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冠心病患者應如何進行運動?(2 / 3)

(4)控製體重:肥胖者要設法減肥,減少食物總熱能的攝入;不宜飽食,並通過體力活動、鍛煉來減輕體重,務必達到較理想水平;禁止吸煙飲酒;保持大便通暢。

(5)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注意有無高血壓病、糖尿病等。這些病都是和冠心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的,—旦發現就應和醫生及時聯係,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以控製其進展。

(6)其他:避免在日常生活中過快或突然用力的動作,如追趕公共汽車,也不可在大風中或在雪地上快步及長時間行走。在任何情況下有心絞痛發作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安靜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什麼?

飲食治療對於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是有一定幫助的。水果、蔬菜對於許多疾病都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中肯定也少不了它們。因為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其中可溶性纖維素具有降血脂和保護血管的作用,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並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管壁,獼猴桃、柑橘、檸檬和紫皮茄子裏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並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生。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中還應多吃含鎂、鉻、鋅、鈣、硒、碘元素的食品。其中,含鎂豐富的食品如小米、玉米、豆類及豆製品、枸杞、桂圓等,可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防止血小板凝聚;微量鉻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降低膽固醇,含鉻豐富的食品有酵母、牛肉、全穀類、幹酪、紅糖等;含鋅較多的食品如肉、牡蠣、蛋、奶類等,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可預防高血壓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症,這類食物有奶類、豆製品、蝦皮等;含硒較多的食物如牡蠣、鮮貝、海蝦等,能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漿黏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碘能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著,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自然有益。此外,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中還應多吃一些保護性食品,如洋蔥、大蒜、苜蓿、木耳、香菇等。因大蒜和洋蔥含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成分——精油,可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適量飲茶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方案中是經常出現的。因茶葉具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有效地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咖啡因和茶堿可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多吃魚類,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食油。

為什麼冠心病患者要定時吃早餐?

人體經過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經過一晚上的消化,睡前所進食物已經消耗殆盡,這時體內的血糖指數較低,需要通過吃早餐來補充能量,否則體內葡萄糖的缺失會導致腦細胞活力不足,人就會出現身體疲倦、精力難以集中、反應遲鈍和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因此吃早餐是日常養生中最關鍵的一餐,也是冠心病患者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冠心病患者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有很多。第一,不吃早餐體內膽固醇增高。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者膽固醇高33%。人體對熱量的需求是有標準的,不吃早餐,勢必加大中、晚餐的進食量,造成動脈硬化且更易導致肥胖。而晚餐後一般運動量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積累而導致肥胖。另外,長期不吃早餐還會使膽固醇、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硬化。第二,不吃早餐容易便秘。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腸反射現象,有利身體排毒;反之若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就可能造成胃腸反射功能失調,產生便秘對冠心病是不利的。第三,更易造成肥胖。不吃早餐會導致體內儲存脂肪方式的改變。人體一旦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吃早餐不利於脂肪的消耗。

冠心病患者如何適量飲水?

由於夜間皮膚排泄、口鼻呼吸及排尿等原因,人體流失部分水分,夜間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減慢,易形成血栓導致冠心病的發作。老年人可在睡前半小時和晨起後適當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冠心病發作。但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適合睡前飲水。對於已患有心肌梗死、冠心病合並高血壓或糖尿病伴有心室肥厚或擴大者,睡前大量飲水可能導致心力衰竭夜間發作,表現為睡覺被憋醒,被迫端坐呼吸。嚴重者會有大汗、呼吸困難、咯粉紅色泡沫痰等症狀,需緊急送醫院搶救。

冠心病患者可以飲酒嗎?

少量飲點酒,有提神活血之功。但過量飲酒,尤其在心情不佳時則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發作,對冠心病患者尤其如此。這是因為大量飲酒可以增加心髒和肝髒負擔。大量酒精能直接損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過量的酒精亦可抑製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髒合成前β脂蛋白,血中β脂蛋白(主要含膽固醇)消失減慢,甘油三酯上升,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繼發冠心病。研究表明,每日飲紅葡萄酒50~100毫升,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輕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適量飲白葡萄酒,米酒、紹興酒也可以,但效果稍差。冠心病患者每日飲用啤酒不宜超過300毫升或白酒不超過25毫升,即適量飲酒每日不超過15毫升酒精量,絕對不可酗酒。冠心病患者大量飲酒,能使血液中脂肪類物質增加,會誘發和加重心髒病;又可使血壓升高,發生高血壓病。而且長期大量飲酒,還會發生全身營養不良及肝硬化病。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常有神經衰弱,智力遲鈍,視物模糊,工作能力下降等。商場裏銷售的白酒含酒精量一般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5%,長期飲用對身體是有害的。

冠心病患者為何要保持大便通暢?

冠心病患者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這對預防冠心病發作有一定的作用,因為排便過於用力會使腹內壓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髒負荷加重,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所以平時應有意識地多吃一些富含纖維(尤其是粗纖維)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一旦發生便秘,切不可強行排便,而應該通過飲食或者藥物來改善。預防大便秘結可以從以下方麵著手:

(1)應該從飲食方麵調理,患者應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纖維素可以刺激腸蠕動,從而改變便秘症狀。患者還應多飲水,每日攝入量應在2000毫升,或喝蜂蜜水,以潤滑腸道。

(2)適當做一些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正常排泄。

(3)患者還應該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排便環境安靜,不受幹擾,每日定時排便。

如果用以上方法無效,可采用藥物治療,如開塞露。便秘嚴重的,可用溫肥皂水灌腸。中藥治療便秘易於被人們接受,比如用番瀉葉泡茶,或口服麻仁潤腸丸等。用藥物治療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冠心病患者為何不宜喝咖啡?

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可刺激血脂及血糖增高。1杯咖啡中約含咖啡因100~150毫克。長期習慣於喝咖啡者,如每日喝2杯以上,其血膽固醇水平及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喝咖啡或每日喝1杯以下者明顯增高。另外,喝咖啡可使體重增加。即使飲用量很小,也可引起血膽固醇成比例失調。因而主張高膽固醇血症者最好停喝咖啡。即使是血膽固醇水平正常的健康人,也盡可能地將咖啡攝入量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