引力,甚至在工作中找不到一絲樂趣、成就和滿足感,那很容易導致人們在情緒上和身體上產生疲倦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累。
工作帶給我們生存的保障,是人生快樂的物質基礎,是未來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如果是迫不得已而做,那肯定是很難取得成功的,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我們產生心理或生理的疾病。隻有當工作合乎個人興趣,喜歡並熱愛自己的工作時,才能投入最多的熱情與幹勁,才能獲取最大的成功。
良好的工作狀態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充實快樂的工作有益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它可以驅趕人們的空虛,能夠讓暗淡無光的生活熠熠生輝,讓人活得更加快樂。工作能夠改造世界,給人尊嚴和成就感,讓人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是為了生計又需要它,或是安於現狀懶得選擇新的工作,這時候他們的工作態度就是一個字——混。當處在這樣的狀態時,我們就會把工作當做一種苦差事,而無法將精力投入其中;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枯燥無味,就很難去享受工作中的樂趣,更別說創新改進了。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乏味的,是一種苦役,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抵觸的心理,天長日久,就會導致你職業生涯的徹底失敗。當每天的工作變成一種負擔、一種逃避、一種苦役時,還有什麼意義呢?
有一位朋友在石油公司當速記員,她每個月總有很多天要處理一些乏味無聊、令人厭煩的東西,比如填寫租約的表格或整理一下公司的資料,這些工作簡直無聊透頂。這離她當初的夢想很遠很遠,但她說為了父母,不得已要在這裏繼續做下去。她每天麵對工作時都表現得很煩躁,許多次都恨不得將資料撕爛,不再理會這些鬼東西。內心明明在翻江倒海地詛咒這份工作,外表卻還要裝作平靜,忍受工作的折磨。隻有晚上回到家時,她才得以卸下緊繃的神經,對著鏡子好好哭一場。
既然都這樣了,已經陷入工作的旋渦,變成一台毫無樂趣的工作機器,並且出現極不耐煩、夜夜哭泣的狀態,為何還要硬撐著呢?何苦呢?何不理清思緒,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後熱情快樂地去做好呢?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需要我們來做的工作,我們的能力也足以勝任許許多多的工作,為何不去做多一點選擇呢?這個問題看似有些離經叛道,但追根求源,卻又源於我們自身。
有專家指出,大多數人從不會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坐下來想一想自己是誰,什麼樣的工作能令自己感到快樂,自己適合哪種類型的工作,這世界上有許多人輕率地選擇職業,然後痛恨自己的職業。
我們麵臨的難題也許還有: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在學生時代,老師和家長教給你一些夢想: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等等,而且他們確實在將你當名家培養。你記住了這些夢想,卻已經分不清它是別人寄存在你頭腦中的想法還是內心的真正渴望。所以,在選擇職業時,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應是叩問心靈,弄清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工作不適合你,就像買了件不合身的夾克一樣。當然,你可以不扣它,這樣覺得舒服點,或拉一拉袖子,把袖子弄長一點,或是駝一點背,這樣看起來前襟長一點,但不管你怎麼做,都不會使這件夾克變得合身舒服。唯一的辦法是到服裝店再去挑選一件合身的。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我們是在為了幸福的生活而工作,而不要讓工作致使你的生活變得不幸。
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在一開始無法自由地選擇自己所愛的職業,而隻能被迫地接受一些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要以敷衍的態度去應付了事,而要學會去愛自己所做的,有句話不是說“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嘛,和情人能培養感情,和工作同樣也可以。因為人是一種習慣性動物,時間長了,慢慢就會適應,在適應當中事物就會變得可愛起來。要想辦法去熱愛你的工作,這也是尋求長久幸福的好方法。
