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三嘉原整編”禍起蕭牆繳械受縛,“西北反帝同盟軍”又成了“陝甘遊擊隊”;起死回生九戰八勝,捷報頻傳創建紅26軍,不料被指責犯了“流寇主義”、“梢山主義”、“土匪路線”、“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被強行撤職,但紅軍戰士還是稱他為“我們的參謀長”,因為打仗還得他來指揮。
“三嘉原整編”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
晉西遊擊隊在來南梁之前,剛剛收編了一支土匪武裝。這支土匪武裝其實就是一支販大煙的保運隊,編入晉西遊擊隊後一共有四百多人。就是這支“土匪武裝”的到來,成了後來“三嘉原整編”的一個導火索。
當時晉西遊擊隊的到來,讓劉誌丹非常振奮。晉西遊擊隊和南梁遊擊隊合編之後,隊伍一下子就擴大到了八百多人。後來,又來了閻紅彥、楊重遠等人率領的陝北遊擊支隊,革命的力量進一步壯大了。於是三支隊伍就成立了“西北反帝同盟軍”。
隨著革命隊伍的壯大,部隊人員的構成成分也變得複雜了,因此,對這支成分複雜的部隊進行整編就成了當務之急。根據中共陝西省委指示,決定讓這支“西北反帝同盟軍”在正寧縣的三嘉原進行整編。然而就在整編的過程中,讓劉誌丹沒有意料到的“三嘉原整編”事件發生了。
1932年1月3日,部隊到達甘肅正寧縣三嘉原。三嘉原是甘肅正寧縣和陝西旬邑交界的一個小平原,北靠橋山,南麵是平原地帶,方圓有十多裏,有五六個村莊,住著二三十戶人家。部隊駐紮在三嘉原後,同盟軍黨委就作出決定,一麵整編訓練,一麵向地主土豪籌糧籌款,解決部隊的供應問題。因為部隊集中在三嘉原後,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難,不但沒錢買柴、米、油、鹽,許多戰士還沒錢買鞋,在冬天也隻能打著赤腳。這時他們就產生了埋怨情緒。有的戰士就說,來的時候有當官的說,每個月發20塊錢的月薪,原來是騙人的。
眼看就要過春節了,生活這樣困難,少數人的情緒開始不穩定,已經發生了開小差回家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師儲傑任支隊長的第一支隊就開展了打土豪活動,劉誌丹的第二支隊支委會也決定,派警衛隊長趙連璧和連長王世泰帶一部分人去打土豪,來籌款解決部隊的困難。因為趙連璧過去曾在這一帶打過遊擊,情況熟悉,結果旗開得勝,第二支隊順利地打下了生義堡,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第二支隊的戰士每人分得了十幾塊現大洋。有了錢又有了吃的,戰士們個個興高采烈,大家高高興興地過了一個豐盛的春節。
到了大年正月初一早上,總指揮謝子長以集合部隊訓話的名義,把全軍集合在第二支隊駐地細嘴村的打麥場上。第一支隊集合在場的東邊,第二支隊集合在場的北邊,第一支隊的警衛隊集合在打麥場的南邊,謝子長、榮子卿來到麥場南邊碾場的碌碡旁邊。隊伍集合好後,謝子長站在碌碡上講了幾句以後,要各支隊的領導人和各大隊隊長集合,於是兩個支隊的領導人就集合在謝子長的麵前。這時,謝子長就大聲說:“有些人掛羊頭,賣狗肉。”——據劉誌丹的弟弟、時任第二支隊警衛隊副隊長的劉景範後來回憶說,謝子長的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個行動的暗號——結果當謝子長的這句話剛一出口,閻紅彥就用手槍對準了第二支隊警衛隊長趙連璧的太陽穴打了一槍,趙連壁當場倒地死了。閻紅彥旋即扭轉頭來奪了劉誌丹的駁殼槍,吳岱峰就奪了第二支隊警衛隊副隊長劉景範的槍。這時,第一支隊的警衛隊便向第二支隊的隊伍裏開槍射擊,又打死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隊長穀聚山和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長王世泰,打傷了第二支隊第二大隊副隊長白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