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心髒每分鍾跳動60~100次,不間斷地維持人體的血液供應,心髒之所以會不停地跳動是因為心髒本身擁有能發出和傳導電信號的組織,這些組織發出的電信號作用於心肌就會引起心肌收縮,產生心髒跳動,就像我們身上的肌肉受到電刺激會收縮一樣。正常心髒跳動的信號(亦稱激動)起源於竇房結(為正常起搏點,位於心髒的右上方),經結間束、房室交界組織、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纖維和心室肌,自右上方到左下方使心房和心室按順序收縮跳動,形成了正常的心髒跳動節律(竇性心律)和頻率,即心律和心率。
竇房結的激動,不僅能以一定的頻率規則地按上述順序傳導,而且激動在各個部位傳導的時間都有一定的限度。若竇房結的激動不能按正常頻率規律地發生,或激動的起源不在竇房結,而是在竇房結以外的其他傳導組織所形成的“異位起搏點”,或是激動的頻率、節律不正常,或其傳導不依正常順序進行,使心髒活動的頻率和節律發生紊亂,稱為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起源的部位可分為竇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結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按心率的快慢可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按傳導阻滯發生的部位可分為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和室內傳導阻滯等。
心律失常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嗎?
心律失常不全是由冠心病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往往是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其他心髒病如心力衰竭、瓣膜性心髒病、心包積液、病毒性心肌炎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外疾病如外科手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既有相同表現,也有不同之處。可以通過原發病加以鑒別,所以不能認為心律失常都是由冠心病引起的。
竇性心律失常有哪些?
1.竇性心動過速竇房結自律除極的頻率增加,超過正常竇性心律的上限,即成人超過100次/分,兒童則高於相應年齡的正常範圍,即稱為竇性心動過速。
2.竇性心動過緩當竇性心律頻率低於60次/分時,稱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常伴有竇性心律不齊。
3.竇性停搏竇房結在一個或多個心動周期中不能產生衝動,以致未能激動心房或整個心髒時,稱為竇性停搏。
4.竇性心律不齊指竇房結不規則地發出激動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節律改變,稱為竇性心律不齊。
5.竇房傳導阻滯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能通過竇房結與心房肌組織的連接區,稱為竇房傳導阻滯。
如何治療竇性心律失常?
治療應針對病因,無症狀者可定期隨訪,密切觀察病情。心率緩慢顯著或伴自覺症狀者可試用阿托品、舒喘靈。對於同時有竇房結和房室結病變、慢-快綜合征以及有明顯腦部血液供應不足症狀如近乎昏厥或昏厥的患者宜安裝按需型人工心髒起搏器。合並快速心律失常的,安裝起搏器後再加用藥物控製快速心律失常發作。病竇綜合征患者禁用減慢心率的藥物。對竇性心動過速,首先觀察是心外因素還是心髒本身所致,如發熱、勞累、情緒激動、喝濃茶、喝咖啡、飲酒等引起者,祛除這些因素,心率可恢複正常。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缺氧、貧血等因素誘發者,可給予積極的治療措施。由各種心髒病本身所致者,要積極治療疾病本身,如通過祛除病因和誘因,患者症狀仍較明顯,可給予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對伴有心力衰竭者,應給予洋地黃製劑或合用β受體阻滯劑。
什麼是室上性心動過速?
傳統意義上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僅僅指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及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它是因心跳突然急劇加快所引起的一係列臨床表現,簡稱室上速。常見於沒有器質性心髒病的人,年輕人多於老年人,女性稍多於男性。患者感覺心髒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來似的,很難受。發作時心率每分鍾150~250次,持續數秒、數分鍾或數小時、數日。有時當患者趕到醫院,醫生還未來得及對其檢查,其室上性心動過速已終止發作。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現,但如果有冠心病或其他心髒病史,就可能出現頭暈、乏力、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心電圖檢查有心肌缺血改變。多數情況下,房室旁道的存在,或房室結功能上的傳導性和不應性的差異是其發生的基礎。
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物理治療指采用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終止發作,適用於無器質性心髒病,無明顯心力衰竭者。可刺激咽部,以壓舌板或手指刺激咽部使之產生惡心、嘔吐或深吸氣後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