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亡。馬國翰《玉函山房叢書》有輯本。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師古曰:宓讀與伏同。)
亡。王充《論衡·本性》篇雲:“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亦論情性,與世子相出入。”馬國翰有輯本。
《景子》三篇。(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亡。沈欽韓雲:“《孟子》書有景子。”馬國翰有輯本。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亡。王充《論衡·本性》篇雲:“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不善,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如此則性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世子作《養書》一篇。”馬國翰有輯本。
《魏文候》六篇。
亡。顧實雲:“文侯受經於子夏。”馬國翰有輯本。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亡。馬國翰有輯本。
《公孫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亡。《隋書·音樂誌》,沈約雲:“《禮記·樂記》取公孫尼子。”馬國翰有輯本。
《孟子》十一篇。(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師古曰:《聖證論》雲:軻字子車,而此誌無字,未詳其所得。)
存。詳後。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師古曰: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故曰孫。)
存。詳後。
《羋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字之後。師古曰:羋音弭。)
亡。
《內業》十五篇。(不知作書者。)
亡。顧實雲:“管子有《內業》,古書多重複,或此竟包彼書也。”馬國翰有輯本。
《周史六弢》六篇。(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師古曰:即今之《六韜》也。蓋言取天下及軍旅之事,弢字與韜同也。)
亡。沈濤雲:“此列之儒家,則非是《六韜》也。六乃大字之誤,《人表》有周史大弢。弢當為弢字之誤。《莊子·則陽》篇仲尼問於周史大弢。蓋即其人。此乃其所著書,故班氏有孔子問焉之說。顏以為太公《六韜》,誤矣。”
《周政》六篇。(周時法度政教。)
亡。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亡。
《讕言》十篇。(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如淳曰:讕言粲爛。師古曰:說者引《孔子家語》雲:孔穿所造。非也。)
亡。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功德事。)
亡。
《寧越》一篇。(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亡。馬國翰有輯本。
《王孫子》一篇。(一曰巧心。)
亡。馬國翰有輯本。
《公孫固》一篇,(十八章,齊閔王失國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亡。
《李氏春秋》二篇。
亡。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亡。
《董子》一篇。(名無心,難墨子。)
亡。王充《論衡·福虛》篇雲:“儒家之徒董無心,墨家之徒纏子,相見講道,纏子稱墨家右鬼神是,引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賜之九年。董子難以堯、舜不賜年,桀、紂不夭死。”馬國翰有輯本。
《俟子》一篇。(李奇曰,或作《侔子》。)
亡。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
亡。馬國翰有輯本。
《魯仲連子》十四篇。(有列傳。)
亡。馬國翰有輯本。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亡。馬國翰有輯本。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亡。馬國翰有輯本。
共三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