對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而又暫時改變不了現狀的人,在這裏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可以采用“自我競爭法”,“假裝”喜歡你的工作。自我競爭,和自己比較,想辦法比原來幹得更好,久而久之,就能從中體會到工作的樂趣。當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去之時,離優秀也就不遠了。
小惠是一名速記員,她每天做著枯燥乏味的記錄工作。一天,她的部門經理要求她把一封很長的信重打一遍,小惠當然極不情願。她告訴經理,重打這封信是在浪費時間,因為隻需要改幾個錯別字就可以了。然而那個經理也很固執,非要堅持自己的做法,並表示如果小惠不這麼做,就會讓別人來取代她的位置。小惠沒有辦法,隻好去這麼做,並且意識到如果不好好做,就會被淘汰。她想出了個好辦法,決定假裝去喜歡這份工作,並從中找出樂趣來。她學會了和自己競爭,今天比昨天做得多一點,下午比上午做得快一點。開始的時候,小惠清楚這隻是在和自己玩一個“假裝”遊戲,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真的有點喜歡這份工作了。同時,她還發現采用“自我競爭法”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並有了額外的時間多做些別的事情,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也變得更令人滿意,後來她被調為了總經理秘書。
如果你在心中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種享受、看成是一個獲得成功的機會,那麼,因工作而產生的厭惡和痛苦的情緒就會消失。不懂得這個秘訣,就無法在工作中收獲到幸福。
經驗告訴我們,工作是心靈的修複劑,可以讓生理和心理得到修補。同樣,工作也是對付憤懣、憂鬱、情緒低落、懶散的最好武器。有誰見過一個精力旺盛、生活充實的人會苦惱不堪、可憐巴巴呢?當你的精神專注於一點,心靈被工作填滿時,其他不良情緒就不會侵入進來幹擾你。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學會調適工作中的不良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名快樂的工作者吧!
工作著就是幸福的
拉丁語中“工作”(tripalium)一詞最初指的是“刑具”,即折磨人的東西。認知心理學家皮埃爾·布朗·薩努恩指出,“自從亞當和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不得不靠自己的辛勞才能生存以來,工作就一直被看成是上帝對人類的詛咒”。另外,很多人還對工作有種錯覺:自己沒有從事的職業肯定更有意思,別人的工作和職位更讓人羨慕。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情況下,幸福與工作好像沒有什麼聯係。相反,人們似乎隻有在工作之外才能找到快樂。下班之後、雙休日、節假日,才是一天、一周、一年中的快樂時光。當然,快樂是需要錢的,為此就必須工作,工作的價值似乎隻是為工作之外的快樂埋單。
泰戈爾在《人生的親證》中寫道:“我們的工作日不是我們的歡樂日——因此,我們要求節日,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不能找到節日,所以我們是不幸的。河流在向前奔騰中找到它的節日;火焰在熊熊的燃燒中找到它的節日;花香在大氣的彌漫中找到它的節日,但是我們每天的工作中卻沒有這樣的節日,這是因為我們沒讓自己解放,因為我們沒有愉快地、完全地將自己獻身於工作,以至於讓我們的工作壓倒了自己。”
工作本身不幸福,幸福隻在工作之外,這種情況相當普遍,但其實並不正確。
詹姆斯·愛倫被譽為20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神秘者”“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他每日環顧世界,冥思苦想,終於發現“勞動就是生命”這條與真理一起孕育出來的原則。詹姆斯·愛倫認為:勞動是撫慰世人內心痛苦的療法和引領眾人步入成功的法則。勞動是一件幸福、高尚的事情,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是生活的根本。勞動越豐富,生活就越豐富。所以說,工作即是幸福,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
工作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人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工作。如果盼望不工作而幸福,那一定是沒有希望的。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一個玩具士兵成天打瞌睡消磨時光,日子越過越煩。
“嘀答、嘀答……”鬧鍾每分每秒都歡快地歌唱,它對眼鏡說:“我要把快樂之道告訴玩具士兵。”
“我覺得,切身體會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眼鏡說。
於是,鬧鍾告訴玩具士兵:“郵局正招收郵遞員,你去試試。到時,你就會和快樂手拉手。”
玩具士兵歡快地吹著口哨,下班回來。“我知道了——無所事事難以快樂,能工作就是幸福!”
