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染紅塵(3 / 3)

天光初放,古洞黃亮,來者青衣藍衫,步履輕健,英姿颯爽,氣宇軒昂。洞中之人,周身玄靈流轉,氣聚如雲,隱沒其中,清影隱現,朦朧模糊,神秘非常。隱現之時,背對洞門,正直橫幅,盤坐香竹案前,抱元守一,巍然不動。

“弟子易夕雲,拜見師尊。”來者雙膝跪地,恭敬有禮,誠心之拜,盡顯師徒之情。

聲落之時,長者周身靈氣緩緩散離一旁,露出模糊身影,穩坐如磐石,一動不動,淡然道:“此非三清殿,不必拘禮,起來吧。”

易夕雲不卑不亢,挺身而起,自然而然,謙虛尊敬道:“不知師尊傳喚徒兒前來,所為何事。”

清影再度模糊,如霧裏看花,氣生雲霞,道:“日前,聖儒閣傳來鴻羽飛簡,封妖穀外封印突現裂痕,結界之力開始消退。事態緊急,一時半刻難以說清,為師有意讓你下山曆練一番,順便前去了解情況。”

當年妖界之門大開,肆意屠戮九州地界,生靈塗炭,中天修士齊心協力,血戰妖禍。戰火荼毒,僵持不下,經曆百年光景,傷亡不計其數,最終因妖皇敗亡而退回封妖穀。易夕雲並非生在那時,不過常聽諸多師叔談起往事,不寒而栗,可想而知,戰況之慘烈。

自此兩千多載,不曾再起戰火,修界得以恢複元氣。話語忽從師尊口中傳出,想必太玄門上下,包括各脈長老叔伯也不知曉。事關天下蒼生,易夕雲驚聞此事,一股壓力猶然而生,憂心忡忡道:“事關重大,徒兒怕難擔此任。”

雲氣內霞光閃爍,傳來淡淡笑聲道:“雲兒不必妄自菲薄,想當年我與你玄機、玄岵兩位師叔伯,心高氣傲,盛氣淩人,不過心海境的修為,便不知天高地厚,三人私自下山,結伴闖天下,一路下來風波不斷,亦曾攪動天下風雲。”

易夕雲微微點頭,道:“此事徒兒曾聽玄岵師叔提及,本以為是師叔酒後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不曾想真如其說。”

“哈哈哈,這老鬼除了好酒食,便是藥癡,果然管不住嘴,等我出關之日,還得敲打敲打他才行。”說至此,話鋒忽轉,道:“近些年,我因閉關之故,不曾對你言談身教,短短數百年不到,你便從凝氣到達玄元修為,不說古今罕見,也算天下少有。一方麵是你天資聰慧,勤奮刻苦,另一方麵於你與生俱來的純陽體質密不可分。不過,溫室的花朵,不經曆風雨,始終難上大雅之堂。”

易夕雲默不作聲,謹記於心,聆聽教誨。

“接住”

突然,霞光流雲中,一道赤芒迸射而出,接連語聲傳來。易夕雲猛然抓在手中,隨即展開一觀,一張古樸殘舊的地圖呈現眼前,隻聽神秘長者言語淳樸,淡然清平,道:“此乃九陽古洞圖,當年吾師兄弟三人為得此圖,費盡心機,險象環生。隻可惜,此洞特殊,隻有具備九陽功體者方能進入,你乃九陽歸一,萬載不出得純陽昊天體,太玄門上下知之者甚少。如今修為邁入玄元初期,玄元境中能敗你者不多,足可獨闖九陽古洞,一探其中機緣。”

乍聽此說,恍然大悟,原來當年始末,皆因此圖而起。易夕雲心潮澎湃,驚喜萬分,小心謹慎將路觀圖收入空靈戒中,便要拜別師尊,離開清古洞。

長者道:“下山前,去你玄岵師叔那裏一趟,我已靈符傳信,必備之物應該為你安排妥當。如若歸來途中,遭遇危機,一路向南,便有轉機。”

“切記,一路向南,便有轉機。”

……

“咦,奇哉怪哉,昏迷中竟然不斷重複著相同的話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一聲童音入耳,昏沉立即打破,易夕雲靈思微動,倏然睜開迷茫地雙眼,突兀地挺直身軀,坐在床沿,驚得正在一旁不斷用清水擦洗他軀體的孩童,豁然一驚,愕然一怔,呆若木雞,一動不動。

易夕雲方醒,頭腦一陣渾噩,不住地擺了擺頭,迷茫的雙眼,逐漸清晰起來。驚見眼前七八歲孩童,清秀靈動,目瞪口呆地注視著他,出口便道:“是你救了我嗎?”

話語雖輕,可破沉寂。孩童驚嚇過度,先是搖搖頭,而後點點頭,最後睜大明目,眸中放光,話語吞吐道:“是,又不是。”

易夕雲一把抹去額頭虛汗,心道可能剛才突然醒來,驚嚇住了他,仍未晃過神來,說話語無倫次。不由稍息片刻,見孩童眉目逐漸清明,再度問道:“此地是什麼地方?”

“不染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