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2)

坦說留下,這便於人們尋一個方向,但卻難於走一條道路。本源之力本是在極小的範圍裏生出作用的,在這麼小的地方,有形與無形辨不清,離去與留下分不明,所以難就難在要讓留下變得確實,為此要采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就像我們要用雷劈一樣——都是後來才能用得上的,因此也取得了些成就,似乎再往下四種本源之力便真的一統了。但還是沒能等到那一天。”

“我們要做的事跟這個有關麼?”

“有關,我對坦的想法也很著迷,曾設想過種種,就等著驗證一回。”

“就靠這麼一根鐵棍,讓雷劈一下便能驗證?不是早該有人驗證出來了麼。”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就算是有人見到了,他又怎麼會將這麼兩樣事聯係在一起。果子落地該有多少人見過,能把它與引力想到一處的又有多少人?還是先聽聽我的見解。”

嚴勤樂道:“您的見解要是有道理,便是頓、坦之後第三人了。”

熊老笑道:“想想也是,頓那時的手段、辦法很有限,坦的時候強點,但坦本人靠的並不是那些,現在則更差,豈不正是該讓見解大行其道的時候。當年頓見果子落地,便說萬物落下,靠甚麼非常手段了麼?沒有。後來坦說落下不妥,萬物該是留下,靠甚麼非常手段了麼?也沒有。現今我要說:僅是留下顯得不全,天地之事應是既留下又離去才對。留下的是物質,離去的是能量;留下的屬空間,離去的屬時間;留下的顯有形,離去的歸無形,各種物事便是在去與留之間生變。

量子力學已將這一點看得明明白白,我還需要甚麼非常手段,四種本源之力所以難於一統,便是將這兩樣本性沒有一並看待。

人們先發現的引力,然後說引力怎樣;再發現電磁力,然後再說電磁力怎樣;又才是弱力、強力怎樣怎樣。待將四種源力逐一辨出,再去將四種源力統合,正道直行,原本不錯。但其實呢,隻有坦將引力解說出一個因果,另三樣還僅是知其然,靠著這樣的認識去統合源力,可說是先天不足,即便弄出來,也仍隻是知其然。我沒有甚麼非常手段,哪能逐一數說,但我既然另出見解,又有坦的例子在前,正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不去管是這種力還是那種力,而是直接問一句:甚麼是力,因何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