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降脂藥要在晚上服用?
(1)膽固醇合成酶在晚上8~9點活性最高,因此,抑製膽固醇合成酶在晚上的活性具有較好的降低膽固醇效果,他汀類藥物是膽固醇合成酶抑製劑,晚上服用可以較好抑製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為臨床廣泛應用的血脂調節劑。
(2)膽固醇合成有晝夜節律性,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促進膽固醇合成酶合成膽固醇,其活性在夜間最為旺盛、活性最強,故對於調血脂藥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頓服效果最佳!
口服降脂藥期間應注意什麼?
長期服用降脂藥物能防止心肌梗死發生,降低突然死亡的危險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壽命。長期服用降脂藥物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降脂的療效,即藥物的使用是否達到了降脂目的。
(2)藥物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嚴重副作用。
(3)降脂藥物之間以及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的問題。
在服用降脂藥物後的4~6周,應複查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以了解降脂藥物的療效。同時,醫生主要根據血脂水平的變化情況,調整降脂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若經治療後血脂已降至目標值,說明降脂藥物有效,但這並不是停藥指標,應該繼續按原劑量服用此藥,以鞏固療效,若不是血脂已降到很低,一般不要減少藥物劑量。
服用降脂藥物通常會發生哪些不良反應呢?
一般來說,少數患者可能有輕度的腹部不適、惡心、厭食、嘔吐和便秘等症狀,還有可能出現肝功能轉氨酶的升高。如果副作用嚴重以致患者不能夠耐受時,也可以停藥或換用其他的降脂藥物。降脂藥物(主要是指他汀類和貝特類)的嚴重副作用是引起肌病,患者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肌痛和肌無力的症狀後應及時看專科醫生,抽血檢測肌酸激酶等。
什麼是心肌橋?
心肌橋是一種先天性血管畸形,並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狀動脈及其分支通常行走於心髒表麵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麵,當一段冠狀動脈被心肌所包繞,該段心肌稱為心肌橋,該段冠狀動脈稱為壁冠狀動脈。心肌橋可能與冠心病的發病局部因素有關,也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多在中年以後才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
心肌橋與年齡、性別有關:心肌橋自出生後即開始存在,其發展與鄰近動脈生長密切相關。心肌橋出現率男性略高於女性,但也有人認為無明顯性別差異。心肌橋最常出現在左前降支,多位於該支血管的近、中段,心肌橋可單個出現,也可多個出現,多個出現的肌橋可位於同一血管或不同冠狀動脈或它們的分支。亦有發現心肌橋位於右冠狀動脈的病例。
心肌橋的症狀:表淺型因心肌橋薄而短,對冠狀動脈血流影響較小,多數可無心肌缺血心絞痛症狀。縱深型因心肌橋厚而長對冠狀動脈血流影響大,出現心絞痛症狀或心前區壓榨樣疼痛,胸悶、汗出、惡心嘔吐等心肌梗死的臨床症狀及相應的心電圖改變,心肌橋合並快速型心律失常時更易出現心肌缺血。
心肌橋的診斷除了臨床症狀及相應心電圖改變外,仍然有賴於冠狀動脈造影及冠狀動脈內多普勒和超聲波檢查。
應如何治療心肌橋?
對有症狀的心肌橋及心肌橋處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者可采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收縮期壁冠狀動脈受壓引起的心絞痛對β受體阻滯藥和鈣通道阻滯抗藥,如維拉帕米(異搏定)和地爾硫可能有效。
2.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難以控製者應行手術治療。
(1)心肌橋切除術:適用於表淺型,在常溫全麻下找到心肌橋予以切除,可徹底解除對冠狀動脈的壓迫,恢複其遠端血流。單純型心肌橋切除術者往往很少與冠狀動脈搭橋術同時進行。
(2)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適用於縱深型或合並動脈硬化性狹窄者。可在常溫全麻、常溫體外循環或低溫體外循環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移植材料可用自體大隱靜脈或乳內動脈。
由於心肌橋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解剖畸形,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平時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鍛煉身體,安靜時心率維持在55~60次/分,運動時不超過110次/分。且應注意預防冠心病的各種危險因素,防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