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攻取木鹿(1 / 2)

唐軍順利攻取阿緩城,意味著收複整個吐火羅。李豫在總督府設宴,款待唐軍和吐火羅各國將領,慶祝取得的勝利。

阿緩城一戰,月氏北麵的高附、坦沒、解蘇等國,紛紛倒戈投向大唐。達烏德逃出阿緩城後,不敢繼續北行,隻得轉向西,前往大食呼羅珊總督府所在地木鹿。

按照出征前擬定的作戰計劃,南路唐軍拿下阿緩城後,下一步是北上前往康國國都薩末鞬城(撒馬爾罕)。從月氏阿緩城到康國薩末鞬城,必須經過一處天險關隘“鐵門”。

坦沒都督赤頦向李豫和眾將稟告:“‘鐵門’十分險峻,易守難攻,隻需一千人便可抵擋十萬大軍進攻。大食呼羅珊總督馬赫迪在此地部署了兩千精銳,要攻取該關隘十分困難。”

李豫明白在這個沒有大炮的年代,攻取關隘不但耗費時日,而且死傷巨大。李豫看著地圖,“鐵門”猶如一道屏障,攔在唐軍北上的進軍道路上。李豫無意間看到“鐵門”西麵的木鹿,大食呼羅珊總督的駐地,心生一計。鎮守木鹿的呼羅珊騎兵已經調到東麵的碎葉方向,此刻的木鹿城定然防衛空虛,不如西進攻取木鹿,抄了呼羅珊總督馬赫迪的老巢。然後從木鹿出發東進康國,從木鹿到康國一路都是平旦的草原戈壁,十分利於大隊騎兵行動。

吐火羅諸國都督聽說李豫要攻打木鹿,紛紛麵露懼色。此刻的大食,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唯一可以與大唐相匹敵的強大帝國。木鹿城屬於大食帝國的本土,吐火羅地區的諸多小國,怎敢跑到大食帝國的本土上去撒野。

李豫知道這幫藩兵將領心中懼怕什麼,此番進攻木鹿,必須以騎兵長途奔襲,力求速戰速決。吐火羅藩兵擅長山地作戰,並不合適前往。

李豫與郭昕、渾瑊、李元諒、魯陽、蘇岑商議決定,渾瑊、蘇岑率領所部和吐火羅諸國藩兵北上進攻“鐵門”,所謂進攻隻是佯攻,以起到迷惑敵軍的作用。郭昕、李元諒、章仇瑾瑜率軍向西奔襲木鹿,魯陽率部留守阿緩城作為接應。

郭昕、渾瑊建議李豫留守阿緩城或者隨渾瑊北進“鐵門”,李豫執意跟隨西進軍團前往木鹿。郭昕、渾瑊沒有辦法,隻得同意。

西進軍團包括唐軍安西騎兵主力、羽林驍騎和飛騎,共一萬五千人馬。在大部分吐火羅人看來,唐軍不到兩萬人馬也敢去進攻大食本土,簡直是被勝利衝昏了頭。

西進軍團從阿緩城出發,經過昏磨城、活路城,離開山區,進入平原。繼續行進三日,來到默加布河岸邊。默加布河發源於吐火羅中部山區,消失於木鹿北麵的喀拉庫姆黑沙漠,河兩岸是肥沃的綠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裏。

郭昕向李豫介紹,我們已進入大食的領地,按照我軍的行進速度,沿河順流而下,兩日便可抵達大食呼羅珊總督府駐地木鹿城。

唐軍精騎沿著默加布河東岸向北行進,沿途見到幾座廢棄的城堡,除了少許牧民外,沒有遇到大食的軍隊。自從大食取得怛邏斯之戰的勝利後,這裏已經不再是大食的邊境地區。

距離木鹿城還有四十裏,大風刮來北方沙漠的沙塵,天昏地暗。郭昕命將士下馬稍作休整,安排李元諒挑選兩百敢死之士,卸下鎧甲,換上波斯商隊服裝,趁進城之際奪取並控製木鹿南門。李元諒本是波斯人,所選敢死之士也都是安西人。

此刻,木鹿城內的大食守軍和居民,完全沒有料到會遭到一支長途奔襲而來的唐朝騎兵進攻。前日逃到木鹿的吐火羅總督達烏德,為了掩飾自己丟失吐火羅的責任,並沒有告知木鹿守將穆達雷西,唐軍已經占領阿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