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管閉塞到心肌壞死到死亡,有一個時間差,最佳搶救時機是發病後1小時內,最高時限是不超過12小時,時間越早,效果越好。所以,心絞痛患者要學會自我診斷是否得了急性心肌梗死,為自己贏得最佳的搶救時機。可從以下幾方麵進行判斷:
1.先兆症狀心絞痛發作次數較之前頻繁,疼痛持續時間長,疼痛程度重,輕微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也可出現心絞痛,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常伴有出汗現象,疼痛發作時患者煩躁不安。上述為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但仍有4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狀並不典型。比如以下幾點就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①老年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咳嗽、咯泡沫樣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狀;②精神不振、嗜睡、煩躁、頭暈、惡心、嘔吐或腹瀉等感冒症狀或胃腸道症狀;③無心前區疼痛等不適,而表現為牙痛、胃部不適、左側肩部酸痛等,常被誤診為牙周炎、胃炎、關節炎等而貽誤搶救時機。
2.特殊症狀急性心肌梗死有四大特點:①心前區心絞痛劇烈,難以忍受,常伴有煩躁不安;②心絞痛持續時間超過15分鍾,有的可達半小時或更長;③休息後心絞痛不減輕;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後心絞痛不緩解。
3.檢查結合心電圖和實驗室檢查即可確診。
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危重表現,特別是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率最高,有1/3~1/2的心肌梗死患者發病後來不及送往醫院就死亡。及早發現梗死前兆並予以處理,防止猝死,為患者贏得搶救時機十分重要。其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監護和一般治療①臥床休息1周,保持環境安靜。②吸氧鼻管麵罩吸氧。③對心率、心律、呼吸、血壓等監測5~7日,必要時監測毛細血管壓和靜脈壓。④護理。⑤建立靜脈通道,保持給藥途徑暢通。⑥無禁忌證者即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腸溶阿司匹林150~300毫克,每日1次,連服3日,3日後改為75~150毫克每日1次,長期服用。
2.解除疼痛常用藥物①呱替啶肌內注射或嗎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②輕者可用可待因或罌粟堿。③舌下含服或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壓。④根據患者情況酌情選用β受體阻滯劑和腎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等。
3.再灌注治療在發病3~6小時最多12小時內,使閉塞冠狀動脈再通。
溶栓療法:如無禁忌證應立即(接診患者後30分鍾內)行本法治療。
適應證:①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導聯ST段抬高(胸導聯0.2≥毫伏,肢導聯≥0.1毫伏),或新出現左束支傳導阻滯,起病時間<12小時,患者年齡<75歲。②ST段顯著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年齡>75歲,經慎重權衡利弊仍可考慮。③ST段顯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發病時間已達12~24小時,但如仍有進行性缺血性胸痛,廣泛ST段抬高者也可考慮。
禁忌證:①既往發生過出血性腦卒中,1年內發生過缺血性腦卒中或腦血管事件;②顱內腫瘤;③近期(2~4周)有活動性內髒出血;④未排除主動脈夾層;⑤入院時嚴重且未控製的高血壓(>180/100毫米汞柱)或慢性嚴重高血壓病史;⑥目前正在使用治療劑量的抗凝藥或已知有出血傾向;⑦近期(2~4周)有創傷史,包括頭部外傷、創傷性心肺複蘇或較長時間(>10分鍾)的心肺複蘇;⑧近期(<3周)有外科大手術;⑨近期(<2周)曾有在不能壓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術。
常用的溶栓藥物:尿激酶、鏈激酶、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
4.消除心律失常①室性期前收縮或室性心動過速用利多卡因,情況穩定後,改用美西律,也可選用胺碘酮。②心室顫動時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藥物治療室性心動過速不滿意時及早用同步直流電複律。③緩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靜脈注射。④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宜用臨時人工心髒起搏器。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藥物不能用洋地黃、維拉帕米控製時,用同步直流電複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
5.控製休克①右室梗死,中心靜脈壓升高不一定是補充血容量的禁忌。②應用升壓藥。③應用血管擴張劑如硝普鈉、硝酸甘油等。④糾正酸中毒,保護腎功能,應用糖皮質激素。
6.治療心力衰竭梗死發生後24小時內宜盡量避免使用洋地黃製劑,右心室梗死慎用利尿劑及硝酸酯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