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即報國?(1 / 2)

�K�\u001d�1田橫的笑聲,在大堂中回響,將簷下燕巢中的燕子都驚得飛了出來。

“田兄為何發笑?”等田橫笑聲緩下來,離軒明知故問。

“離兄之才,田橫甚為敬佩,然而離兄此說大謬,田橫實不敢苟同。”田橫話語尚客氣,但觀其臉色,顯然有些不滿。

“離軒之言,句句肺腑,何謂大謬?”離軒問道。

田橫目光直視離軒,一個字一個字說道:“若依離兄之言,豈非投降即報國、貪生即為民?若是如此,田單複國即為民賊,屈子沉江則為國奸乎?”

田單算起來是田橫的老祖宗,田齊宗室遠房,在齊被燕樂毅攻下七十餘城,齊王被殺,齊國隻餘莒、即墨兩地之際,力挽狂瀾於“已倒”,外交以反間計逼走樂毅,軍事以火牛陣大破燕軍,一舉收複失地,使齊國光複。

而屈子即屈原,因忠而憤,因忠而悲,沉江汨羅,留《離騷》之韻,傳千古精神,無論敵我,盡皆感佩。

田橫以此二人一心為國,卻受天下景仰之事,反駁離軒勸降一說。

離軒聞言一愣,隨即也仰頭大笑。

孟槁看了一眼離軒,心頭詫異。離軒向來做事出言沉穩,很少失態,作客而長笑,非為客之道。

“離兄又為何發笑?”田橫問道。

離軒收起笑容,悠悠說道:“離軒素知田兄慷慨豪俠,忠誠賢能,自不會將自家性命放在心上。更知兄眼光獨到,視野開闊,是以能見人之未見,識人之未識。沒想到田兄關心則亂,於此事上卻顯得目光短淺了!”

田橫不語,知曉離軒並未說完,側頭看著他等待下文。

“田兄才華橫溢,當知江山有不易之道,形勢無不變之理。周室式微,天下紛爭已數百年之久,數百年來,因國之紛爭,利之所趨,連年兵災不斷,天下人苦於此久矣。當今之天下,大秦以法治國,政平理合,百姓安居樂業。凡入秦地者,皆大受當地黔首稱頌。世易如此,天下一統,政出一門,免國之爭,以法定紛止爭,乃為世人之所願。一言概之,如今已非諸侯爭雄之天下,人人心向一統,如何能與田單、屈子之時相較?”

離軒並未直接回應田橫的話,因為那也是相當不好直接回答的問題,於是侃侃而談,向田橫細陳天下之勢、人心之變。同時,又詳細介紹了目前秦國的治理之策和治理之效,其間還舉了不少自己所經曆或所辦過的案子,以此加深田橫對秦治理之印象。

田橫果然大感興趣,雖然之前他從食客中也得知了秦國的治理之道,但如今麵前這位,既是秦國重臣,更是直接參與政事的官員,於他口中所獲,自然百倍於食客了。

一時間,田橫未再執著於口舌之爭,不時向離軒詢問秦國之法,不時陷入沉思。雙方交流甚為深入,竟不知天色已晚。

離軒二人留宿田橫莊中。

夜間,田橫起床,靜靜看著客房位置,始終下不了決心。最終長歎一聲,返回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