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假如當初……”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總習慣這麼說。我們常會歎息,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為什麼不做另一個選擇。
“假如當初我早點送他到醫院,也許他就不會……”
“早知道我們分開後會變這樣,我當初就不該……”
“要知道結果會這樣,當初就不該聽你的話……”
“當時我若聽你的建議就好了……”
其實,“假如當初”這種想法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因為,凡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我們已經選擇了一條路,就無法確定如果選另一條路的結果會如何。假如當初我們做的是另外一個決定,那樣一定就會比現在更好嗎?不,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我們的心承載不了太多的過去,不管是痛苦還是輝煌。
有一個人,在23歲時被人陷害,在監獄裏待了9年。後來冤案告破,他開始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反複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遭受冤屈,在監獄裏度過本應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那裏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窄小的窗口裏幾乎看不到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家夥,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解我心頭之恨啊!”73歲那年,在貧困交加中,他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病床上的他依然對往事懷恨在心、耿耿於懷:“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的,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牧師問:“你因受冤屈在牢房裏待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牧師。牧師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可憐的人,你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對你的不幸我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9年,而當你走出監獄本應獲取永久自由時,你卻用心底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的喜怒哀樂以及悲歡離合,過去的已經過去,再痛哭流涕、追悔莫及也無濟於事。如果我們把一切包袱都背在身上,走得豈不太累?還怎能去體會人生其他樂趣呢?如果往事不堪回首,還硬要強迫自己去時時回首,煩惱豈不是日日隨形?本來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遇到了苦難的經曆或重大的災禍已經是很大的不幸了,又為何要讓自己的念念不忘帶來更大的痛苦和傷害呢?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就原諒上天對你的不公平吧!對於那些已經承受過苦痛的日子來說,該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隻有抬起頭來、敞開心扉,我們才有勇氣去勇敢地麵對以後的人生。
泰戈爾說過:“當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時,你也將錯過群星。”何必為追不回來的東西而流淚呢?眼下最重要的是抓住現在的機遇,讓它開出成功而絢麗的花朵。
忘記過去的成功與失敗,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便會從未來的地平線上看見另一處成功的曙光。
