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的期望值太高,就難免會脫離實際。人生中會遇到很多人,有誌同道合的朋友,也會有處處與你作對的小人。如果看不開這些,就很容易在與人接觸中、對人的認識中產生一種挫敗感。繼而就會變得意誌消沉、灰心喪氣。即便是從那段失落中走出來,也難免會產生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對別人處處設防,謹小慎微,經常懷疑別人的所作所為包藏不良的動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樣繃緊了弦過日子,怎麼可能會不覺得累?
對別人的期望值太高還難免會丟失自我。你把別人當成了高高在上的神或者是自己的行為標準,就會漸漸丟失做人的原則,時時處處看別人的眼色行事。為了不脫離別人的標準,不被人看不起,而強忍著艱難困苦朝著與自己的本性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走。工作中,對領導、同事小心翼翼,生活中對朋友、鄰居萬分謹慎。其實,你的周圍有那麼多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準則和標尺,即使你再努力,也不可能達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地步。而你卻在這樣的取悅過程中不再遵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那種疲累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對自己期望值過高的人,則更容易犯下給自己戴上無形枷鎖的錯誤。
他們之中的有些人會整天都幻想著自己能夠成就一番偉業,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事業有成、官運亨通及財源滾滾的人畢竟是少數。假若把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定得太高,不僅會覺得心智才力不夠用,期望也會漸漸地轉變成失望,繼而整天覺得命運太過不公,而這樣的人又多半都是不願意服輸的。結果,累得死去活來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局。
有些人則是覺得自己就是一切行為的標準,凡事都愛以自我為中心,時時處處表現自己和努力提升自己,以使得自己能夠在別人眼中形成足夠的權威,指望讓別人凡事都圍著自己轉。為了這個目的,他甚至會去做自己本來就不擅長甚至不喜歡的事,以至於弄得自己每時每刻都勞累不堪。
還有些人覺得自己應該擁有很多東西,強烈的欲望讓他們既想要鬧市的喧囂,又渴望田園的寧靜;既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奪人眼球,又希望他永遠都本本分分地隻愛自己;既想讓自己過得奢華富貴,又害怕權勢的負累。於是,他們的追求總是一樣接著一樣,奔波也總是一趟接著一趟,弄得自己氣喘籲籲,永遠沒有閑下來安靜享受生活的日子。
還有些人則是心累,他們總把自己當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並且為了證明自己的聰明絕頂,常常愛去算計別人,處處想著占盡天下所有的便宜,有這樣的想法和心態,自然也難過上輕鬆的日子。
這些活得累的人很少懂得去放鬆一下自己,總習慣在自己的身上穿著一件這樣那樣厚重的鎧甲。既然覺得不能活動自如,甚至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而生命對我們來說又是那麼寶貴,那我們何不嚐試著丟掉一切,來換一種新的活法?拋開那些無謂的牽絆,努力去感受生活中的陽光。即使生活給人壓力很重,也要抽出一點時間來放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可以偷懶或者開懷一笑的理由。
笑對人生,樂觀地對待生活,縮減自己內心的期望值,這樣你就會充滿自信的力量,萬事都能泰然處之。這樣,你就會覺得生活其實可以很輕鬆。
學會放鬆,生活才有樂趣
很多人總是把自己弄得很緊張,把心靈禁錮在工作、家務中,從不曾給它一點自由,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因為當一個人總是處在緊張狀態中時,他的生活就會因壓力太大而失去樂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次,丘吉爾與蒙哥馬利閑談。“我不喝酒,不抽煙,到晚上10點鍾準睡覺,所以我現在還是百分之百的健康。”蒙哥馬利說。
“我剛巧跟你相反,既抽煙又喝酒,而且從不準時睡覺,但我現在卻是百分之二百的健康。”丘吉爾說。
很多人都引為怪事,以丘吉爾這樣一位身負大戰重任,工作繁忙緊張的政治家,生活這樣沒有規律,何以壽登耄耋,而且還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實隻要稍加留意就可知道,他健康的關鍵全在有規律的鍛煉、輕鬆的心情。其既抽煙,又喝酒,且不準時睡覺則不足為訓,你沒見他在戰事最緊張的周末還去遊泳嗎?沒見他在選舉白熱化的時候還去垂釣嗎?沒見他剛一下台就去畫畫嗎?沒見他那微微翹起的嘴角斜插著一支雪茄的輕鬆心情嗎?
