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輝照古今——李清照(2 / 3)

我們再來看看範仲淹寫的《禦街行》:

禦街行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裏。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錢鍾書先生評論過這兩首詞,他說範仲淹的詩裏一字不涉及兒女私情。而他的《禦街行》詞裏就有“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這樣悱惻纏綿的情調,措辭婉約,勝過李清照《一剪梅》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次,李清照寫了一首《醉花陰重陽》,把對趙明誠的相思之情寫到了極致: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香料,俗稱冰片。

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紗廚:紗帳。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

暗香:這裏指菊花的幽香。古詩《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裏用其意。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

西風;秋風

黃花:菊花

譯文:

薄霧彌漫,雲層濃密,煩惱白天太長,香料在金獸香爐中燒盡了。又到重陽佳節,潔白的玉枕,輕薄的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別說不憂愁,西風卷起珠簾,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她把《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

李清照的情真意切的情書傳到趙明誠手上,他又是一種怎麼的反應呢?

看到妻子寫出如此美妙的詩詞,做丈夫的心裏當然很高興,但是趙明誠心裏又產生了一絲妒忌,男子漢大丈夫怎能敗在一女子手下?他不甘示弱,便在家閉門謝客,寫啊寫,寫啊寫,寫了三天三夜,“戰果輝煌”製造了十五首詞。看到自己憋出來的這些詞,他心裏想:我到底寫得怎麼樣呢?

他自己心裏沒譜。不知道自己寫的這些詞能算得上是一流還是三流?

於是,他把李清照寫那首《醉花陰》和自己的詩詞混在一起讓懂得詩詞的友人前來鑒賞。

朋友把那些詞看了又看,看了又看,難為情地說:這些詞吧,我仔仔細細看了幾遍,大多一般,但也有好的語句。

趙明誠忙問:“哪些語句好?”

朋友說:“就這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最好。”

朋友真是慧眼識珠啊!

李明成自歎不如,自信心碎了一地。

趙明誠的詞我們至今一首看不到,可能他不好意思再讓人看見自己的那些不入流的詞,把自己的那些詞都偷偷毀掉了吧。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趙明誠的父親和李清照的父親在當時的新舊黨派之爭中是隸屬兩派。李清照的父親隸屬舊黨派。

結婚一年後,因朝中新舊黨爭,新黨迫害舊黨,父親李格非被罷官。

趙家在仕途上正處於輝煌時期,李清照寫了一首詩,向她的公公提出希望公公幫父親一把。

求援無果。這在愛憎分明、性格鮮明而又可愛的李清照寫給做了宰相公公的詩裏可以看出:

炙手可熱心可寒

……

處於婚姻甜蜜幸福的李清照被殘酷的現實上了一課。

由於朝廷規定,作為舊黨子女的她被迫離開趙家回到家鄉。

無奈,李清照和趙明誠隻能分離開了。

因此,夫妻分居兩年之久。

其實,趙明誠和父親並不是意見一致的。朝廷發令把蘇軾、黃庭堅的詩文集子毀掉,但趙明誠還在收藏自己喜歡的蘇軾、黃庭堅的字畫碑帖。雖然趙明誠沒有對父親抗議,但看在收藏蘇軾、黃庭堅的字畫碑帖這件事上對李清照算是一絲慰藉。

風雲變幻,世事無常。後來,蔡京當了宰相,本來是和蔡京一夥的趙挺之卻隻能辭去宰相。趙挺之回到家五天之後去世了。

趙家被抄家,趙家隻能回到山東青州老家。

兩次家庭的變故,使得李清照成熟了。

此時,趙明誠得到的是李清照的寬愛、諒解。兩人此時更是相愛、相知。

又過了一些階段,趙明誠又被任命官職。從此,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李清照寫了很多詩詞,其中很多詩詞裏麵暗藏著兩個人的夫妻感情秘密。

鳳凰台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起來慵自梳頭”,為什麼呢?因為悅己者容。現在愛人在遠方,梳妝打扮為了誰呢?

