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吸煙、飲酒對血脂有影響嗎?(1 / 2)

嗜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煙者的2~6倍,且與每日吸煙支數成正比。其原因之一與嗜煙者(每日超過20支)血清中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關。適量飲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大量飲酒不一定都會引起明顯的高脂血症,但大多數長期飲酒者都有高脂血症。因飲酒量增多,極易造成熱能過剩而導致肥胖,同時酒精在體內可轉變為乙酸,乙酸使得遊離脂肪酸的氧化減慢。有的人適應能力很強,極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增多時,甘油三酯清除也增快,因此,持續飲酒數周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可恢複正常。

重度甘油三酯血症有哪些危害?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主要危害是誘發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這與血漿中乳糜微粒濃度有直接的關係,推測是由於乳糜微粒栓子急性阻塞了胰腺微血管的血流所致。該假說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其他係統也偶可出現功能異常,如可伴有短暫性大腦功能紊亂,表現為肢體感覺、運動異常,腸道功能紊亂表現為腹痛和腹瀉。若使血漿中乳糜微粒濃度降低,則可緩解這些異常。輕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常無特別的症狀和體征。若血漿甘油三酯濃度達11.3毫摩/升(1000毫克/分升)或更高時,常可發現脾髒腫大,伴有巨噬細胞和肝細胞中脂肪堆積。在軀幹和四肢近端的皮膚可出現疹狀黃色瘤,也可見於四肢遠端。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與冠心病的關係尚不十分明確。

血脂異常為什麼會誘發冠心病?

冠心病是以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為主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出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冠狀動脈狹窄呢?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和老齡化等多種因素外,血脂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我們知道,嬰幼兒的血管內壁很光滑,血流通過時暢通無阻。當我們飲食不當或自身缺少清除血脂的物質時,血脂就會在血液中蓄積,並附著於血管壁上,逐漸沉積,好像更換舊水管時見到的垢性物質。當這種積垢逐漸增大影響到冠狀動脈內徑的70%以上時,就影響到它對心肌的血液、氧氣等能量物質的供應,進而出現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嚴重的冠狀動脈病變。

怎樣防治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指血液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為特征的病變。分為原發性高脂血症、繼發性高脂血症。二者在防治措施上有所區別:原發性高脂血症誘發因素為攝入脂質過多和清除血脂的物質不足所致,而繼發性高脂血症除上述因素外,又和繼發病變有關,所以後者的治療在調脂的同時應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總之,防治高脂血症要注意以下事項:

1.調整飲食結構少食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食物中的膽固醇主要來源於蛋黃、動物內髒、魚子、魷魚和墨魚等。飽和脂肪酸主要見於肥肉、動物油脂、奶油蛋糕和棕櫚油等。此外,植物油也不宜食入過多。多食含膽固醇低的食物如豆類、燕麥、大米等雜糧,以及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黃瓜等。

2.改善生活方式長期靜坐、吸煙、酗酒、精神緊張等都能引起血脂異常,所以通過勞動、戒煙、限酒和調整情緒有助於血脂調控。

3.避免服用某些藥物雌激素不管是用於激素替代治療還是作為口服避孕藥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糖皮質激素也可增加血漿甘油三酯濃度,故要盡可能避免應用。

4.藥物降脂對冠心病、糖尿病等同時合並有血脂較高者,在采取上述措施外,還需藥物調脂,西藥降膽固醇藥首選他汀類,降低甘油三酯以貝特類為佳。另外,中藥何首烏、山楂、澤瀉、決明子、女貞子等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且毒副作用較小。

高脂血症患者應怎樣用藥?

很多人一直在盲目吃魚油、卵磷脂等補益藥,覺得會有很大的效果,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降脂的藥物分為多種,不同的高脂血症用不同的藥物,大家要清楚這一點,任何一種藥都不是萬能的。現在我們根據臨床上以及國際上大家公認的治療高脂血症的實際效果,將藥物分為如下幾類:一是他汀類,主要針對高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二是降甘油三酯的貝特類,常用的如吉非貝齊、非諾貝特,主要降甘油三酯。三是煙酸,該藥物對降低甘油三酯效果還不錯,也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

對於冠心病及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現在提倡盡早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降脂藥,主要適應證為高膽固醇血症,對輕、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療效。此外,這類藥物還具有穩定內皮細胞、抗炎、抗血栓和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有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他汀類藥物有使轉氨酶及肌酶升高等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