伏爾泰說:“工作可以趕跑三個魔鬼——無聊、墮落和貧窮。”
無所事事難以快樂,這不免令人想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中的一個故事。
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裏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這一切都可以讓您盡情享受。”
這個人聽後,感到有些驚奇,但非常高興,他暗自竊喜:這不正是我在人世間的夢想嗎?於是他每天都品嚐各種佳肴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的滋味。然而有一天,他卻對這一切感到索然乏味了。於是,他就對侍者說:“我對這一切感到很厭煩,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給我一份工作做嗎?”
侍者卻搖頭說:“很抱歉,先生,這是我們這裏唯一不能為您做的,這裏沒有工作可以給您做。”
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還算是天堂呢!那我幹脆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在什麼地方呢?這裏就是地獄。地獄與天堂的唯一區別就是沒有工作!”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由此可見,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之後,才能體會到這一點。在經濟大蕭條的年代,企業隨時倒閉,公司隨時裁員,每一刻鍾甚至每一秒鍾都有人加入到浩浩蕩蕩的失業大軍中。而你能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這簡直就是一種令人羨慕的幸福。
還有很多人把工作看成是苦差事,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更近乎是一種折磨。然而,你想過沒有,一旦沒有任何事情可做的時候,你不僅不能感到愉悅,反而會感到更加痛苦。愛爾蘭作家巴克萊說:“幸福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愛。”有事做不是造成不幸的因素,而是使你幸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工作,支撐起一個人的生活,支撐起一個人的人生。無論你處於何種環境、從事何種工作,都可以決定自己是應該感到幸福還是不幸福,關鍵是你是否工作著,是否快樂著。
我工作我幸福,工作著就是幸福的!理由很簡單:一個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就等於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有的人每天愁眉苦臉,討厭手中所做的工作,視其為懲罰,於是這些人的人生就是一場漫長難熬的苦役;有的人每天高高興興,熱愛他所做的一切,視其為享受,於是他的生命就是一支悠揚動聽的歌謠。你呢?你是選擇做前者,還是選擇做後者?
美國科羅拉多州某工廠大門上有句標語:“如果你愛自己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會成為你的主人。”成為工作的主人,它就能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被稱為“發明大王”的美國著名科學家和發明家愛迪生對工作的快樂有著深刻的體會:“有些人也許覺得發明創造帶來的金錢是對熱愛工作的人的回報。但是對我自己而言,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小時候,我什麼都沒有,但是我開始考慮怎樣才能改進電報,我用簡單的設備和粗糙的器械進行實驗,那個時候我是最幸福的。而現在,我有了自己所需要的所有實驗器械,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繼續得到極大的快樂和回報,但主要的樂趣並不是享受經濟上的成功,而是享受工作過程本身。”
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的知識從哪裏來?來自他對研究的熱愛。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研究,不小心把黃磷掉在地板上,地板燒了起來,列車長一怒之下打聾了他一隻耳朵,但他仍沒有放棄自己的研究事業。他不是被人逼迫而去研究,也不是為了要賺錢,他是因為喜愛而研究,於是他成了大發明家。他的發明是為興趣而發明,工作本身就是他的樂趣。
另一個著名的科學家瓦特也是如此,瓦特在做實驗時,常常忘了進食與睡眠。有一天晚上,家人給他準備了兩個雞蛋,旁邊有個煤油爐子,家人關照說:“你夜裏如果餓了就把煤油爐點上,把兩個雞蛋煮熟了吃。”第二天清早,他感覺有點餓了,準備吃雞蛋充饑,結果發現鍋裏煮的是他的懷表。
孔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所以,對於一個全神貫注工作的人而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福布斯曾經說過:“工作對我們而言究竟是樂趣,還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實全要看自己怎麼想,而不是看工作本身。”
美國西雅圖有個派克街魚市,它以獨特的銷售方式吸引顧客,前台售貨員將顧客的需要吆喝著告訴後麵的同伴,後者跟著重複吆喝一遍,並手腳麻利地把魚像投籃一樣扔向前台售貨員,又快又美觀,成為一道舉世聞名的風景。後來,當地一位女經理從這個有趣的“售魚哲學”中受到啟發,將一個死氣沉沉、常年推諉扯皮的內勤營運部門脫胎換骨成為一個運轉高效、富有團隊精神和擁有輕鬆愉快氛圍的團隊。
世界推銷大師原一平說:
“我拚命工作不是為了一日三餐,不是為了他人的評頭論足,而是為了追求挑戰的快樂。人生就是一連串麵臨並克服挑戰的過程,克服了一個挑戰,再麵臨另一個新的挑戰,再去克服它,在這連續不斷迎接挑戰的過程中,我獲得了人生最大的快樂!