武陵人遠:有兩個人在山裏迷路了,遇見了仙女。應仙女的邀請,和仙女生活了半年多的時間。後來回家後,發現妻子兒女都沒有了,剩下的第七世孫。

【譯文】

鑄有狻猊提鈕的銅爐裏,熏香已經冷透,紅色的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朝陽的日光照上簾鉤。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遠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隻有那樓前的流水,應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眺的時候,從今而後,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這裏麵運用了劉義慶《幽明錄》中,劉阮二人入山遇到仙女的故事,秦樓很顯然運用的是仙人蕭史與秦穆公女兒弄玉,恩愛最後成仙的故事,這裏麵講的都是愛情,像神仙一樣的愛情,這也反映了李清照對美好愛情美滿婚姻的渴望。

38歲的她來到萊州,夫妻終於團聚了。但會麵後李清照感到沒有了想象的那麼美好了:

宣各辛醜八月十日到萊,獨坐一室,平生所見,皆不在目前。幾上有《禮韻》,因信手開之,約以所開為韻作詩,偶得“子”字,因以為韻,作感懷詩。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

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李清照《感懷》

【注釋】:

宣各辛醜:即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萊:萊州,今山東萊州市(原名掖縣)。

禮韻:宋代官頒韻書《禮部韻略》,共五卷。宋時考試以此為據,不依《廣韻》、《集韻》。

公路:漢末袁術,安字公路。《三國誌·袁術傳》裴鬆之注引《吳書》:“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裏,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欞床,歎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鬥餘,遂死。”李清照詩中用以喻室中空無所有。

青州從事:指好酒。

孔方兄:指錢。古錢外廓圓,內方孔。

喜生事:喜,喜好。生事,引起事端。

燕寢凝香:燕寢,古代多指帝王寢息之所。後亦指地方官員之公館。趙明誠為萊州知事,故雲。香凝,香氣凝結。

烏有先生:烏通無。即無有先生。

此詞表達了一種非常冷清和寂寞的氛圍。

後來,趙明誠來淄州(淄博)任職。一天,他在一個人家裏看到白居易的手書的佛教著作《楞嚴經》。這可是很難得的,他欣喜若狂,此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趕緊回家和李清照一同鑒賞。急忙打馬回家回去和李清照一起欣賞。夫妻一起觀賞了很長時間,他們一邊看,一邊喝著很名貴的茶,高興極了。

趙明誠的母親在江寧去世了,趙明誠要去江寧守孝,此時已是戰爭階段,趙明誠精選了十五車收藏品從淄博奔向江寧。

李清照沒有和趙明誠一起走,她還有很重要的使命要完成,因為需要她要去青州料理那十五間房間裏的收藏品。還沒來得及運走,戰亂中那十五間房間的文物化為灰燼。不顧一切的李清照冒著生命危險,從火中搶救出來一些文物。

曆經劫難,李清照護著一幅字帖奔向尋夫之路。

李清照四十五歲那年,趙明誠於危亂中受命赴任江寧。趙明誠對收藏依然興趣不減。

李清照每到雪天都要拉著趙明誠去城樓上觀雪寫詩,還讓趙明誠來和詩。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一作:燈花空結蕊,離別共傷情)

譯文

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層深,雲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騁目四望,隻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圍,樹木漸綠,宣告春已歸來,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要老死建康城了。

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麼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麼事也做不成了!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敗?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注釋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雙調小令,後用作詞牌名。此詞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韻格。

歐陽公:即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蝶戀花》:指歐陽修詞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予:我。酷愛:非常喜愛。

