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關係到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光照、增加單位麵積產量和延長有效結果年限等,要根據園地立地條件、品種特性及砧木種類等條件,進行合理栽植。20年前,較多數株行距栽植密度4×5米或5×6米,這樣的密度畝栽株數少,前期土地利用率低,幼樹期間為擴大枝量,短截多,修剪量大。結果是造成浪費多,整形時間長,花芽形成得少而晚;樹冠大,管理費工,不抗風等不良後果。近20年來栽植密度大部分比20年前大,多采用3×4米,每畝56棵,或3.5×4米,每畝48棵,密度加大後,各種情況優於密度小的,特別是以先鋒、拉賓斯等作為主栽品種時更為明顯,適當地加大密度,能明顯提高前期經濟效益並增強群體的抗風能力。
7.栽植時間與方法
大櫻桃的栽植,分為冬栽和春栽兩種。經科學試驗和廣大果農的實踐,冬栽在11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栽植為宜,此時期栽植的苗木最好選用2年生以上(含2年)的苗木,成活率可以達到96%以上。最好不要選栽1年生的苗木,因為大櫻桃不耐寒,若栽植的苗木樹齡小,則耐寒能力更弱。在冬季多風、幹旱、低溫的天氣下,苗木易失水、“抽幹”,成活率降低。栽植2-3年生的苗木,澆水量不宜太多,每棵澆水20-25千克即可。栽植的深度在30-40厘米,或在苗木原帶土印上方覆土10-15厘米厚,均可。栽植深度過淺,不耐旱、易倒伏;栽植過深,苗木根部呼吸不充分,生長不健旺。
現在多采用春栽。以煙台地區的情況來看,在3月中旬栽植較適宜。栽植過早,由於土地潮濕、空間溫度低、根係吸水和生根能力低等原因,成活率較低;栽植過晚,會使樹冠上部的需水量超過根係的供應量,從而使正在萌發或已經萌發的苗木抽幹,樹皮皺縮,甚至整株死亡。
栽植的方法:大櫻桃芽大且生長突出,易被蹭掉,且蹭掉後不易萌發,造成使用部位光禿,因此在起苗和運輸定殖時要仔細小心。土層較薄、透氣性差的園地,在栽植前應將行距定點挖溝,溝寬1米,深60-80厘米。
栽植時,先將部分表土、底土和有機肥混合均勻,每株使用有機肥30千克左右,填入溝內,邊填邊踏實。在填至離地麵25厘米左右時,將苗木放入溝穴內,使根係舒展,接著填土,填土過程中,隨填土隨搖動苗木,將苗木輕微上提並踏實,使根係與土壤密接。在苗木栽植後立即澆水培土,以後視土壤含水量情況適時澆水,每株施200克左右的標準速效氮肥,從5月上旬開始,每隔20天噴一次0.4%的尿素,共噴3-4次,以加速大櫻桃幼樹期的快速生長,促使枝條充實健壯。
大櫻桃的輔助授粉:大櫻桃花期,在氣溫比較正常,授粉樹比例比較充足,地下和空間濕度比較適宜,以及肥水條件和風力等正常的情況下,其授粉受精大多都能滿足所需的座果率和產量。但也有些園片,因授粉樹比例少等原因,全靠自然條件授粉,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授粉效果和產量,這樣便需要輔助授粉。輔助授粉主要采取下列方法:
(1)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主要是授那些授粉樹數量少和花量少的樹,具體做法是:將剛開的花采下,然後用竹片等將花粉輕輕擦在幹淨的白紙上,將花粉放置在22-25°左右的陰涼處,晾16-20小時便可用橡皮、毛筆等點授花的雌蕊柱頭(毛筆要使用沒用過墨汁的新筆)。花量大,人工點授來不及時,可用木板套一柔軟沙布袋或雞毛撣,在授粉樹品種與主栽品種之間交替擦花進行授粉,在使用這些工具時,用力要輕柔和均勻擦花,否則易損傷部分的柱頭,影響授粉效果。人工授粉的時間掌握在:上午8-11時,下午2-5時。如授的過早,或過晚,花粉等比較濕潤,使花粉不易散開,若中午時分授粉,柱頭較幹燥,花粉不易沾粘上,並因氣溫較高等影響授粉效果。經過人工授粉可提高座果率30%以上。
(2)用蜜蜂和壁蜂授粉
采用放蜂授粉,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方法,一般2畝左右有一箱蜜蜂便可,壁蜂每畝300隻左右。蜜蜂出箱授粉的時間順其自然,大部分蜜蜂在空間溫度達到15℃時便開始出箱工作。用放蜂授粉可提高座果率20%左右。
(3)花期噴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
在盛花期前後,每隔10天噴一次0.3%尿素或6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共噴二次便可,此法可提高座果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