有個泰國企業家,他把所有的積蓄和銀行貸款全部投資在曼穀郊外一個備有高爾夫球場的15幢別墅裏。但沒想到,別墅剛剛蓋好時卻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一幢也沒有賣出去,連貸款也無法還清。時運不濟的企業家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別墅被銀行查封拍賣,甚至連自己原來安身的居所也被拿去抵押還債了。
意誌消沉的企業家完全失去了鬥誌,他怎麼也沒料到,從未失手過的自己,居然會陷入如此困境。他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擊,他不能接受自己現在的失敗,更不能忘記以前曾擁有過的輝煌。
有一天,吃早餐時,他覺得太太做的三明治味道非常不錯。忽然,他靈光一閃,覺得與其這樣落魄下去,不如振作起來,從賣三明治重新開始。
當他向太太提議從頭開始時,太太也非常支持,還建議丈夫要親自到街上叫賣。企業家經過一番思索,終於下定決心行動。從此,在曼穀的街頭,每天早上大家都會看見一個頭戴小白帽、胸前掛著售貨箱的小販,沿街叫賣三明治。
“一個昔日的億萬富翁,今日沿街叫賣三明治”的消息,很快地傳播開來,前來購買三明治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人中有的是出於好奇,也有的是因為同情,更多的人則是因為三明治的口味獨特,慕名而來。
從此,三明治的生意越做越大,企業家很快走出了人生困境。
企業家之所以能在人生的困境中迎來一個如此明媚的今天,是因為,在曾經的失敗向他挑戰現在和未來時,他沒忘記先將身上的灰塵拍落,然後再輕輕鬆鬆地與之應戰。
這個企業家叫施利華。幾年來他以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獲得了全國人民的尊重,後來更被評為“泰國十大傑出企業家”之首。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人是容易懷舊也喜歡懷舊的動物,對美好的東西是這樣,對不美好的經曆也是如此。對於曾經給予過自己歡樂和痛苦的事物,都念念不忘,遲遲不肯放手。但理智的做法是應當從記憶中抹去一切使我們消沉、痛苦的事情,隻有把這些放下了、忘記了,我們才能重新開始一種新的人生。所以,對於那些不幸的經曆,唯一值得我們去做的,就是徹底將它們埋葬。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相信,時間確實可以衝淡一切。不管你曾體驗過怎樣悲辛無盡、肝腸寸斷的困境,還是曾擁有過何等輝煌的事跡,都會在歲月的流逝中漸漸被磨平。所以,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讓往事束縛住自己的手腳或讓自己過多地沉浸在塵封的回憶中。佛說,執著是苦,把那早該埋葬的是是非非從殘碎的記憶中抽出來埋葬掉,反而會成全另一份美麗。
終日想著那些不幸的經曆和已經走錯的路途,隻會加劇往事遺留給我們自身的傷痛,也隻會讓我們對未來的看法越來越黑暗,越來越悲觀。忘掉它們,把痛苦的過往從記憶中逐出吧,隻有拔掉了瘋長的雜草,我們心裏才能長出茂盛的禾苗。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有的人整天沉浸在迷茫之中,哀歎什麼當初不該怎樣怎樣,後悔當初沒有把事情做好,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世界上是沒有賣後悔藥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覺得不完美、留有遺憾的事情,但隻要我們認真做了,盡力了,就不要後悔。
我們都活在很現實的生活中,不要隻沉浸在過去的輝煌或失敗中。事事都往後看而不是往前看,這不是真正聰明人的做法,因為它會使人裹足不前。今天的事情今天要努力做好,不要留到明天再來後悔今天的失誤。隻要我們今天努力了,那麼我們就可以大聲地說:“我無悔。”
一天,有一個所謂的聰明人從附近的一個村莊回家,在路上,他看見一個人帶了一隻美麗的鳥。他買下了鳥,開始想:“這隻鳥如此美麗,回家後我要吃了它。”忽然鳥兒說道:“不要有這樣的念頭!”聰明人嚇了一跳,他說:“什麼,我聽見你在說話?”鳥兒說:“是的,我不是一隻普通的鳥。我在鳥的世界裏也幾乎是個專家。如果你答應放了我並讓我自由,我可以給你三條忠告。”聰明人自言自語地說:“這隻鳥會說話,它一定是有學問的。”於是,他說:“好,你給我三條忠告我就放了你。”鳥兒說:“第一條忠告——永遠不要相信謬論,無論誰在說它。即使說話的人是個偉人,聞名於世,有威望、權力和權威——但如果他在說謬論就不要相信它。”聰明人說:“對!”鳥兒說:“這是我的第二條忠告——無論你做什麼,不要嚐試不可能,因為那樣的話你就會失敗。所以要始終了解你的局限,一個了解自己局限的人是聰明的,一個試圖超出自身局限的人會變成傻瓜。”聰明人點頭說:“對!”鳥兒說:“下麵是我的第三條忠告——如果你做了什麼好事,不要後悔,隻有做了壞事才可以後悔。”