數闋:幾首。闋,首。

聲:指詞牌。

幾許:多少。

雲窗霧閣:雲霧繚繞的樓閣。扃(jiōng):門環、門閂等。在此謂門窗關閉。

梅萼(è):梅花的蓓蕾。

秣(mò)陵:秦改金陵為秣陵,與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蘇南京。

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建康,又作“遠安”。

感月吟風:即“吟風弄月”,指以風月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寫詩填詞,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無成:這裏並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業無成,而是承上詞意,指對“風月”不感興趣,也不敢去接觸,什麼也寫不出來。

凋零:形容事物衰敗。

試燈:舊俗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晚上張燈,以祈豐稔,未到元宵節而張燈預賞謂之試燈。

踏雪:在雪地行走。亦指賞雪。

李清照原來喜歡踏雪尋梅,如今國破家變,她此時踏雪尋到的是悲憤和蒼老的心靈。

李清照是婉約詞的代表,但李清照是有婉約之情,雄壯之氣。

公元1129年的一天,在江寧知府工作一年多的趙明誠接到通知調任湖州知府。也巧,正在這時,他的一位叫李謨的下屬匆匆來報,告訴他禦營統製官王亦準備陰謀叛亂。情況緊急,應該抓緊組織兵力平亂。

此時的貪生怕死的趙明誠是怎麼做的呢?

他的做法還遺憾了。他沒有把情報上報,也沒有調遣兵力為平亂做好應急預案,他竟然和另兩位官員置全城百姓和妻子的安危,乘夜色從城樓吊下繩子逃跑了。

這哪是一個一城之主和一個丈夫的所為啊?

太不仁義了,太不丈夫了。

多虧了那位叫李謨的下屬,他沒有逃走,他留了下來,及時地組織兵力,頑強抗爭,最終平定了叛亂。

全城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危保住了,當然李清照和他們夫妻收藏的十幾車文物也保住了。

後來,李清照和趙明誠來到烏江鎮,李清照站在當年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觸景生情,感慨萬千。英雄項羽與貪生怕死的丈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寫下蕩氣回腸的詞: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隻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注釋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殺。

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李清照在這裏有力地鞭撻南宋當權派以及自己的丈夫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慷慨雄健、擲地有聲。

奇怪的是,因臨陣脫逃被罷官的趙明誠在被罷官三個月後,奇跡般地又官複原職,擔任湖州知州。

原因說起來也很氣憤也很可笑:趙明誠的兄弟在朝廷中很有勢力,二是當時從上到下官員逃跑的例子太多了。

趙明誠在池州安排好李清照,自己快馬加鞭去建康城見趙構。

分別時,李清照問如果出現戰亂怎麼辦?

趙明誠說:先丟棄笨重,再被褥……但有幾件人在物在,舍命也要保住。

然後,策馬奔去。

建康城,是趙明誠奔喪逃難的地方,也是其任職的地方,也是他恥辱的地方。

不到一個月時間,李清照接到了丈夫趙明誠來信,說自己由於連續奔走,在南京中暑,又連忙奔赴建康城,染上瘧疾。

李清照趕緊前往建康城去見趙明誠。

這年的八月十八日,49歲的趙明誠去世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丈夫離世,為了打消別人上門提親的想法,李清照就出了一個上聯,隻有能夠對的出這個上聯的人才有資格向他提親,這個上聯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但是,直到李清照離世的時候,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對出其下聯。多年之後,一位和尚卻隨口對出了她的下聯“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

當然,這個事情可能是杜撰的。

麵對國破家亡,46歲的李清照困苦不堪。

孤雁兒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簫簫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譯文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紙帳這樣清雅的環境中醒來,卻有一種說不盡的傷感與思念。此時室內唯有時斷時續的香煙以及香煙滅了的玉爐相伴,我的情緒如水一樣淒涼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開了枝頭的梅花,春天雖然來臨了,卻引起了我無限的幽恨。

門外細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伊人枯坐,淚下千行。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自己倚闌同賞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

此時,她吟詩作詞,另外為了排遣鬱悶,她又開始了小時候就喜歡的“賭”了。

《打馬圖經序》

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且平生多寡未嚐不進者何?精而已。

李清照喜歡喝酒。

高興時喝: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傷春時也喝: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賞花時喝:

