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發生了一件更為驚駭的大事。
侯生盧生二人,被人引薦進入鹹陽宮後,以其高超的見(忽)解(悠),為始皇帝所重。始皇帝除了經常麵對麵請教仙道之外,還屢屢表現出求藥之意願。二生在無可奈何之下,向始皇帝提出了許多物質上的要求,並保證一年成丹,可令人舉霞飛升。
至今時間已不足三月,二生心急如焚。恰在此時,始皇帝因身邊有人泄露其言語給丞相李斯,大怒,將當日在場諸人盡數處死。
二人更是惶恐,知曉若是屆時不能拿出仙藥,或者仙藥不具備當初承諾之功效,二人必死無疑。遂相商逃離。
侯盧二生得始皇帝重視,出入禁宮並無阻礙,且輕易而得通行天下之文牒,逃走不難。然而,二生酸腐虛偽,為表示不是自己煉不出仙藥,就在鹹陽城中以重金串連一些不得誌的方士,散布始皇帝虛偽不德、以刑殺為威、貪戀權勢諸語,言其德“未可為求仙藥”。侯盧二生一夜騰達為眾方士所知,被這些方士視為得寵的不二法門,許多人一直留在鹹陽中碰運氣,但長期未能得到好處,早對始皇帝有了怨言,於是受二生重金,在相約時間散布流言。
侯盧二生走後,始皇帝命禦史追係二人。待流言傳開,始皇大怒。
“朕原本用心厚待,未想此二人如此腹黑,誹謗於我。我雖求仙,但徐市費厚而效薄,我何時曾責於爾等?今誹謗於我,示我無德,孰不可忍。”
始皇命禦史將傳出流言的諸生係案而問,經審訊,共有460人與此流言有關,經廷尉再審無誤,始皇帝令將460人皆坑殺於鹹陽。
離軒在案問眾生後,即向始皇帝報告此事,建議隻殺受侯盧二生重金之數人,其餘人等不再追究。始皇不許。
離軒告知扶蘇,扶蘇急諫始皇:“如今天下初定,還需以德取信於民,諸生雖妖言以亂黔首,但畢竟以孔門自居,若全殺了,恐遭天下非議。”
始皇大笑道:“朕之功過德行,何需天下議之。汝不必多言。”
扶蘇道:“陛下三思,若盡殺諸生於鹹陽,豈非為侯盧二生指陛下無德證之?”
這是直指始皇此舉無德了,始皇大怒,拂袖讓扶蘇退下。次日下旨,令扶蘇至西北蒙恬軍中監軍。
離軒為扶蘇送行,見扶蘇憂心忡忡,知曉扶蘇至孝,為自己觸怒始皇而憂,勸慰道:“陛下使公子監軍,雖是遠離朝廷,實是對公子厚愛,並未不滿於公子,勿須憂心。”
扶蘇不解,離軒道:“蒙恬三十萬邊軍,乃大秦精銳之師,尤甚於趙佗六十萬大軍。公子未有從軍之履曆,陛下此舉,乃是令公子掌控大秦精銳,以利於日後……”始皇尚在人世,離軒不便明指,此為大逆不道,是以及時住口。
不過,扶蘇聽懂了其言,知曉始皇並未真正對自己不滿,稍稍心安,一路北上。未料此去兩人竟成永別。
連續兩年間發生的這兩件大事,史上合稱焚書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