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某一園林內,一翩翩公子翻看著聖報喃喃道:“這麼快就打破了我的記錄,很期待你能成長起來。”說完邪魅一笑。京城裏丞相府一老者也在翻閱著聖報,思索道:“這小子這麼快就嶄露頭角了,怕是會比當年的淩天要厲害的多,得提前動手了。”
通山邊塞,林震也看著聖報,越看越高興,周圍的將軍也湊過來看,“羅恒,你湊那麼近幹什麼,都擋住了我們怎麼看。”一位將軍扯著羅恒的衣服。院長辦公室裏麵趙源看著聖報頻頻點頭。
林曉班級裏早已炸開了鍋,眾人議論紛紛,都對著林曉祝賀,趙誠靠在林曉肩膀上歎氣道:“都上兩次聖報了,我什麼時候也能上一次聖報。”林曉看了趙誠一眼,“你要是能好好努力會有上的那一天,當然你緊跟著大哥我的步伐,必然能成。”
林曉回府路上,周圍認識林府馬車的人對林曉的祝賀聲不絕於耳,林曉隻好在馬車前一邊回禮一邊朝著林府走去。
此時,京城緊急召開朝會,國君楚昭下令召開朝會討論對林曉的封賞。百官議論紛紛,文院院長李禹塵率先開口:“此子必是我楚國乃至人族之希望,應該重賞。”司馬懿一言不發,靜靜站在那,戶部尚書吳狄開口道:“雖然他打破記錄,但是對於國家寸功未立,不應對其獎賞。”禮部侍郎許祥道:“吳尚書此言差矣,林曉這可是為國爭光,鼓舞人心,怎麼不算立功,應該對其獎賞。”
這時,禮部尚書陸羽也出來道:“我覺得此子確實有功,但畢竟年紀尚淺,不可讓其驕縱,我看先把功勞記住待其有功名之時一並再賞。”國君楚昭看著陸羽冷哼一聲:“上次你們也是這麼說,等到他有功名時再賞,有你們這群人在,他未必能等到那個時候。”
司馬懿抬頭看著國君緩緩開口道:“請君上收回此言,不然顯得君臣不合豈不是讓他人看了笑話,而且我們做臣子的都是為君上考慮。我看對其的封賞賜予文名吧,賜其‘楚國第一童生’的稱號,宣揚的他的文名,如何?”
李禹塵看著司馬懿道:“丞相隻是畫餅嗎,一點實際好處也不給嗎?”吏部尚書劉汶瑞站出來道:“給他宣揚了文名,這可是天大的好處。”李禹塵看著這些人對國君道:“不如除賜他稱號外,再賜他一塊國運墨錠和一支藍色文寶筆,正好配聖院賜於文寶硯台。”
國君趕緊點頭道:“如此甚好,諸位可否同意?”司馬懿開口道:“進行內閣表決吧。”吏部,禮部,戶部均反對,兵部棄權,刑部,工部同意。“反對勝,此提案不通過,再議。”司馬懿道。幾位又開始了互相爭論最終各自妥協,宣布賜稱號和國運墨錠一塊,不賜文寶筆。國君讓人擬旨然後蓋上國君大印和內閣大印,送往江寧府。
林曉回到林府思考著這次聖院對他的獎勵,按理論來說我不應該會得這麼多的獎勵,為什麼聖院會給這麼多的好處,難道是因為張聖嗎,林曉隻能把原因歸根於張聖。這次不知道送東西過來是不是還是張聖世家的人,如果是的那我的猜測應該沒錯了。林曉在思考間沉沉睡去。
林曉後續幾日依然紮根在秀才考試的學習中,偶爾去趙源那討論一下。一天,聖院的人來了,果然正是張聖世家的張合,對林曉道:“小友,我們又見麵了,這次還是我給你送東西過來,這是文寶硯台,注入正氣便可使用,等你到秀才應該才可使用,希望我們下次還能再見。”張合說完上飛舟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