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辛苦的閉關修煉(2 / 2)

首先進行的還是防守訓練,邦奇教練認為劉銘輝的防守仍然有很多不足,主要是動作不夠規範,和不擅長使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防守效果。

掌握內線防守技術,首先要有內線站位意識,沒有這樣的意識無法進行很好的防守。掌握良好的內線站位意識,已經讓自己產生了抑製對手的可能性,有助於接下來取得最佳的防守效果。

然後就是內線的移動。掌握內線防守技術時,一定要擁有快速的移動能力,尤其是在麵對速度快的外線選手時,要擁有迅速的走底線防守能力。在防守時,要始終保持和進攻球員的身體進行親密接觸,並且隨著進攻球員的移動而移動,要始終保持在進攻球員和籃筐之間,封堵對方的進攻空間。

頂防的技術也需要練習。掌握內線頂防技術,要學會充分運用雙腳和腰部的力量。當有身體接觸的情況下,對手的移動速度會由於該接觸而有相應的降低,而對手會試圖運用力量向內線擠入。防守球員要用自己身體正麵頂住對方的力量,並將對方向外推,讓其遠離籃筐。這時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身體側麵對著進攻球員,對方很容易在貼身時,以防守球員為軸轉身進入籃下。

最後是幹擾投籃。進行內線防守時,一定要明白對手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投籃,自己的主要目的就是防守對方投籃。當進攻球員出手投籃時,首要的任務是幹擾,而不是封蓋。在激烈的對抗中,封蓋的成功幾率實在太低了,並且很容易打手犯規。在對方出手投籃時,起跳幹擾是一個有效的防守手段。用手擋住投籃者的視線,從投籃者的發力手和輔助手中間的空間將手伸入幹擾進攻方的瞄籃視線。

這些都是內線防守的基本技術,此外,還有麵對各種複雜情況下的防守技巧訓練。

對方利用身體優勢,移動中上籃,怎麼防守?

在發現對手要利用身體靠著自己上籃時,可以先跟一步,免得對手變向,然後與他保持一定間隔,麵向對手往籃下橫向移動,搶在對方之前到達籃下,避免被靠開。這時,要注意觀察對手的上籃姿式。如果是低手,可以用手去扒他的球;如果是舉手投籃,則等他把球舉起來的時候從上往下打掉,總之避免跟對手硬碰硬的對抗。

當然,目前聯盟中比劉銘輝力量大速度快的球員很少,這一招主要用來對付“大鯊魚”。

對方正麵麵對防守投籃時怎麼辦?

一般麵對籃框持球單打的,都是技術比較細膩的中鋒,如果貿然的撲上去封蓋,很容易打手犯規還球進造成“2+1”。這種情況下,要看對手持球的位置,一手張開限製他運球,一手則不停的在他眼前晃(不要輕易試圖掏球),重點是防住他拿球起來的那一下。通常對手會假裝投籃晃開防守球員,這時不要輕易做動作,看清他起球的線路,隨時準備好打球,隻要對方再往上一舉,馬上封住球向上的線路,打掉球。

這一點,劉銘輝做的很好,他有身高臂展優勢,可以大麵積封住對手投籃空間,而且他擁有“預判”技能,不吃晃,防守成功率很高。

當對手已經在籃下拿到球,或者搶到前場籃板時,怎麼防守?

這種情況不能輕易起跳來幹擾對手,很容易犯規。如果對手是正麵麵對防守球員,應該立刻用身體貼住他,舉高雙手,掂起腳(不要起跳)壓住他的位置,使他沒有向上空間,隻能後仰起跳,那樣難度很大命中率很低。如果他背對防守球員,拿屁股往裏拱,這時不能壓著他,這是犯規。應該移動到他跟籃框的中間,也就是說移動到他的側麵靠近籃框的那一側,這樣封住了他最近的投籃地點。

這些是常見的情況,此外還有,對方持球造防守犯規怎麼辦?對方突破大前鋒的防守,怎麼補防?怎樣聰明的造對方進攻犯規?等等等等。

劉銘輝在拉瓦和肯特的輪流進攻下,一遍一遍地重複著以上的各種防守訓練。邦奇教練要求他,把這些防守技巧變成自己的本能,在快節奏的對抗下,不經思考下意識的做出正確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