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薑之世係
《左傳》一部書是如何成就的,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切地斷定;但,一、必不是《春秋》的傳;二、必與《國語》有一親密的關係;則除去守古文家法者外,總不該再懷疑了。《國語》《左傳》雖是混淆了的書,但確也是保存很多古代史料的書。例如古代世係,這書中的記載很給我們些可供尋思的材料。世係的觀念它們有,它們又有神話,結果世係和神話混為一談。民族的觀念,它們沒有,但我們頗可因它們神話世係的記載尋出些古代的民族同異的事實來。
譬如薑之一姓,《國語》中有下列的記錄:
昔少典娶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異類雖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誌。同誌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敬也。(《晉語》四)
薑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幹也。薑,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鄭語》)
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製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之從孫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鄣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沈氣,火無災,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此一王四伯,豈繄多寵?皆亡王之後也!唯能厘舉嘉義,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閑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周語》下)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魯語》上)
齊許申呂由太薑。(《周語》中)
又《詩·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實為薑嫄”。《詩·魯頌·宮》,“赫赫薑嫄,其德不回”。周以姬姓而用薑之神話,則姬周當是薑姓的一個支族,或者是一更大之族之兩支。根據上列記載,可得下列之表。
二、薑之地望
在西周封建的事跡中,有一件事很當注意者,就是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吳,那地方的人民是斷發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晉,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國之遺,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齊之民族必是一個特異的民族,可以《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誌》及傳記所載齊人宗教之跡為證,但公室乃是四嶽之後,後來又是虞之後了。認清這件事實,然後可以不根據齊民族之特異,論到薑姓之公室。
薑姓國見之於載記者,有下列數國。
許
申
呂 或作甫
以上所謂四嶽國,在今河南中部向西南鏡山中。
薑戎(《左傳》襄十四年):將執戎子駒支。範宣子親數諸朝,曰:“來!薑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知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之由。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殽之師。晉禦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複,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殽誌也。豈敢離逷?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於會,亦無瞢焉!”賦《青蠅》而退。宣子辭焉,使即事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