人生於世,誰都想輕輕鬆鬆過上一生,誰也不想活得太累,尤其是心累更讓人受不了。所以,人們都應該學會放鬆。
不管工作多累,也不管家務多麼煩瑣,無論人際關係多麼複雜,也無論心裏有多少疙瘩,我們都應該以坦然的心情去對待。因為無論我們的心情如何,也無論我們的情緒怎樣,現實仍是現實,它們都不會隨著我們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即所謂“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一種坦然的心態、輕鬆的心情去對待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呢?有了這種態度,自然就會感覺活得輕鬆,就不會覺得心累。否則,不管什麼事情都去斤斤計較,無論什麼總是非要較真不可,豈能活得不累?而學會放鬆就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思維從自我禁錮中掙脫出來,就能夠心胸開闊,樂觀豁達。學會放鬆也可以使我們衝破一切樊籬與桎梏,我們的心靈也就會像鳥兒一樣在藍天自由翱翔。學會放鬆還可以使我們處變不驚,遇險不慌,臨危不亂,對任何事情、任何情況都能一分為二地加以分析和處理。
學會了放鬆也就學會了寬容,寬容是一種大度,能夠包容一切,像高聳入雲的大山,像浩瀚無際的海洋,像包羅萬象的宇宙。記得有一首歌中唱道:“唯有寬容才會融化寒夜的冰冷,唯有寬容才能撫平沉默的心痛,原諒這裏的一切,讓往事如煙如風,原諒你我的過去,讓今生更加從容……”願我們大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都能從這首歌中得到教益,理解寬容的內涵,領悟放鬆的真諦。不過,學會放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種性格的修煉,一種意誌的磨礪,一種耐心的培養,同時也需要知識的啟迪,經驗的參照,性情的陶冶。盡管不容易,我們也應該去學,也應該盡力去做,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品嚐到生活的價值。
會放鬆的人一定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因為他知道何時張開自己要飛的翅膀,何時找一個溫暖的巢穴棲息。懂得生活的人必定是一個成功的人。在一個輕鬆的氛圍下,你的心情就像春天的和風,像夏天的冰水,像秋天的露珠,像冬日的陽光。你會忘了所有的不快,就像天空裏飛行的小鳥一樣自由自在。
很多醫學專家都告訴我們,在輕鬆的心情下吃東西容易消化,在緊張的心情下吃東西容易得胃病;一個心情經常輕鬆的人沾枕頭就睡著,一個心情經常緊張的人容易失眠;一個永遠從容不迫的人準能長壽,一個緊鎖眉頭經常緊張的人定會早亡。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發條永遠上得十足的表會走得長久;沒有一個馬力經常加到極限的車會用得長久;沒有一個繃得過緊的琴弦不易斷;沒有一個心情時刻緊張的人不易病。所以,善用表的人永不把發條上得過足;善駛車的人永不把車開得過快;善操琴的人永不把琴弦繃得過緊;善養生的人永不使心情時刻緊張。
釋放心靈深處飛翔的欲望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學業無成,戀愛失意,事業受挫,家庭變故,經濟拮據,人際是非以及命運無常等,都會給人帶來憂愁或沮喪。尤其現代社會日益變得節奏加快、競爭激烈、人心浮躁,以致經常有人感歎身心苦累,這時,我們更需要寬容自己。
47歲的邵岩在眾人的眼中可算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然而,當別人向他請教成功的心得時,他卻有些失落地說:“雖然大家現在都對我的成就刮目相看,可是現在我卻懷疑‘成就’究竟是指什麼,大家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誇獎我。我這輩子一直都在努力完成一件又一件別人眼中所謂的成就,不給自己時間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工作。為此,原本熱愛交友的我沒有時間去結交真正的朋友,每天都在壓力下生活。而這種生活又不是我所渴望和喜歡的,但我卻沒辦法去改變它,隻能任其繼續發展下去。這簡直是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如果時間可以退回去10年,我會早一些放慢腳步考慮一下,最起碼不會讓自己再這麼迷茫和精神匱乏。”
“我們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夢想,並把它具體起來,使它成為可能,然後去追求它,去實現它。”這是一位作家所提到的人生價值和目標。這種目標無疑是最美的,而追尋夢想的過程也充滿了極大的幸福和快樂。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是迫於別人的意誌而選擇了現在的生活模式,去演那個大家喜歡的“角色”?生活因為目標的不明確而失去了原本的幸福和快樂,甚至讓人感到痛苦不堪。
有個男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他是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這樣的工作讓他充滿了鬥誌和興趣。於是,他每天上班都快快樂樂的,業績也相當不錯。
後來,男人結婚了,他的妻子希望他能夠換一份穩定一點的工作,因為她不喜歡自己的丈夫整天跑來跑去的。男人的嶽父嶽母也常常嘮叨說:“你學曆也不低,找個別的工作應該也很容易,幹嗎偏偏要幹沒有太大前途的銷售呢?”