“倘若你無精打采地烤著麵包,你烤出的麵包就是苦的;倘若你怨恨地釀著葡萄酒,你的怨恨就在酒精裏滴了毒液……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後,都需要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這種精神就是要像信仰神祇一樣信仰自己從事的職業,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從未嚐過失業的滋味,這並非由於我有運氣,而在於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我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
“我認為,工作是一項特權,它帶來比維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礎,所有繁榮的來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輕人奮發有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們多麼有錢。工作以最卑微的儲蓄表示出來,並奠定幸福的基礎。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鹽。但人們必須先愛工作,它才能給予人們最大的恩惠,使人們獲取最大的成功。
“我初進商界時,時常聽說,一個人想爬到高峰需要付出很多犧牲。然而,歲月流逝,我開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並不是在‘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地喜愛工作。任何行業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專心致誌。衷心喜愛所從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熱愛工作是一種信念。懷著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絕望的大山鑿成一塊希望的磐石。一個人若是真心喜愛自己的工作,則無論他處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享受工作帶來的幸福。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識;所有的知識是空虛的,除非有熱望;所有的熱望是盲目的,除非有愛。有愛的工作才是生命的具體化。”
學會用快樂去闡釋工作,把真愛融入工作,則工作就是一種享受。
珍惜你的工作
從本質上說,你在這個世界上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和你如何對待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做什麼事和得到多少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
魯迅先生曾經嚴肅地指出:“我覺得,那麼躺著過日子,是會無聊得使自己不像活著的。我總這樣想,與其不工作而多活幾年,倒不如趕快工作少活幾年的好,因為結果還是一樣,多活幾年也是白白的。”
在工作時,最重要的是工作的人擁有一顆珍惜之心。毫無疑問,工作環境也得讓人舒心才行,然而如果在那裏工作的人沒有意願,環境再好也是白搭。
有珍惜眼前工作的心態,人的工作意願自會產生,上進心自會更旺盛,也會更加腳踏實地地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有一位老先生,原來在一家監理公司工作,退休後在家待不住,經朋友介紹後,到一家單位當質檢顧問,親戚朋友都擔心他的體力、精力是否能吃得消。令人興奮的是,老先生每天都按時騎車上下班,神采奕奕,大有“返老還童”之感。有晚輩跟他開玩笑,問他有何靈丹妙藥使自己青春煥發。老先生笑著說:“是工作,當顧問就得接受無休止的挑戰,使命感讓我發現自己居然有這樣的天賦。”
高爾基曾說過:
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
工作如果是強製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
一個熱愛工作的人,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這樣的人能充分享受到工作的樂趣和榮譽。同時,因為努力工作,工作也給了他足夠的尊嚴和實現自我的滿足感。他真正體會到了工作的樂趣、生命的意義,這樣的人才是最優秀的員工,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
張小五有一陣子待業在家,早上十點多還賴在床上,可仍不時地叫頭疼。那麼健壯的他,稍不注意就會生小病。現在他找到一份在出版社做發行的工作,一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卻精力充沛,無病無痛。他對此深有感觸地說:“隻有工作才是治療年輕人所有疾病和痛苦的靈丹妙藥。”
