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沙丘(1 / 2)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

巨鹿郡,古河水故道,因河水的長期衝積而成的沙丘連綿起伏,形成了奇特的景觀。沙丘宮就建在連綿的沙丘景觀之中。此時的沙丘宮中,氣氛卻有些怪異。

當年十月,剛剛過了年關,始皇帝即率李斯、離軒等人,巡行天下,幼子胡亥甚得始皇喜愛,胡亥求與同遊,始皇同意。這是大秦統一天下以來,始皇帝第五次巡行。始皇帝年僅五十,春秋鼎盛,又兼自幼習武,身體強健,這種巡行原本並無多少問題。要知道左相李斯已七旬高齡,也隨始皇帝巡行天下。然而,此去東海遇巨魚,始皇求仙之心激蕩,到陸上至平原津受寒,又引發哮喘,竟日漸沉重。

其實,始皇帝自天下一統,人生最大目標得以實現,突然鬆弛的神經影響了體內的免疫體係。隨著天下漸定,法令一出,書同文、車同軌,實現了文化上的統一後,更有人間事畢之感。人的精氣神往往同追求的目標有密切聯係,當人生已經沒有了前行的目標,又貴為一國之主,再無挑戰性的目標之時,如秦始皇這樣的雄主,精神的空虛失落在所難免,晚期始皇行為漸趨暴虐,也與此有關。精神的鬆弛,帶來的就是精氣神漸失。始皇一生難遇一病,卻在這一次一病而不起。行至沙丘,再無法支撐前行,巡行隊伍已在沙丘駐紮數月。

沙丘宮內,始皇榻前,隻有趙高及三個親信宦官侍候,其餘人等都被安排到外圍。

始皇躺在榻上,麵無神采,時時昏迷。趙高跪於榻前,心中既是惶恐,又是難過,不住流淚。趙高得始皇寵信,數年來不離始皇左右,對始皇甚是敬畏。且始皇在他必死之時,特赦其罪,得以繼續享有榮華,對始皇的忠誠感激也實發自內心。如今始皇病重,心中委實難過,更兼自己將失去靠山,平素與蒙氏不和,性命是否能保,尚在兩可之間,是以惶恐不安。

“趙高,傳……傳我旨意……”始皇口中發出含糊的聲音。

“陛下,臣在。”趙高含淚答道,宦官將備好的筆皂呈上,趙高持筆在手,用心記錄。

“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歲矣。吾當以今歲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遊天下,欲以變氣易命,不可於歟?今病篤,幾死矣。長子扶蘇,忠厚敬上,事吾至孝,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可托天下。得吾詔後,與兵屬蒙恬,還之鹹陽,與喪會鹹陽而葬。”始皇此時病情雖重,頭腦卻一時清明,斷斷續續地將自己意思表達出來。

趙高又是難過,又複驚懼。始皇遺詔,“與喪會鹹陽而葬”,令扶蘇回鹹陽主持葬禮,則已是明示扶蘇即位。扶蘇與蒙氏素來交好,若蒙氏要對付自己,自己決計難逃。

“趙高……速遣使者,將詔書送予扶蘇,令其速返鹹陽。”始皇吩咐。

趙高含淚應下。回到書房,蓋下璽印,反複觀看詔書內容,心中委實難決。

正在此時,又有宦官前來,淚流不止,報曰:“陛下升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