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令發出,下麵的反應那叫一個激烈,許多汝南百姓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而軍兵則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特別是那一萬從廬江調來的部隊,更是幹起活來都像打仗一樣,玩了命了。
這次前往六安的廬江兵馬,包括了丁奉所部三千濡須口軍馬,陳武所部三千廬江軍,孫翊直轄的一千猛虎軍,以及新鮮出爐由剛剛投降的黃忠所率領的三千飛羽軍。
其中,丁奉所部本來得令撤回廬江,但聽聞此番進兵六安又要讓他們留守,故而憤憤不平。在統兵大將丁奉的竭力爭取下,終於替換掉了鬱悶至極的陳到所部,前來了六安。而陳武的三千廬江軍則是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憋著一股勁要爭些風頭。特別是二軍聽聞黃忠剛剛投降,便被孫翊命令從荊州降卒中挑選三千精銳組成了飛羽軍,更是讓他們相當的不爽。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想丁奉、陳武所部皆為廬江舊部,卻一直都沒有得到孫翊的命名。而黃忠初到,便帶著三千降卒得孫三郎賜名,自然讓這兩位相當憋屈。
既如此,在這次不是戰爭卻勝似戰爭的大建設工作裏,三位大將所率的兵馬理所當然的開始了暗中較量。
作為和徐盛一樣,從侍衛中被孫翊提拔起來的丁奉,當然也希望在戰場上如徐盛一般叱吒風雲。特別是現在的徐盛已經因功被提為蕩寇將軍,統鬆茲大營兵馬,儼然成為了江東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下轄直屬三千猛虎兵(廬江補充後的數目)、建威中郎將魏延所部三千左嵬軍、奮威中郎將孫禮所部三千右鋒衛。另外,揚威中郎將徐晃所部三千飛龍騎,因護送蔣幹去荊州,也同時駐防在了鬆茲,歸徐盛指揮。如此,廬江最精銳的部隊幾乎全部掌握在了徐盛手中。
要說丁奉對此不眼紅,那絕對不是真心話。誰不想橫刀立馬,獨鎮一方;誰不想號令三軍,一呼百應。別說丁奉心裏癢癢,陳武甚至比他還要厲害。
陳武和蔣幹可以算是同時加入廬江陣營的。然而,開始時陳武跟隨魯肅左右,算是侍衛統領。後來得到孫翊提拔,封裨將軍領三千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廬江大營留守。同時期的蔣幹則大出風頭,不光與孫翊勤王保駕,還隻身入固陵勸降王朗,現在又帶著孫翊的命令去了荊州交涉,眼看又要建立功勳。
而陳武好不容易等到孫策去宣城報仇,帶上了自己這支兵馬,結果卻是當後衛部隊押運糧草。終於抵達宣城想要開打了,又得到了鬆茲大戰的消息,孫策便要派他這個鬆茲本地人過去增援;可當陳武剛率兵走到澧縣,卻得到了孫策轉來的孫翊的建議,不讓孫策分兵。陳武無奈,隻能又回返宜城前線。等到了宜城可巧趕上了總攻,陳武正要帶手下登城建功,卻不料傳來了孫翊重傷的消息,孫策又急派陳武護送華佗回廬江救人。一來二去,陳武所部有了一個“跑跑軍”的名頭,而陳武自己,也無可奈何的成為了“跑跑將軍”。
根據《三國誌》中的記載,陳武可是“所向無前”的人物,現在居然成了“跑跑將軍”,試問他怎麼能受得了?因此,這回陳武就自告奮勇作為前鋒部隊先期抵達了汝南,幫助李通等攜民回返。
而且,作為孫翊主政廬江後提拔起來的將才,陳武對於黃忠初降就居於高位也有些不滿。特別是黃忠所部還被孫翊直接賜名“飛羽軍”,就更讓陳武無法接受了。
可人家黃忠卻對於這些不怎麼感興趣,他關心的是自己的兒子能否治好,至於其他就無所謂了。不過,雖然如此,但武人的驕傲讓他對於統兵之事非常看重。可以說,黃忠就是一名職業軍人,身在其位當然就要謀其政。所以,黃忠絕對不允許自己的部隊比別人的差,特別是不能比這些年輕後生差。
三名將軍開始較勁,下麵的軍兵自然也不能落後。即便是砍樹,也要比著誰砍的多,砍的大;蓋屋也要看誰蓋的好、蓋得快。再加上數萬汝南百姓的自發幫助,特別是聽聞了孫翊所規定的製度後,士卒與老百姓緊密的團結在了一起,幹出了被後世史學界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也弄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情。
軍民都在忙活,咱們的孫三公子當然也不能落後。雖然長途跋涉,讓他的身體非常疲乏。但為了在眾人麵前樹立起自己光輝偉大的形象,孫翊還是拖著受傷的身軀在巡視和安慰那些流民百姓。六安縣衙被臨時改造成了醫館,張機帶著諸葛均為百姓免費診治,並且把大軍所攜帶的藥物都拿了出來,幫助這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孫翊則在玉瑤的陪同下,與那些父母出去幫助建屋的孩子們嬉戲玩耍。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孫翊坐著看,玉瑤帶著玩。
即使這麼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被那些質樸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的頌揚開來。他們在幹活,而當世神童,廬江實際掌控者江東孫三郎,在給他們看孩子。而且聽說,還是和極有可能成為孫翊媳婦的汝南大營主將徐庶的妹妹徐玉瑤一起。如此這般,令這些百姓莫不感激莫名,一個個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奮力的工作著。
而孫翊,也無形當中樹立起了平易近人,愛民如子的光輝形象。
正在孫翊樂嗬嗬的時候,許褚帶著帶著兩名兵卒回來了,孫翊皺了皺眉,因為他看到那兩名兵卒都有些狼狽。
等到許褚把情況一說,孫翊都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怒了。
原來,這兩名士兵,分別屬於丁奉和陳武的部隊,而且這兩人還是什長。他們在砍樹的時候,都看到了一棵大的,雙方為了爭奪所有權大打出手,正巧被許褚看到了。許褚以為他們是私下鬥毆,便上前製止。結果聽完了雙方的言語後,自己也不知該如何處置了,因為他們誰都不願意放棄那棵大樹。無奈之下,許褚隻好帶著兩個什長來找孫翊,讓他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