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瘀血阻竅證主要症狀為眩暈,多伴頭痛,部位固定,可有失眠、精神差、耳鳴、耳聾,舌暗有瘀斑,首選通竅活血湯加減,成藥有血府逐瘀口服液、複方丹參片等可選擇。當然具體證型的辨證論治比較複雜,還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高血壓難以控製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認為高血壓難以控製可能與睡眠差、肥胖、高鹽飲食、脾氣急躁、酗酒吸煙、工作生活壓力大、年齡增長和家庭遺傳有關。因此我們不妨從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平衡心理等方麵慢慢調整。
(1)攝入食鹽過多與血壓升高有關。因此在生活中應減少鹽的攝入,少吃各種鹹菜和醃製食品。在男性血鉀中,鉀每降低1毫摩/升時,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升高4毫米汞柱/升和2毫米汞柱/升,1毫摩/升鉀的降壓作用為1毫摩/升鈉的升壓作用的3倍,鉀與血壓呈負相關,所以在無明顯高鉀血症的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食入香蕉、橘子、豆製品和冬菇等含鉀較高的食物。同時要粗糧細糧、肉類蔬菜搭配食用,做到飲食平衡,減少脂肪含量高的肉類食品,同時選擇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的魚類及家禽類的食用。在一日三餐中要做到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
(2)運動可使體重下降,血壓下降,有利於血液中膽固醇等物質的清除。運動強度要適合自己,不可運動量太大,以感到渾身舒適但不勞累為標準。其中,散步和打太極拳是各期高血壓患者都適合的運動方式。
(3)長期吸煙、大量飲酒可使動脈壁變厚並逐漸硬化,使血壓升高,故吸煙喝酒的患者應限製煙酒,若無法戒除,至少應做到少吸煙,限製飲酒。
(4)高血壓多發生在工作壓力大,同時又缺少體力活動的人們身上。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注意調暢情誌對高血壓的防治很重要。
(5)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引起鈉瀦留,增加對加壓素的血管收縮反應,幹擾血壓的控製。此外,口服避孕藥、糖皮質激素及含麻黃、甘草的中藥製劑都會對血壓調控產生不利影響。
(6)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壓。這類患者平時血壓不高,但在就診時血壓明顯增高,可做動態血壓監測。
(7)注意是否存在繼發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常見的繼發性原因,嗜鉻細胞瘤和腎上腺皮質增生對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故采用積極措施根治原發病可取得完全治愈或較易控製血壓的治療目的。
什麼是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感染性心肌炎多由病原微生物及毒素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可由藥物、放射線照射、代謝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等引起。實際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感染性心肌炎中的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表現為疲乏、發熱、胸悶、心慌、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是否出現以上不適症狀就應考慮病毒性心肌炎呢?診斷還應注意哪些方麵呢?在出現以上不適症狀時還應考慮近期是否有咽喉痛、流涕、腹瀉、惡心、嘔吐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史,而胸悶、乏力、心慌等症狀多在病毒感染3周內出現。若有上述表現就應到心血管專科醫生處就診,醫生結合體格檢查、心電圖、心肌酶學檢查、心內膜心肌活檢等病原學檢查方可作出心肌炎的診斷。在確診心肌炎後,應注意臥床休息,休息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病情緩急由醫生確定。待症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恢複正常後再逐漸增加活動量。飲食方麵以易消化及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為主,如綠色蔬菜、魚肉、豆製品等。藥物治療則以改善心肌代謝及抗病毒藥物為主,對症給予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等藥物。
心肌炎患者應如何保養?
心肌炎患者由於自身器官機能異常,抵抗力低下,易因起居不慎等因素造成感染,進而加重病情。因此,患者自身的合理保養,是使本病得到有效遏製病情進展和惡化的重要措施,那麼,心肌炎患者如何進行正確保養呢?應從以下方麵著手:
1.選擇合適的生活環境心肌炎患者往往有心律失常,選擇合適的生活環境很重要,宜安靜無噪聲,避免驚嚇。防寒保暖,注意天氣及季節交換時病情反複。
2.飲食合理《黃帝內經》雲:“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食宜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可選用蓮子、大棗、山藥、桂圓、甲魚等。需少食多餐,不宜進食過飽,尤其是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負擔。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之品,多吃新鮮蔬果。避免油膩刺激性食品,特別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心肌炎患者盡量保持大便通暢,多進食粗纖維之品。
3.情緒調理“大疾治療,必當安神定誌。”得了心肌炎,情緒必受影響,如果病情反複,情緒更易波動。患者要了解本病的一些特點,了解其發生、發展、預後。了解病情對減少恐懼和由此引起的焦慮有很大的好處。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配合治療,采取有效措施以盡快恢複健康。
4.運動適度病情早期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注意休息,不要加重心髒負擔。可選用手操、靜坐等運動,進行腹式呼吸鍛煉。在體力逐漸恢複前,營養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參與散步、打太極拳等輕微運動,切忌大運動量。
5.適時就診院外治療的患者,應定期到醫院複查,如有胸悶、氣短、乏力等不適,請及時就診;若在家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憋氣、不能平躺、大汗等,應迅速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什麼是擴張型心肌病?
心髒有四個腔,分別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擴張型心肌病是一側或雙側心腔擴大並伴有心肌肥厚、心肌收縮期泵血功能障礙,產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種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緩慢,最初檢查時發現心髒增大,可無明顯不適感。經過一段時間後,有時可達10年以上,逐步出現胸悶、氣喘等心力衰竭的症狀表現。藥物治療主要是改善心髒功能,延緩心髒增大。具體治療藥物與其他疾病所致心力衰竭相似,而預後方麵因病因不同存在差異。生活上應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誘發加重因素,應保持良好心境,避免勞累,清淡飲食,戒絕煙酒,定期到醫院複查。本病診斷應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心髒結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