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一個人誌向的展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那個人。因此,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你不能決定自己的壽命,但你可以保證生命的質量;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確保自己沒有辜負今天,因為你還工作著。工作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希望,工作使自己的熱情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工作是人生的一半,而人生的另一半也是工作。
快樂源於一顆感恩的心
一棵大樹因為接受了甘甜的雨露而結出甜美的果實;一朵鮮花因為接受了溫暖的陽光而開出了絢麗的花朵;一匹小馬因為接受了細心的照料而成為日行千裏的駿馬;一個身處困境的人因為接受了社會的關懷而去幫助更多的人……這就是感恩,這就是奉獻。
在一個人的生命裏,有一種最美好、最寶貴的饋贈,那就是工作。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薪水,解決了衣、食、住、行等需要,讓我們能夠維持生命所需。
工作是一個機會、一個平台,它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環境、辦公設備、各種福利等,成就了我們的事業,成就了我們的人生和價值。
工作是自我實現的機會,在工作中,我們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獲得深層次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工作讓自我能力得到提升,我們通過工作鍛煉能力,增長才幹,學習做人做事的方式,這些都為我們實現理想和獲得成功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就是充實自我、表達自我、成就自我的過程。因此,擁有一份工作,我們要懂得感恩,並以感恩的態度來對待工作。
微軟總部的辦公樓裏有一位臨時雇用的女清潔工,在整個辦公樓幾百個雇員裏,她是唯一沒有任何學曆的人,也是工作量最大、拿薪水最少的人。
可她也是整個辦公樓裏最快樂的人!
每一天,哪怕是每一分鍾,她都在快樂地工作著。她對任何一個人都麵帶微笑,對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範圍之內的,也都愉快地跑去幫忙。
熱情是可以傳遞的,周圍的同事也很快被她感染,很多人都和她成了好朋友,沒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質和地位。她的熱情就像一團火焰,最後整個辦公樓的人都在她的影響下快樂起來。
比爾·蓋茨很奇怪她究竟為什麼每天都那麼快樂,後來忍不住問她:“你能告訴我,是什麼讓你如此開心地麵對每一天嗎?”
“因為我在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工作!”女清潔工自豪地說,“我知道我沒有什麼知識,所以我很感激公司能給我工作的機會,可以讓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夠供我的女兒讀完大學。而我對這美好的現實唯一可以回報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這些我就非常開心。”
比爾·蓋茨被女清潔工那種感恩的情緒深深打動了,他動情地說:“那麼您有沒有興趣成為我們當中正式的一員呢?我想你是微軟最需要的那種員工。”
“當然,那可是我最大的夢想啊!”女清潔工說道。
此後,女清潔工開始用工作的閑暇時間學習計算機知識,因為她的熱情,公司裏的每個人都樂意幫助她。幾個月後,她真的成了微軟的一名正式雇員!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應具備的基本品德。當我們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去工作時,就會發現工作不再是一種負擔,即使最普通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從而使工作變得更愉快、更出色。
快樂情緒能夠帶來好的業績
我們有時會感歎工作的平淡無味,有時會心煩工作的瑣碎繁重,有時會氣餒於工作上的接連失敗,但隻要我們時常懷有感恩的心態,便能從腐朽中發現神奇,從平凡中尋到精彩,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隻要我們用一種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就會發現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啟迪智慧的場所、曆練能力和身體的機會。我們若能真正從工作中找尋到快樂,便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工作,在快樂中工作,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做一個真正的職場情緒“環保者”。
傑克是美國一家麥當勞的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做很多相同的漢堡,沒有什麼新意,但是他仍然非常快樂,從來都是用滿懷善意的微笑來麵對他的顧客,幾年來一直如此。他的這種真摯的快樂,感染了很多人。有人不禁問他,“為什麼對這樣一種毫無變化的工作感到快樂?究竟什麼讓他充滿熱情?”