起初,男人還試圖堅持自己的初衷,但沒過多久,他就因為耐不住妻子和家人的軟磨硬泡而辭去了銷售一職,在朋友的推薦之下,到一家公司當上了總經理助理。
男人職位的調動讓全家人都感到很滿意。然而,男人卻一天比一天不快樂了。他覺得這樣的辦公室生活簡直太枯燥無味了,每天上班都像例行公事一樣,所做的事情雖然看起來有一大堆,可卻沒有一件是實實在在有成效的工作。男人再也找不到當初工作的成就感和愉悅感了,他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何在。於是,他開始討厭上班,即使是下了班回到家中心情也不好,整個人的狀態都變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某一天,男人終於想明白了。為了不繼續在消沉的泥沼中沉淪下去,他必須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隻有這樣,他才能找到自信和快樂,才能帶給身邊的親人更好的生活。
於是,當天下午他就毅然辭去了安逸的總經理助理一職,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上,他馬上就恢複了原來的信心和鬥誌,不久就因為業績出色而被提升為銷售部經理,人也變得越發精神抖擻起來。
尊重自己的意願,快樂最重要。為什麼非得背負著各種壓力去做那些明明自己心裏一點都不喜歡的事情呢?這不等於是在自尋煩惱嗎?
你有權支配自己的時間和行為。想做的事盡管去做,不要怕別人冷嘲熱諷。在生活中,假如你僅僅因為財富、地位、名望,或是家人的意願,而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那就趕快跳出來吧!如果你不能清醒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天性,盲目地追隨他人的想法,最後苦的是自己。你應該很清楚,興趣才是最大的動力和快樂的源泉,最適合你的應該是你真正喜歡的工作。隻要興致盎然地去做,平凡的工作也可能會做出一番驚人的成績。否則,你隻能生活在被動而不快樂的狀態中。
至於一些人生的重大抉擇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想得到想要的果子,那你先得選對了樹。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聽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假如排錯了隊,就要及時地糾正過來,以免付出更高的代價。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是被大家羨慕的,卻忘記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所以注定要忍受更多的寂寞、痛苦和空虛,這就是活在別人思想裏的代價!
過去的日子,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為了這樣那樣的事情而充滿顧慮。或許猶豫不決和戰戰兢兢的性格已經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真實而完整的自我,失去了人生太多的快樂。我們幾乎純粹地在他人的眼睛裏活著,在輿論裏活著,在看不見邊緣的影子裏活著。經驗使我們變得不敢表現自我,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我們在這樣的飽受煎熬中還以為這是成熟的標誌!
