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術後為什麼不能長期臥床?(1 / 3)

對於有嚴重疾病和損傷的患者,臥床是保證度過傷病危險期的必要措施。但是,臨床調查顯示,長期臥床或製動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礙,加重殘疾,有時其後果較原發病和外傷的影響更嚴重,甚至會累及多係統的功能。冠狀動脈介入術是微創手術,穿刺部位僅有2~3毫米手術切口,患者術後無需長期臥床。長期臥床主要危害有以下幾種:①患者由於長期臥床,各器官功能均較弱,因此,即使從事輕微的體力活動也可能導致心動過速,進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動脈血流速度降低、下肢血流阻力增加,使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增加,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②臥床數周後,患者全身肌力減退,呼吸肌肌力也下降,肺活量明顯下降,側臥位時下部支氣管壁附著的分泌物較上部為多,而由於咳嗽無力和臥床不便咳嗽,分泌物沉積於下部支氣管,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③長期臥床可減少胃液分泌,食欲下降,同時胃腸蠕動減弱,食物殘渣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吸收過多而變得幹燥,引起排便困難,易造成便秘。

冠狀動脈置入術後的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活動,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極拳,這樣能增加心肺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於降低血壓、降低血脂。

什麼是冠狀動脈搭橋術?

外科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的方法,即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亦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是治療中晚期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從患者自己身上取下來一段血管,一端縫合在冠狀動脈狹窄的遠端,另一端縫合在主動脈上。血液從主動脈通過所搭的橋血管到阻塞的冠狀動脈遠端,使缺血的心肌重新建立起良好的血液供應。所用的血管是自身的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橈動脈、腹壁下動脈等。從雙下肢取靜脈通常不會產生任何後遺症,因為所取靜脈的功能可以被其他靜脈所代替。醫生會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的特點來決定采用哪一部位血管作搭橋用。傳統的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髒停止跳動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需要3~4小時。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不用體外循環,而在心髒跳動的情況下進行微創搭橋術,手術對患者的損傷明顯減輕,術後恢複更快。

哪些冠心病患者適合冠狀動脈搭橋術?

搭橋手術適用於嚴重心絞痛、常規內科治療沒有好轉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左主幹狹窄超過50%或有3支血管嚴重病變的患者;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治療失敗或再狹窄、術中出血的患者大約1/3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做搭橋手術。

該手術適應證:①顯著左主幹病變;②類似左主幹病變的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近端病變;③冠狀動脈有3支血管嚴重病變;④非外科治療手段不能實施或不是最佳選擇。

冠狀動脈搭橋術後應注意什麼?

冠狀動脈搭橋術不是根治性手術!它並不改變冠心病的病因、病理,隻是改變了血流供應遠端血管的途徑,並不能根除動脈粥樣硬化這個病根,所以說,搭橋術後患者的綜合治療和調養是非常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麵需要注意:

1.生活方式①搭橋術後患者生活要有規律;②適量運動,有助於熱量消耗,調節血糖和血脂代謝;③低鹽低脂飲食,預防便秘。

2.控製血壓和血糖積極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使血糖和血脂控製在正常範圍。

3.戒煙限酒煙一定要戒掉,酒也要少喝,可以少量喝一些紅酒。

4.降脂治療現在的研究表明,血脂和冠心病的發病有重要的關係,冠心病患者一種情況是血脂高,還有一種情況是血脂在正常範圍,但血脂的利用障礙引起了血管內膜的脂質沉積,所以搭橋患者一定要將血脂控製在正常偏低水平,最主要的低密度脂蛋白控製在2.07毫摩/升以下。

5.藥物遵醫囑按時足量服用藥物;阿司匹林100毫克/日,終身服用;擴冠藥(如魯南欣康、異樂定等),口服3個月;倍他樂克可降心率,減少心肌耗氧,可長期服用,但對血糖代謝稍有影響;降脂藥,種類很多,可長期口服,需定期複查肝、腎功能及血脂;其他藥物如降糖藥、心肌營養藥等,可根據病情等選擇服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前應如何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在發病後幾個小時內死亡。悲劇的發生除了此病凶險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病初期救治不當,如急於送患者去醫院,搬動、顛簸患者,使病情更為惡化。如果你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現劇烈的心口疼痛,並伴有周身冷汗,首先要想到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首先,盡快撥打120求救,清楚地告知對方患者的地址、聯係方式及症狀。其次,在醫生到來之前不能忙於搬運患者,而應該讓患者就地安臥,不要翻動,不要讓其肢體活動,不要讓患者說話,周圍的人也不要大聲講話。服用自備急救藥物如舌下含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等,有條件者可立即吸入氧氣。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已明顯降低,但就每個人而言,則要根據其梗死麵積大小、就診時間早晚等來決定,因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現場急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