忠告是如此精辟、美妙,於是這隻鳥被放了。聰明人開始高興地往家裏走,他腦子裏想著:“這三句話真是布道的好材料,在下星期的集會上我演講時,我就可以給出這三條忠告。我將把它們寫在我房間的牆上,把它們寫在我的桌子上,這樣我就能記住它們。這三條忠告能夠改變我的人生。”
正在這時,他突然看見那隻鳥立在一棵樹上,開始放聲大笑。聰明人迷惑不解地問道:“怎麼回事?”鳥兒說:“你這個傻瓜,在我肚子裏有一顆非常珍貴的鑽石。如果你殺了我,你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聰明人心裏十分後悔:“我真愚蠢!我幹了什麼,我居然相信了這隻鳥。”
聰明人扔掉自己帶著的書本開始爬樹。他是個老人,一生中從未爬過樹。他爬到高處,鳥兒飛向另一根更高的樹枝。最後鳥兒飛到了樹頂,聰明人也繼續往上爬,正當他要抓住鳥兒的那一刻,它飛走了。他失腳從樹上摔下來,流了很多的血,摔斷了兩條腿,瀕臨死亡。那隻鳥又來到一條稍低的樹枝上說:“看,你相信了我,一隻鳥的肚子裏怎麼會有珍貴的鑽石?你這傻瓜!你聽說過這種謬論嗎?隨後你嚐試了不可能——你從沒有爬過樹,並且,當一隻鳥兒自由時,你怎麼能空手抓住它,你這傻瓜!你在心裏後悔,你做了一件好事卻感到做錯了什麼,你後悔使一隻鳥兒自由了!現在回家去寫下你的準則,下星期到集會上去傳播它們吧。”
聰明人吃到了苦頭,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吃過事後後悔的苦頭吧?那麼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記住鳥兒的忠告:不要後悔。放棄事後後悔的心境,我們會把事情做得更好,路走得更遠。
過分留戀昨天隻會錯失今天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進取,不斷地超越。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年輕時發明了許多造福人類的東西,而晚年的他失去進取之心後,就再也沒有任何重大的發明了。可見,把腳步停留在過去,隻會讓我們止步不前。
記得一位名人的自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餐桌上觥籌交錯——這是父親的朋友們來我家聚會。這一次又有很多生疏的麵孔。
我喜歡這種場合,甚至有些渴望。這是因為,我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芳名遠揚”的機會。
餐桌上,父親和朋友們談興正濃,我知道快輪到我上場了。果然,父親突然自豪地對眾人說:“我隻有一個女兒,但我的女兒非常了不起。”說罷,轉頭又對我說:“去把你的證書拿來,給叔叔們看看。”和以前一樣,我三步並作兩步跑回書房,拿起那一摞“整裝待命”的證書。父親接過去,一一打開並對眾人解說。這時候,我就像港台明星被隆重推出一樣,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叔叔們都嘖嘖稱讚,有的對我報以讚賞的笑容,有的豎起大拇指說:“真行!這孩子真不錯!”“比我們家那孩子強多了!”“這孩子這麼聰明,肯定像她父親。”那早已聽慣的溢美之詞化為一陣陣波濤把我推向虛榮的頂峰。
證書傳到一位叔叔手裏,他凝神看著,若有所思:“這是你前幾年得的吧?”他的聲音很平靜。
“是的。”我回答,準備好了聽他的誇讚。
“那現在的呢?”他的語調仍很平靜。
“現在的?”我一愣,不解地望著他。他一身藍色的西服,身體瘦弱,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坐在那一群“將軍肚兒”中間,實在是很不起眼。
“沒有。”我小聲回答道。
“小姑娘,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一定要把握現在呀!”他感慨地說。
我聽了之後,慚愧地低下了頭。
是呀,昨天已是過眼雲煙,再也無法挽留。如果我們還在為昨天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或是因為做錯了一件事情而愁眉不展,那麼就會永遠陷進昨天的泥潭不能自拔。同時,今天的時光也會從我們的沾沾自喜或愁眉不展中悄悄流逝。
昨天隻能代表過去,昨天的榮辱都已過去,過分留戀昨天隻會導致把今天錯失!
