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孫翊醒來後的十餘天,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絕對是他穿越來此後最悠閑的一段時間。
身邊有秀色可餐的玉瑤無微不至的照顧,各項事務由一幹大才盡心竭力的擔當,孫翊幾乎都覺得自己幹脆做個紈絝子弟算了。
不過,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異的,讓孫翊操心的事情可不少,因為吳夫人,也就是他此生的老媽,聽聞孫權的死訊而悲傷過度,一病不起。孫策得報後,直接往建鄴返回。這麼一來,如何處理廬江叛亂大族遺留的事情就得由孫翊傷腦筋了。孫翊也有辦法,直接讓賈詡和董昭放手處理,自己則不聞不問。賈詡和董昭更黑,倆老頭非常有前瞻性的發明了後世的“議罪銀”製度,用錢或糧食、土地等等一係列有價值的東西來換取性命。雖然這些大族表麵上的那些財產都已經被查抄了,但是孫翊很明白,那些所謂的灰色收入是很難挖出來的。既然如此,他當然非常樂意看到,賈詡和董昭使用這個辦法來徹底的從根上斷絕這些大族的希望。至於那些頑固不化的,辦法更簡單,十歲以上男丁全殺,這是因為孫翊初來廬江是十歲,所以照此辦理了。十歲以下者與女眷皆為奴,財產全部充公。而交了議罪銀的,則全部發往江南之地為庶民,離開廬江。他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諒也掀不起多大風浪了。倒黴的是那些所謂的遊俠賊寇,賈詡和董昭直接大筆一揮,斬立決!以至於連續十天,舒縣城外的亂葬崗上堆積的無頭屍體以萬計。賈詡又讓魯肅派人直接把這些屍體全部火化,隨便找地方就埋了。
這次的事件,極大的震懾了孫策統領下的揚州各地,使得一些蠢蠢欲動的分子著實安穩了不少。而孫翊,也通過這件事情,向所有人表明了態度,廬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染指的。雖然這些事情都是賈詡和董昭派人幹的,但不管是誰都覺得孫翊才是主謀。於是,他也得到了另外一個綽號,“閻王孫三郎”。不過,孫翊倒是挺高興,因為這樣就把矛頭指向了自己,那大哥孫策也就不會擔什麼責任,刺客暗殺他的概率也就大幅降低了。
但是還有件事情要孫翊操心,那就是鬆茲大戰俘虜的兩萬五千多人,每天的糧食供應就是一筆很大的數字。外帶黃忠、蒯良、蔡和等,可如今這三位荊州高級官員還被關押著呢。
孫翊的小腦袋瓜又不老實了。
很明顯,黃忠同誌是絕對不可能放回去的,而且孫翊對於勸降黃忠非常有信心。至於蒯良、蔡和兩位,孫翊沒什麼興趣,不過卻有些其他的妙用。
孫翊召集了一幹重臣前來商議,看如何能從荊州那裏再弄點好處過來,反正劉表富得流油,孫翊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賈詡老頭聽完孫翊的意思,緩聲道,“三郎是不是又想以俘虜交換糧草啊?”
孫翊賊兮兮的笑了笑,卻不料扯動了傷口,又咬著牙道,“呃~,賈公深知我心,不過此番我還想要人!”
“人?”廳中諸位都有些迷糊。
孫翊神秘的道,“仲業將軍(文聘)曾言,那黃漢升乃荊州第一大將,此人我是絕對不會放虎歸山的。聽聞黃忠之子黃敘,身子不爽。而我廬江卻有兩大神醫在此,吾欲以黃敘之命逼迫黃忠就範。”
此時蘇飛沉聲道,“末將在江夏時,便聽聞黃漢升乃忠義之士。以其子性命要挾,恐怕會~~”說到這,蘇飛不敢再說了。
“蘇將軍是想說,恐怕會適得其反,被人不齒?”孫翊無所謂的道,“那又如何?我們是堂堂正正在戰場上將其擊敗,如今不光饒其性命,還要為其獨子醫治病患,可謂仁至義盡。況其子還重傷於我,照理當一刀殺之報仇而已。不過,”孫翊話鋒一轉道,“吾愛惜黃忠人才難得,故而網開一麵,欲收其心。今當親自前往說之,定可令其歸降。”
“不可!”董昭老頭製止道,“三郎重傷初愈,如今正在休養之時,如何輕動?”
孫翊還要再說,席間一人卻悠然道,“三郎何小覷人也?想老夫乃招賢館主事之人,勸降黃忠乃本分也。吾當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投便可。”
眾人望去,卻是諸葛玄。孫翊大喜,道,“若由正己公擔當,則此事定成矣。”
諸葛老頭輕鬆的擺了擺手,微微一笑。
孫翊接著道,“如今我欲使人往荊州一趟,直接與劉表協商,看看蒯良和蔡和能值多少錢。”
“暈!”眾人對於孫翊的話都有些無奈,感情這位三公子把人當貨物買賣了。
“何人為使?”孫翊雖然這麼問,但是眼睛卻看向了蔣幹。果然,廳中諸位的眼睛也很有默契的盯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