傑克回答道:“我每做出一個漢堡,就知道一定會有人因為它的美味而感到快樂,那我也就感到了我的工作帶來的成功,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我每天都會感謝上天給我一份這麼好的工作。”
由於傑克的快樂心情,這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名氣也越來越大,最後傳到了麥當勞公司總管的耳朵裏,於是,傑克得到了總公司的一個重要職位。
學會感恩和珍惜,你才能成為一個熱情洋溢、樂觀親切的人,你的臉上才會充滿由內心所發出來的知足和快樂。會感恩的人,才是積極樂觀、主動進取、敬業的人。
當一個人能夠心懷感恩,把全身心徹底融入工作之中時,當積極和熱情成為一種習慣時,便擁有了回報——快樂情緒能夠帶來業績,帶來事業上的成就和個人職業生涯的圓滿。這樣便可謂是雙重的循環樂趣:工作不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更多的是一種享受。快樂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可以改變很多表麵看上去枯燥煩惱的事情。如果我們對待公司中的每個問題、工作中的每件事都能用一種感恩的標準去衡量——老板知道我的能力所以交給我工作,同事也能相互合作完成任務,公司給了我品嚐自己成果喜悅的機會,這些確實都是美好的,值得我們去感謝的——就能變得很快樂。那麼即使暫時處在不起眼的或者劣勢的角落,也終將脫穎而出,為自己的人生畫上炫彩的一筆。
洛克菲勒在信中曾經對兒子這樣寫道:
老實說我是一個野心家,從小我就想成為富翁。對我來說,我受雇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是一個鍛煉我的能力,讓我一試身手的好地方。它代理各種商品銷售,擁有一座鐵礦,還有兩項讓它賴以生存的技術,那就是給美國經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鐵路與電報。它把我帶進了妙趣橫生、廣闊絢麗的商業世界,讓我學會了尊重數字與事實,讓我看到了運輸業的威力,更培養了我作為商人應具備的能力與素養。所有的這些都在我以後的經商中發揮了極大效能。可以說,沒有在休伊特—塔特爾公司的曆練,在事業上我或許要走很多彎路。
現在,每當想起休伊特和塔特爾兩位先生時,我的內心就不禁湧起感激之情,那段職業生涯是我一生奮鬥的開端,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永遠對那三年半的經曆感激不盡。
所以,我從未像有些人那樣抱怨自己的雇主說:“我們隻不過是奴隸,我們被雇主壓在塵土上,他們卻高高在上,在他們美麗的別墅裏享樂;他們的保險櫃裏裝滿了黃金,他們所擁有的每一塊錢,都是壓榨我們這些誠實的工人得來的。”我不知道這些抱怨的人是否想過:是誰給了你就業的機會?是誰給了你建設家庭的可能?是誰讓你得到了發展自己的可能?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別人對你的壓榨,那你為什麼不結束壓榨,一走了之?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感恩,何況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感恩不花一分錢,卻是一項重大投資,對於未來極有幫助。從人生哲學的角度來講,心存感激地去工作,就不會抱怨工作的辛苦與乏味,就不會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即使仰望陰霾的天空,也會有一種欣愉之情,最終不僅工作更加愉快,所獲得的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會更加出色。感恩的人能夠獲得更多加薪升職的機會,更容易實現個人價值和幸福生活。從經濟學來講,企業與員工從表麵上看,是一種雇用和被雇用的契約關係。但是,在眾多的企業之中你選擇了這家企業,企業也在眾多優秀的人才之中選擇了你,給你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和機會。從商業的角度講,也許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但從情感的角度講,自己擁有了一份工作,有一個可供自己發揮才能的舞台,一定要懂得珍惜,心存感激。我們要感謝的太多,但是我們想到的感謝卻太少。
當我們微笑而真誠地對工作、對他人說“謝謝你”“我很感激”時,自己和別人的心裏就會埋下快樂的種子,而快樂是比任何物質獎勵都寶貴的禮物。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工作時,就會發現原來擁有這份工作是如此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