可口可樂公司前任董事長保爾·奧斯汀曾這樣說過:最糟糕的事就是一個高級主管對公司在市場上的成就沾沾自喜,尤其是公司處於最佳業績時期。
過分沉迷於昨於所導致的後果有時表現得並不很明顯,例如,吃老本的人大多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衰退。有許多聰明人在這方麵栽跟頭,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提升和獎賞都必然降臨到自己頭上,這種自滿情緒對個人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在美國的一個大公司裏,有兩個人在爭奪公司總裁的職位。一個是當時的第二號人物,一個是第四號人物。第二號人物當時業績輝煌,他確信憑自己的成績擔任總裁毫無問題,因此沒有必要再去進行任何競選活動。而此時,那位處於劣勢的第四號人物,除了積極工作外,還聘用了一位公共關係專家,到處活動、演講,拜訪公司下屬地區的分部經理,和每位董事談話,與董事長溝通。談話中的側重點並不放在以往的業績上,而是極力描述如何開拓更美好的公司前景。最後,原本不被看好的第四號人物順利成為公司的新任總裁,那位目瞪口呆的第二號人物最後憤而辭職。
那位第四號人物就是一個聰明人,因為他懂得:任何時候,成績隻能說明過去,過分注重老本,用以往的成績說話遠沒有未來的工作願景更有分量。
“向前看,生活才會充滿陽光,才會充滿希望”這雖然是句老話,但所講述的道理卻是深刻的。因此,無論在艱難的困境中,還是幸福的美好時刻,這句話都提醒著我們不能沉迷於過去的成績或輝煌,始終要把眼睛看向前方。
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
穿梭於茫茫人海中,麵對一個小小的過失,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就能帶來包涵和諒解,這是包容;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話,使人不被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包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寓理於此。
在《聖經》中有一則約瑟接納他的哥哥的故事。
約瑟是雅各的第十一子,他曾遭兄長忌妒,在年少時被賣往埃及為奴,後來做了大官。有一年因為饑荒,他的哥哥們到埃及來尋求食物,約瑟見到了兄長。當約瑟發現自己的哥哥們時,在眾多仆人麵前終於控製不住自己,他大聲叫起來:“所有的人都走吧!”
眾仆人都離開了,這時約瑟對哥哥們說:“我是約瑟,我的父親還好嗎?”他的哥哥們無法回答,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了。接著,約瑟又對哥哥們說:“走近些。”當他們走近,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你們曾經把我賣到埃及。”兄長們還是不敢相信。但是,當他們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時,他們看著眼前的弟弟如此威風、如此榮耀,更是嚇得說不出話來了。但是,這時他們聽到約瑟說:“現在,你們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裏而感到難過,或譴責自己,那是上帝為了救我的命把我早些送來的。老家發生饑荒已經兩年了,接下來還有五年時間所有的土地將顆粒無收。上帝把我早些送過來,是為了讓你們繼續存活,以特殊的方式搭救你們的性命。”
在約瑟的話中,他把自己少年時期所經曆的苦難看成是上帝救自己的命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寬以待人、化敵為友的為人處世之道。
一個心中常想報複的人,其實自己活得也並不快樂。因為他的精力幾乎全用在報複這件不愉快的事上了,而且就算成功他也會有種失落與悔恨交織的情感。《呼嘯山莊》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先生由於小時候受到其他人的嘲弄,發誓報複。當他回歸山莊後便展開了一係列報複行動,最後許多人因此而痛苦地死去,但他那蒼老的心卻突然感到一種可怕的孤獨,這就是對報複者的報複。
既然我們都舉目共望同樣的星星,既然我們都是同一星球的旅伴,既然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那麼就讓我們忘記仇恨,好好享受生活吧!忘記仇恨就是快樂。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經常去揭,會添新傷。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如果沒有忘卻,人就無法快樂,而隻會淹沒在對過去的懊悔、痛苦和對未來的恐懼、憂慮與煩惱之中,人的大腦與神經會因不堪重負而錯亂;如果沒有忘卻,那麼人們可能會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小摩擦而終生沒有朋友、沒有伴侶;如果沒有忘卻,那麼我們除了在既沒有多少記憶也不需要忘卻的嬰兒身上看到最天真的歡愉之外,不會再看到洋溢著幸福的臉。
忘記仇恨就是瀟灑。寬厚待人,忘記仇恨,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必然很累。人難得在滾滾紅塵中走一遭,何必自尋那麼多的煩惱呢?
