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幕後黑手(1 / 2)

城外難民、城內百姓的吃飯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一日,李俶正在和劉晏商議賑濟災民的事,楊元壽前來稟告:“下官接到番和縣上報,當地災民聚眾鬧事,砸毀粥棚,毆打縣衙差役,現已抓獲暴民三十餘人,番和縣請示如何處置?”

李俶看了看楊元壽:“楊長史認為應該如何處置?”

楊元壽回答:“楊某以為當從輕發落。”

李俶點了點頭:“就這樣吧。”

楊元壽走後,李俶帶著郭旰、劉德順前往番和縣調查災民聚眾鬧事的原因。在番和縣城內的粥棚,李俶看到難民們喝的稀粥除了水隻有幾粒米。詢問縣衙差役得知,最近幾日難民數量倍增,郡裏下發的賑濟糧有限,他們也是迫不得已。

李俶剛回到武威,正準備設法籌集更多糧食,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前來稟告:“軍中存糧僅夠維持五日,這樣下去軍心浮動,恐生變故。”李俶心裏清楚,三萬大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李俶對安興槐說:“將軍暫且回去,五日之內,軍糧定然運到。”

安興槐:“安某告退。”

安興槐走後,劉晏問李俶:“莫非郡王已有辦法?”

李俶苦笑道:“我能有什麼辦法,如今隻能期望戶部的糧草按時到達。”

劉晏:“眼下形勢急迫,郡王不可一味等待!”

李俶:“士安可有辦法?”

劉晏:“在下聽聞郡王與隴右節度使王忠嗣有交,隴右與河西接壤,何不向其借糧,以解燃眉之急。”

李俶恍然開悟:“這倒是個好辦法,俶即刻修書一封,派快馬送往西平。”

救災行動屢屢受挫,李俶隱約感覺到有股力量在暗中破壞。李俶首先排除了劉晏,以及遠在邊地的郭子儀和裴遵慶,剩下四個人: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大鬥軍使夏勇睿,武威長史楊元壽,司馬韓無疾。安興槐是世襲罔替的侯爵,平時安分守己。夏勇睿治軍嚴謹,行為方直。楊元壽奉公執法,勤政愛民。韓無疾為人低調,行事謹慎。到底誰是幕後黑手?李俶腦子裏一團亂麻,毫無頭緒。就在李俶感到焦頭爛額的時候,得知災情的郭子儀和裴遵慶連夜趕回武威。

四日後,臨洮軍副使安重璋押運一萬五千石糧食到達武威。

李俶喜出望外,親自前往南門迎接。盡管隴右多個州縣同樣遭受蝗災襲擊,王忠嗣還是雪中送炭,從隴右存糧中擠出一部分,運往武威。一萬五千石糧食可供赤水、大鬥兩軍,以及城中百姓、難民半月之用。李俶如釋重負,心中十分感激王忠嗣,請安重璋回去轉達謝意。

幾日後,涼州都督府來了一位客人,長安大糧商趙遂良。

李俶請趙遂良入坐,客氣的問:“趙兄為何突然來到武威?”

趙遂良回答:“趙某聽聞近來武威糧價飛漲,故而趕來。”

李俶苦笑道:“趙兄不愧是長安有名的大糧商。”

趙遂良連忙站起身,恭敬的說:“恩公取笑趙某了。昔日趙某和賤內蒙恩公救命之恩,未曾報答。如今恩公遇到困難,趙某願傾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