假如過去你遺忘了自我,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拋去壓力和別人的左右,鼓起勇氣,不必再為了別人的眼光而違背自身意願,隻要是你喜歡並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情就去做,不想做的就不要逼著自己做。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沒有人可以左右你的意見,也沒有權力主宰你的心情。
我們要學著去釋放心靈深處那種飛翔的欲望和超脫的愉悅,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強烈渴望和一直找尋的東西正是這些。
讓壓力成為一味調味品
我們都知道有壓力不是壞事情,適度的壓力會讓我們做事更有效率,也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推動力,老人們不是常說“人無壓力輕飄飄”嗎!不過物極必反,壓力過大則會成為影響我們生活和健康的罪魁禍首。
在北京某著名地段的網絡公司大樓裏,經常有一盞燈亮到很晚,有時甚至一直亮到淩晨太陽升起時。坐在這盞燈下的人就是軟件設計員張式。張式剛結婚不久,但他卻隻在周末時才回到離公司隻有一個小時車程的家裏去陪嬌妻。張式還很年輕,但頭發卻已經禿頂了。
張式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認為浪費時間是可恥的,他不僅要把每一個分配到手裏的項目做好,還得創新,有新成果,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職位,才有資格得到公司更多的股票,才有可能買到更好地段的房子。他總在想,也許再堅持一年就好了,一年後自己就有機會升職提薪了,也就不用這麼累了。
其實,張式的壓力隻是一種自我設定——出現在我們身上的壓力大多原本並不存在,而隻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設定。人生都是跟著自我認定走的,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成什麼樣的事,就會承受什麼樣的壓力。事事追求完美、目標定得高的人,比較容易感受到壓力;自我設定與現實的差距過大,也會讓人壓力增大。
我們或許也都有過和張式一樣的想法:現在付出十倍努力去幹,即使承受再大的壓力,等到銀行裏有了一筆大額存款,擁有數目可觀的可持續增長的股票,外加一棟依山傍水的郊區別墅、一部豪華轎車之後,就辭掉工作,拋開壓力,不再受老板的氣,不必匆忙趕打卡,從此遊山玩水,逍遙自在。
張式是沉重的理想主義者,我們同樣也是。當這些希望真的實現時,我們身上沉重的壓力就會逍逝無蹤,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嗎?當然不會,到時候新的壓力依舊會接踵而至,或是擔心孩子被綁架、貨幣貶值,或是擔心股票下跌、房地產不景氣,等等。
壓力永遠都不會消失,就像呼吸一樣,如影隨形,無從逃避。在每個生命階段都會有壓力,隻是性質與強度的不同而已。
所以,每時每刻,我們都像英勇的戰士般剛強勇敢地應對著壓力,渴望壓力減輕的那一天。隻是,壓力哪裏有盡頭呢!壓力是不會消失的,隻不過在做新舊的替換而已。
有壓力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對待壓力。雖然壓力無法減少,但我們卻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緩解壓力對我們造成的負麵影響,讓壓力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味調味品。
壓力是可以觀察到的,也是能夠自我管理的。我們可以和自己對話,例如為什麼睡不著?什麼事讓我心煩?為什麼我總是這麼提心吊膽害怕做錯事?怎麼樣做才能夠緩解這種狀況?試著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追究造成壓力的原因,並且想辦法去解決,讓壓力減輕。
以我們最常擔心的遲到為例。擠在馬路車陣中,焦急地等待綠燈,左張望、右張望,燈號怎麼還不變?隨著時間一秒秒過去,心跳、血壓也跟著往上升。其實,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遲到了會怎麼樣?現在這麼著急能起到作用嗎?能有辦法解決嗎?如果沒有,就放下心來。
有時壓力和恐懼是沒有理由的,隻是既定的想法罷了。當我們壓力增大對事情沒有幫助時,就應該放下,要做的隻是明天提早五分鍾出門而已!
