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長蛇之陣(1 / 2)

再次轉到北線戰場。

大食呼羅珊副統領薩利赫親自督戰,指揮兩萬騎兵圍攻俱蘭城。俱蘭城守捉使趙崇率一千唐軍堅守城池五日,最後箭盡糧絕。一千唐軍戰死九百,一百被俘,趙崇自刎殉國。

薩利赫率領大食呼羅珊鐵騎的前軍,從攻取康國國都薩末鞬城開始,接連拿下唐軍控製的柘枝城、白水城、怛邏斯城、俱蘭城,期間雖然有唐軍拚死守城,但一直沒有遇到唐軍的大部隊。薩利赫接到情報,唐朝皇帝出現在疏勒和蔥嶺,誤以為唐軍主力上當去了蔥嶺,即便現在折返碎葉,至少得耗時兩個月。

薩利赫下令全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碎葉城,將大唐的昆陵和濛池兩都護府收入囊中。薩利赫的前鋒部隊很快兵臨阿史不來城下,正好遇到李懷光率部護送康國國王烏迦離開阿史不來城。

薩利赫的前鋒騎兵與李懷光的鎮西軍騎兵在阿史不來城外的草原上展開遭遇戰。

李懷光按照李晟的指示,並不投入全力與大食騎兵對抗,護送康國國王烏迦且戰且退,一日之內後退五十裏,進入頓建城。阿史不來城的守軍也從聽李懷光命令,棄城東撤至頓建城。

頓建城守捉使府中,康國國王烏迦有些坐立不安,這位流亡的國王一個月來一直在疲於奔命,好不容易在阿史不來城遇到專程前來的護送自己唐軍大部隊,本以為可以安枕無憂了,沒想到大食的騎兵來得這麼快。

烏迦對李懷光說:“李將軍,此城距離碎葉不過百裏,不如趁大食騎兵立足未穩,我們連夜啟程趕往碎葉。”

李懷光:“本將奉濛池道行軍大總管李大將軍密令,率軍留守頓建城。”

烏迦的臉色一下子白了,吞吞吐吐的說:“那,那本王怎麼辦?本王可康國的國王。”

李懷光顯得很是輕鬆:“既然李大將軍命本將護送尊駕,本將自然保證你的安全。”

李懷光召集副將辛京杲、韓遊瑰,以及阿史不來城守捉使和頓建城守捉使,部署守城事宜。辛京杲、韓遊瑰兩部騎兵攜帶了十萬支箭矢,準備用來招呼城外的大食騎兵。

薩利赫親臨頓建城下,率軍攻城,很快發現這頓建城不好打。頓建城西側是千泉河,南麵背靠雪山餘脈,隻有北麵和東麵地勢開闊,加上城牆堅固,易守難攻。

唐軍守城不出,在城牆上用弩箭還擊來犯之敵。大食軍隊攻打頓建城五日,傷亡數千,連城牆都沒有碰到。

薩利赫在頓建城下受阻十餘日,呼羅珊總督馬赫迪率軍趕到。

馬赫迪查看頓建城地形後,對薩利赫和部將們說:“你們要向唐軍學習,不必在意一座小城,等我們拿下碎葉,再回來血洗這座孤城,城內之人包括烏迦在內一個也不留。”

薩利赫和眾部將回答:“是!”

馬赫迪命令後軍統領阿明率軍包圍頓建城,自己和前軍統領薩利赫率主力繼續東進碎葉。

薩利赫率軍行至碎葉城西四十裏外的新城,發現這裏隻是一座空城,城內到處可見丟棄的鎧甲和兵器,守軍早已不知去向。馬赫迪進駐新城,把此城作為進攻碎葉的大本營。薩利赫奉命繼續東進,兵臨米城下。

米城距離碎葉僅十裏,與裴羅將軍城都是碎葉的衛城,兩個城池一東一西,相互呼應,拱衛著碎葉城。原本留守米城的鎮西軍已調往頓建城,米城改由白孝德的北庭主力瀚海軍駐守。

大食騎兵兵臨城下,白孝德聽從李晟命令,守城不出。

薩利赫誤以為唐軍膽怯,不敢出戰,竟然有恃無恐的率領兩千親騎來到碎葉城下,耀武揚威。

憋了很久忍無可忍的禦史中丞嚴郢,拉著禮部尚書崔光遠一起去找李晟討要說法。

李晟見嚴郢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主動起身問道:“什麼事惹惱了嚴中丞,莫非有兵士橫行不法?”

嚴郢回答:“將士們都安守軍紀,並無不法之舉。”

“那是為何?!”李晟看了看同來的崔光遠。

崔光遠連忙解釋:“大將軍別誤會,我半路上被嚴老夫子拉來,什麼都不知道。”

嚴郢:“敵軍步步緊逼,大將軍你卻一味退讓。現在敵人已兵臨碎葉城下,我軍為何還不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