如果我們希望人生旅程是快樂的,就盡快放下身上的包袱,丟棄那些多餘的負擔,丟掉那些舊的恐懼、舊的束縛、舊的創傷,放下任何“不值得”背負的東西。即使事情是最近才發生的,即使是剛剛才發生的,我們也應該學會放下。
仇恨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覺得口渴難耐。實際上,忘記仇恨是愛他人、愛世界的一種方式。人人都有不足,事事都有缺憾,但是瑕不掩瑜,隻要我們忘記仇恨,不刻意追求完美,我們就能從中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從而擁有豐富而美好的真實生活。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有人曾問過一位智者是“學習”難,還是“忘卻”難,智者回答:學習難。然而,美國的經濟學家卻說:“世界上最難的不是讓人們接受新思想,而是使他們忘卻舊觀念!”
一位著名的芭蕾舞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讓人看她因練功而變形的腳,大家都為她感到惋惜,這麼曼妙的身材卻有一雙如此滄桑、醜陋的腳。演員笑笑回答說:“一穿上這雙舞鞋,我便無法讓自己停下來,這是一條不歸路,我踏上了就不可能回頭。”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她對藝術的癡迷和執著。
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人生之路是不能回頭的,因為水不會倒流,時鍾不會倒走,一切事隻要過去,就永不會從頭再來。我們自一出生,就踏上了這樣一條不歸路。
許多人經常會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會做得更好”,但生活永遠不會給我們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我們可以轉身去看,但卻永不能回頭。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回頭是危險的,一邊跑一邊回頭的人絕對跑不快,而且容易摔倒。總是回頭緬懷過去的人,也不容易開創屬於自己的嶄新的未來。
所以,“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細思之,這兩句看似平常的格言其實隱含著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有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在一間荒廢的老木屋的閣樓上玩。一不小心,他從閣樓上滑了下去。他手指上偷帶著的爸爸的戒指鉤住了一顆釘子,一股強大的力量把他不算強壯的整根手指都拉脫了下來。他尖聲地叫著,嚇壞了,以為自己死定了。然而,他活了下來,但失去了一根手指。在他的手好了之後,他就再也沒有為這個煩惱過,再煩惱又有什麼用呢?他接受了這個不可逆轉的事實。他根本就沒再想過,他左手隻有四個指頭。
還有一個開貨梯的人,他的左手被齊腕砍斷了。很多人問他少了那隻手會不會覺得難過,他說:“我很少想到它,隻有在要穿針的時候,才會想起這件事來。”他很幽默,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書,他就是德國著名心理學者海因裏希·羅格斯。
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一定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況,它們已然是這樣,就不可能變成那樣。我們可以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並且適應它。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憂慮來毀滅自己的生活,甚至最後可能會弄得自己精神崩潰。我們如何選擇,就看我們自己渴望得到什麼。
人們常說,覆水難收。已經潑出去的水和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難以挽回,人生之路是不可逆轉的,當然也就不可能重新選擇。如果已經做出了選擇,即使再不滿意也無可奈何,隻能想辦法如何降低損失、改善處境。
隻要不再為過去發生的事後悔,不再讓那些已經過去、已經做過的事影響我們,我們所挽救的就是整個人生的快樂和圓滿。
天使之所以能夠飛翔,是因為她有輕盈的人生態度。當給她的翅膀係上了黃金時,她就再也飛不遠了。我們也應該如此,卸下人生種種包袱,輕裝上陣。
我們生活在現在,麵向著未來,過去的一切都將被時間之水衝得一去不複返。我們沒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念念不忘,隻能被它拖累。
生活有時會逼迫我們,讓我們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棄愛情。在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大度地學會放棄一些事物,學學阿Q,對自己說:“沒有關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苦苦地挽留夕陽的,是傻子;久久地感傷春光的,是蠢人。對於舊事物不願放棄的人,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