如何才能讓壓力成為一味調味品,鹹淡適度,既有前行的動力,又不影響生活和健康呢?給大家推薦六個方法:
(1)深呼吸。當自己覺得有壓力時,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
(2)暫時離開。有時短暫離開壓力情境,事情反而更容易處理。
(3)笑一笑。不管目前情況如何,都讓自己笑一笑,不管假笑還是苦笑,拿出一麵小鏡子,看看微笑的自己。
(4)動一動。讓自己活動一下,身心是一體的,讓身體在運動中得到放鬆,心情也會隨之產生相同的效果。如果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抗壓指數會有大幅的提升。
(5)一次一件事。我們常常由於同時麵對多件事,才感到壓力加倍。此時,讓自己一次隻處理一件事,一件件去完成,減小壓力。
(6)理清頭緒再出發。有時事情無法處理,常常是因為自己慌了神兒。讓自己靜一靜,想一想,理清頭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
彈簧繃久了會僵硬疲乏,失去功用,人繃久了會如何?正確對待壓力問題是為了我們有更從容、輕鬆的心態上路。過去的你鑄就了今天的你
人生不可逆轉,時光不能倒流。在過去的長河中我們難免留下了遺憾,偶爾回頭去想想那些經曆過的失誤,也許對我們以後的人生、心態、行為有一些糾正和指引。但沉溺於當初的痛苦之中,隻會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
想過嗎?當我們說“早知道”的時候,就表示之前並不知道。既然是不知道,又能如何選擇?我們又怎能對一件根本不知道的事做判斷?
有兩個這樣的朋友。
一個時常痛苦地對著照片在家喝悶酒。另一個則時常痛苦地對著朋友在酒吧喝悶酒。
在家對著照片喝悶酒的,是因為那個他深愛的女人嫁給了別人,所以他痛苦。在酒吧對著朋友喝悶酒的,是因為他娶了當初深愛的那個女人,結果卻很不幸福,弄得自己很痛苦。
他們都很悔恨,都說假如重新選擇一回,就會怎樣怎樣。可如果真的回到當初,就會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嗎?就會沒有痛苦,不必再借酒澆愁嗎?當然不是,不管做什麼選擇,不管與誰在一起,都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大小小的碰撞、煩惱。也許,換成另外一種選擇,現在這個困擾不在了,但又會有別的困擾產生——我們時常在不如意的時候,會懊悔當初的做法,可沒有當初,就沒有我們的現在。
不要浪費時間去後悔當初做的那些事,結果錯過了現在該做的事,難道我們又要在以後來後悔現在錯過的這些事嗎?
我們應該停止悔恨的錯,把精力集中在“現在我能做什麼”,而不是“當時我做了什麼”,若能如此,那麼從失敗中學到的,將會比從成功中學到的更多。
在電梯裏曾聽到過兩個人的對話,男的對女的說:“你之所以能有今天,應該感謝你原來的公司。”
女的回答他:“每個人的今天都應該感謝昨天的沉澱。其實沒有過去,也不會有現在。”
說得多好!
曾經有一個經曆滄桑的男人對一個女孩說:“你要是知道了我的過去,可能就不會喜歡我。”
女孩回答說:“過去的種種鑄就了今天的你,即使它曾經曲折或者不幸。我喜歡的是現在的你,但是我感謝過去,因為它成就了現在的你。”
多幸福的回答!
正是過去,才鑄造了我們今天的性格、容顏和所有……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不應該往後看,除非能從過去的錯誤中獲取有用的教訓。過去無法改變,我們隻能活在現在。
昨天已經過去,時光無法倒回。不要說假如當初,因為如果沒有當初,便就沒有現在的我們。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要奢望自己成為上帝的寵兒。往往你越想成為被眷顧的幸運兒,就越會讓心中的不滿和抱怨無限放大,就會越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公平。對於公平的一味追求,隻會導致心理嚴重失衡,使自己變得怨天尤人,浮躁不安,沒有足夠的勇氣再去接受現實的挑戰,那就等於將自己徹底丟棄在絕望的邊緣。
既然這樣,端正自己的心態,用心去思考一下怎麼去適應這樣的不公吧!當你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時,你會發覺得到的遠比失去的要多。
不可否認,忘卻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對於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情和撕心裂肺的傷痛。對過去美好的追憶像瀟瀟夜雨一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而與此同時,這種獲得之後的失去又往往流淌著一股濃濃的惆悵和無奈,使我們為生命的無常而遺憾歎息。
但是無論怎樣不舍,也不管如何難過。生活的車轍還是要繼續向前行進的,我們總得給生命騰出一些空間來去接受新的東西。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的不愉快經曆,我們就要學會放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