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靠員工的辛勤勞動。員工不僅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更是企業的生命所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一個企業要靠員工的智慧和能力才能發展得更好。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即便是最先進的設備和環境,也是無水之舟、無本之木,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企業隻有善於發現並任用優秀的員工,給他們足以施展自身才華的舞台和空間,最終才能實現企業的效益。
不可僅憑第一印象,要觀其貌察其行
“首因效應”,顧名思義就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對方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會在對方頭腦中占據著首要地位的效應。當一個人第一次接觸某物或某人時,對方的第一印象會給自己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會對一個人的人際交往和社會工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接觸中,第一印象的作用非常強烈,持續的時間也特別久。
在管理學中,“首因效應”對管理者挑選人才也有一定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才挑選方麵,第一印象雖然很重要,但是也要通過對對方的綜合素質進行考察,之後才可以決定對方是否符合自己企業的要求。
我們在社會上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認知過程中,一個人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往往會成為對方以後認知與評價此人的重要依據。“首因效應”對於個體的影響作用是可以根據個體的社會經曆、社交經驗來控製的。特別是在企業人才選拔的過程中,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會對麵試者進行麵試、筆試、再麵試的方法來公平挑選人才,這樣既可以不受“第一印象”的影響,又可以為企業挑選到合適的人才。
“首因效應”的影響,每個人心裏都很清楚。在我們出門、約會、麵試、聚會……的時候,總是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得體,以此來使對方對自己留下好的印象。這些印象往往就是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它會在對方腦海中產生“首因效應”。對於初次見麵的人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會出現問題,本來打扮得很精神要去麵試,路上堵車、跌倒……這些意外就會使自己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當時間來不及回家整理的時候,就隻能以不是很好的形象去麵對自己的麵試考官。如果這個時候,麵試人員是一個以第一印象定人才的人,那麼你就沒戲了。如果對方是個考慮員工綜合素質的人,或許你還可以麵試成功。對於求才若渴的企業來說,選拔人才的時候肯定不能僅憑第一印象就給對方“判死刑”。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理智的,因為很多人才都是不拘小節、不是特別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的。
當然,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衣著打扮、舉止談吐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修養和個性,以及他的知識儲備。但是,有句老話叫做“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對他人做出定論,難免有些武斷。曆史上就曾經有過“以貌取人”釀成不可彌補的錯誤的故事。《三國演義》中曾經提到,龐統當初原本是想為孫權領導的東吳效力的,滿心歡喜地去麵見孫權。但是,孫權看見龐統相貌醜陋、舉止粗魯,心中就有些不太喜歡,之後龐統傲慢不羈的態度又讓孫權心生不快。盡管當時魯肅對孫權好言相勸,也仍然無濟於事。最終,這位廣招天下人才的孫仲謀竟然把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拒之門外,使東吳少了一位奇才,劉備門下卻多了一位謀士。
“首因效應”對選拔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曆史上的教訓就給現代的管理者敲響了警鍾。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企業人才的選拔,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個人的內在素養和修養更加重要。
周一上午,楊勇趕到這家公司的時候,已經是這家公司的最後一輪麵試了,主考官正是這個公司的王總。
看著滿頭大汗的楊勇,再一看時間,王總皺起了眉頭。再看楊勇的形象:大汗珠子一個勁兒往下掉,頭發亂糟糟的,連一身正式的西裝都沒有,一件藍格子襯衫,髒兮兮的運動鞋……王總又看看楊勇遞過來的簡曆,然後一臉的狐疑:“你是研究生畢業啊?”楊勇看出了對方的懷疑,又一看自己的打扮,尷尬地笑笑:“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