菊花開了: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梅花開了: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茶花也開了: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思念時喝: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重陽節,喝: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國破家亡,流落江南,愁啊!何以解憂,唯有醉酒: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從此,李清照跟隨弟弟和逃跑的朝廷開始了南渡避難,顛沛流離。

顛沛流離中,那些文物收藏在戰亂中幾乎全部失散。

清平樂·年年雪裏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李清照早年時候賞梅,會沉醉在梅花之中,中年時候賞梅卻再沒有早年的好心情,還淚濕了衣裳,晚年時候再見梅花,卻難見到它的絢爛。

譯文

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賞梅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隻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不知不覺淚水沾滿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開放的時候,我卻漂泊天涯,兩鬢稀疏的頭發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注釋

挼(ruó):揉搓。

海角天涯:猶天涯海角。本指僻遠之地,這裏當指臨安。

蕭蕭兩鬢生華:形容鬢發華白稀疏的樣子。

看取:是觀察的意思。觀察自然界的“風勢”。

故應:還應。

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難見它的絢爛了。這朵梅花不正是自己的國家嗎?

紹興二年,李清照流落來到了杭州。

此時,無依無靠的她已經是貧病交加。

此時,一個叫張汝舟的人闖進在她的生活裏。

張汝舟開始對李清照假惺惺地很關心,在當時的特殊情況下,李清照似乎感到有了生活的依靠,兩人很快結婚了。其實,張汝舟接近李清照,是為了李清照的才和財,當結婚後發現李清照沒有多少財富時,氣急敗壞的張汝舟對李清照開始冷淡到發展成家庭暴力。

李清照看清了張汝舟的醜惡嘴臉,發覺自己受騙了。李清照提出離婚,但張汝舟不同意。

可笑可悲的是,當時的法規是女子是不能主動提出離婚的。

後來,李清照知道了張汝舟靠的是耍“妄增舉數”的伎倆和行賄謀得一個官位的。在當時謊報增加考試次數,是有欺君之罪的。

李清照決定告發張汝州,如果張汝州被判刑了,當然也就可以離婚了。李清照告發了張汝州,以達到離婚的目的。

此事鬧得很大,驚動了皇帝。

李清照狀告丈夫“妄增舉數”,張汝舟被罷官,流放外地。

李清照離婚成功,結束了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但也被判了兩年徒刑。在那個朝代,女人狀告丈夫即使勝訴也要坐牢兩年。

後來,因為李清照在朝中弟弟幫忙,才得以坐了九天牢後被釋放出來。

在當時的社會,李清照遭到很多人的恥笑。

孤身一人的李清照,經曆人生冰火兩重天的李清照,在晚年寫下很多優秀的詩詞: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譯文

風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隻有塵土還帶有花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隻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注釋

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雙調小令。雙調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這首詞為變格。

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曉”。梳頭:古代的婦女習慣,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梳妝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際飛《本草堂詩餘》注:“一作珠,誤”。《崇禎曆城縣誌》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

說:一作“道”。“尚好”:一作“向好”。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彙於金華城南,故曰“雙溪”。

擬:準備、打算。輕舟:一作“扁舟”。

舴艋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隻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注釋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淒淒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乍暖還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

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損:表示程度極高。

堪:可。

著:亦寫作“著”。

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麼能概括得盡呢?

回望人生,她淚眼模糊……

尋尋覓覓,她在找什麼?

是在找那些丟失的金石字畫嗎?

還是在找那些美好的遠去的回憶?

是在找那些美麗的青春歲月?

是在找那段甜美的愛情和婚姻?

是在找那些搖搖欲墜的家國?

真正值得尋找的恐怕再也回不來了吧?

尋來尋去,尋到的是冷冷清清,尋到的是淒淒慘慘戚戚。流離失所的她,回望一生,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