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貓相處,覺得貓有許多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特性。如獨生貓,每為人所喜愛。中國各處有相同的口訣,說,\"一龍,二虎,三太保,四老鼠。\"意思是獨生的貓如龍,孿生的貓似虎。一胎三隻以上就不大好了。閩南人的口訣是,\"一龍,二虎、三偷食,四背祖。\"所以生三隻,四隻,不是懶怯,就是不認主人。但這都是人們對於貓底見解,究竟如何,也不能斷定。在《賢奕》裏引出一段龍貓、虎貓底笑話。
齊奄家畜一貓,自奇之,號於人曰虎貓。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又客說之日,龍固神於虎也。龍升天,須浮雲。雲其尚於龍乎?不如名曰雲。又客說之曰,雲靄蔽天,風倏散之。雲固不敵風也。請名曰風。又客說之曰,大風飆起,維屏與牆,斯足蔽矣。風其如牆何?名之曰牆貓。又客說之曰,維牆雖固,維鼠穴之,牆斯記矣,牆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東裏丈人嗤之曰,貓即貓耳,胡為自失其本真哉?
這可以見得名龍,名虎,乃屬主觀的,不必限於獨生或孿生底關係。又人對貓底觀察常有錯誤。如說,貓捕食老鼠以後,它底耳朵必定有缺。像老虎底耳朵在吃人以後底鋸缺一樣。大概缺底原因是由於偶然的損傷,決非因吃了一個人或一隻鼠就缺一塊。
有一件事最顯然的是貓常有吃掉自己的小貓底情形。這情形,在狗和別的動物中間也常見,不過人沒注意到罷了。中國人底解釋是貓當乳哺時期,屬虎底人不能去看它,若是看見了,母貓必要徒窠,甚至把小貓都吃掉。空同子說:\"貓見寅人,則銜其兒走徒其窠。\"《黃氏日抄》說:\"貓初生,見寅肖人,而自食其子。\"但有些地方以為給屬鼠底人見到,母貓就會把小貓吃掉。又李元《蠕範》說:\"貓食鼠,上旬食頭,中旬食腹,下旬食足。\"這也未見得是正確的觀察,其實要看鼠底大小,及貓底性格而定。有些貓隻會捕鼠,把鼠咬死就算,一口也不吃,有些隻會捕鳥,看見老鼠都懶得去追。
歐洲人以為一隻貓有九條命,因為它很難致死。這話在文學上用得很多。德國底諺語甚至有\"一隻貓有九條命;一個女人有九隻貓底命\"。表示女人底命比貓還要多幾倍。從動物學的觀點說,貓底命是有許多生理上的特長來保護著它。最惹人注意底是,凡貓從高處摔下,無論如何,四條腿總是先落在地上,不會摔傷。這現象固然是由於貓底祖先升樹底習性所形成,但主要的還是它能利用身體底均衡運動。脊椎動物底耳裏有半圓管司身體底均衡作用。這半圓管底動用在耳目聽覺以前便有了。聽覺是動物進化後才顯出底作用,在此以前,身體底均衡比較重要。貓還保持著它靈敏的均衡作用,所以無論人怎樣扔它,它很容易地翻過身來,使四隻腳先到地。而且它底腳像安著彈簧一樣,受全身底重力,一點也沒傷害。如果一隻貓不會這樣,那就是因為它太被豢養慣了。
貓底觸須很長,這也是哺乳動物所常有底,即如鯨底上唇也有。不過在貓族中,觸須特別發達,因為它們要走在黑暗地方,這須於感覺底幫助很大。貓還有特靈的嗅覺和聽覺。家貓與野貓都可以辨別極細微的聲音。從這些聲音,它們可以認識是從什麼地方,什麼東西發出底,但是它們所認底不是音底高低,乃是聲底大小,它們能聽人底說話,並不像狗那樣真能懂得,隻是由聲底大小供給它們底聯想而已。
貓可以在夜間看見東西。這是因為貓類多半是夜獵的獸,非到昏暗不出來,它們能利用微暗的光來看東西。它們底瞳子,因為須要光度底大小,而形成伸縮作用。所謂貓眼知時,乃是受光底強弱所生現象。關於依貓眼測時間底歌訣很多,最常見的是:\"子午線,卯酉圓,寅申已亥銀杏樣,辰戌醜未側如錢。\"這在平常的時候,固然可以,如果在天陰、暗室裏,就不一定準了。在越黑暗的地方,貓底瞳子放得越大。眼底網膜有一層光滑如鏡的薄麵,這也是幫助它能在暗處見物底一件法寶。因為它有這樣的網膜,所以人每見它在暗處兩眼發光。但在無光底地方如物理實驗底暗房裏,貓眼也不能被看見,因為所有的眼都不能自發光輝。所有的貓都是色盲底。它們住在一個灰色底世界裏。它們雖然能夠分辨紅白,但也不是從色素,隻是由光底刺激底大小分別出來。我們可以說貓不隻是音聾和色盲,並且於聽視二覺都有缺陷。它本是夜獵的獸類,所以對於聲音與顏色隻須能夠辨別大小遠近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