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之人隻知秦徭役之重,殊不知其中的大部分徭役,是在官府的主持之下,“自己幫自己幹活”,最終受益的也都是普通民眾,至於秦後期特別是二世的行為,屬於大秦的一個悲劇,當一分為二看待分析。
《為吏之道》本為關中官吏識字教材,其中內容關中官員都已耳熟能詳,成為其執政基本理念。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這些識字教材則成為新晉官員的入職教材,將大秦官員執政準則統一推行至各新納入版圖之地。惜乎秦滅之後,這些內容卻令“正統”文人諱莫如深,輕描淡寫帶過,而大秦有效的治吏製度也隨著秦朝的滅亡而大量消失。漢繼秦祚,雖吸收了大量秦國法製和治理成果,但總體而言是大大退步了,回到了貴族治理的時代。
齊地文化昌盛,稷下學宮兼收並蓄各家學說,官員也多博學,自然對《為吏之道》之精髓頗為熟悉。讓他們驚異的不是內容有什麼新論,而是驚異這些在東方六國隻是聖人之言的要求,竟然是大秦官員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
“對離大人今日所講,李大人有何見解?”課後,一眾官員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自然也免不了討論一下。
“將聖人之言作為官員立身之律,雖大善,但恐怕行不通啊!田大人認為呢?”兩人看起來關係親密,說話也沒什麼顧慮。
田大人搖搖頭:“不然。我觀離大人雖溫文儒雅,卻行事果決,不發無的之論。且此番要求顯然已趨成熟,似確為關中一貫之要求。對關中吏治,我向有所聞,似與六國大異。我到是對此頗有期待啊!”
“田兄真舍得從前之尊榮,而就如今之位麼?”李大人奇道,說到敏感處,對田大人的稱呼也變了。
田大人灑然一笑,指著李大人道:“你這老小子,嘲笑我不是?話說回來,我雖頂著個齊王室宗親之名,但論及之前經曆,又何來尊榮一說?齊王室之尊,也不過尊一人罷了!”
說罷,拍了拍李大人肩膀:“如今做縣令,要說尊榮,恐怕是之前王室宗親也比不上的吧!今世之變,恰也是你我真正幹事的機會。如果不是有此大變,你雖然才華橫溢,可有今日之遇?”
李大人想了想多年懷才不遇之苦,默默點頭。
“說不定,聖人之言,真能於今日行之於世……”
類似談話,數日間屢屢上演。離軒講課所透出的信息和引發的震撼,給“學員”帶來的觀念變革極其深入。隨後,離軒及鹹陽外派文員向眾吏講律,官府間爰書的書寫格式、報送程序均有標準規範,各級官吏如何應時抓農耕,如何進行耕牛考評獎懲等一眾律法,令眾官吏更是驚歎“秦官不好當”。
隨後數月,離軒處置了幾個不信邪而繼續與民爭利或者在任而無所作為的貴族官員,讓齊郡眾吏知曉了秦律相關規定決不是做樣子的,而是真正得到了落實。
齊郡漸得大治,繁榮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