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還是去六安了,在他喋喋不休的蘑菇下,廬江二老賈詡、董昭不厭其煩,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過,兩位神醫卻沒有那麼好說話。孫翊又絞盡腦汁提出了折中的方案,讓張機跟隨自己上路,總算能夠離開了。
臨行之時,孫翊還帶上了剛剛和老爹黃忠一起投降的黃敘,調其為貼身護衛。因為黃敘的病症還需要張機隨時的觀察調理,故而孫翊就和他成為了病友,食則同桌,寢則同**,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此番去六安,孫翊隻帶了猛虎十三衛及許褚、黃敘、張機、諸葛均等人,其中還包括了想去看望自己大哥,並且要貼身照顧自己的玉瑤。雖然孫翊並不希望這個“表妹”跟著,但架不住丁、褚二位老太太的堅持,自己結義兄弟陸遜的百般攛掇,隻能妥協了。
孫翊留陸遜照看家中諸事,並把周泰派給陸遜做貼身侍衛。安排好一切後,這才在廬江眾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出發了。
這次前往六安,孫翊等人走的不快。一方麵是孫翊的身子吃不消,另一方麵也因為道路情況實在不怎麼好。與其同時出發的廬江大營兵馬都已經到了六安五日後,孫翊一行才慢悠悠的來到了六安縣城。
遠遠的,就看到城門處擠滿了人。不多時,有猛虎衛前來稟報,言汝南太守李通等正在等候。
孫翊本想命人加快速度,卻被張機老頭一聲輕咳給打消了念頭。眾人還是按部就班的前行,並不著急。
好不容易來到城門處,隻見李通率人迎至車前,大聲道,“汝南太守李通,攜汝南上下軍民恭迎三公子。”
孫翊在玉瑤的攙扶下,緩緩下了車,又被車旁的黃敘接手扶住。這才嗬嗬一笑道,“諸位辛苦,辛苦。”
李通見狀,忙道,“三公子還是先進城休息。”
孫翊灑然道,“無妨,坐車時間太長,骨頭都有點麻了。咱們走走。”
李通看著孫翊憔悴的模樣,鼻子一酸,轉頭道,“前麵開路,莫要讓人衝撞了三公子。”然後又過來扶住孫翊的另一邊胳膊道,“三公子請。”
孫翊有些尷尬的被黃敘和李通攙扶著,覺得相當不舒服。但又不好明說,便由著二人扶著自己與汝南各官員見禮。
待得眾人前呼後擁著孫翊進的城中,看到了舉家而來的睡於街道兩邊的汝南百姓時,孫翊猛然發飆了。
他忍著傷痛大聲道,“這是怎麼回事?為何讓百姓在此休息??文達公,廣元兄,你們怎麼安排的?”
李通聞言忙和石韜來到孫翊麵前,石韜拱手道,“三公子息怒。遷徙之時,我等本以為進駐六安後能妥善安置百姓。然六安偏僻小縣,物資匱乏,而百姓眾多,故而未能全部安排。”
孫翊黑著臉道,“既如此,為何不將軍營騰出,把百姓送入休息?”
李通臉色尷尬的道,“不瞞三公子,若隻是汝南兵馬倒也無妨。然前幾日廬江兵馬一萬也進駐六安,軍營實在有限,無法擠出地方了。”
孫翊聽罷,麵色稍緩,他也想起了這個事實,畢竟是他下令調動廬江軍隊前來的。不過,孫翊還是語重心長的道,“文達公,廣元兄。汝南大軍多為本地百姓挑選,若他們看到自己的家人未能得到優遇,軍心如何能穩?傳我軍令,將六安軍營全部騰出,先行交予百姓使用。若仍不能滿足安置百姓的要求,則將衙門騰出。另外讓士兵馬上砍樹造屋,供應百姓住宿。元直兄何在?”
“末將在!”汝南軍師中郎將徐庶聞言,出列拱手道。
“請元直兄率兵挑選穩妥合適之地,再起大營。”孫翊正色道。
“末將遵命!”徐庶拱手應諾。
孫翊緩了口氣,輕撫了一下傷處,沉聲道,“我們不能保住汝南,令百姓流離失所,已屬不對。若如今還不能給他們一個安身之處,則更無顏見父老之麵。”頓了一下,孫翊斬釘截鐵的道,“明日午時之前,我不想看到還有百姓宿於露天之處,否則汝南上下一應官員全部革職,汝南大營上下一應官兵全部解散。這是命令,無需多言!”
“諾!”眾人聽罷孫翊的話,在這隆冬之季居然都汗流浹背。他們可是很清楚這位江東孫三郎,絕對是個說一不二的主。
“還愣著幹什麼,自去忙活吧!”孫翊最後道。
“嘩~”一群官員即刻四散而去,各自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
“仲康!”孫翊又道。
“三公子。”許褚應聲道。
“你即刻把十三衛派下去,緊盯著各處,若是見到任何敢於在此時欺壓百姓,強拉壯丁,順手牽羊,中飽私囊之輩,直接把他拉到我麵前來。記住,不管是誰,都一樣!”孫翊咬著牙道。
“諾!”許褚大聲應諾,自去安排不提。
孫翊則在張機、玉瑤和黃敘等的陪伴下,沿街體察民情,慰問百姓。所到之處,莫不讓這些亂世中螻蟻般存在的人感激涕零。
當他們聽說,孫翊已經下令讓手下兵馬開始修屋蓋房之時,所有人都沸騰了。因為大家都聽說過愛民如子的傳言,但如此為百姓著想的事實擺在眼前,卻讓他們有些不敢相信了。
於是乎,許多汝南百姓自發的加入到了建築大軍之中,就連一些體格健壯的婦孺也都忙碌起來。
孫翊見到此種情況,著人尋來了石韜,和他又臨時商量了一個分房製度。那就是家有親屬在軍中當兵的和此次建設中自發出力的優先分配木質房屋,其次家有老弱婦孺的,最後才是其餘百姓。而所有官員和軍隊則要在百姓都安置好後,在想辦法解決自己的住宿問題。反正一句話,明日午時之前,絕對不能讓百姓住不進最起碼的帳篷內。即便是所有的官員和軍兵,包括他自己在內都睡大街也必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