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2 / 2)

李俶采納了楊元壽的提議,命其負責征糧事宜。

楊元壽親自帶領武威府衙差役前往四大糧行征糧,很快征到兩千石糧食。

李俶下令將兩千石糧食全部發往城內外各災民賑濟點,上萬難民的溫飽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

四大糧行對外聲稱庫存糧食已被節度使全部征用,繼續關門閉店。城內百姓買不到糧食,再次將矛頭指向李俶。

郭晞提醒李俶:“武威城內居住有數萬百姓,一旦斷糧會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韓無疾稟告李俶:“四家糧行仍在暗中高價賣糧,一鬥米賣到五百錢。”

李俶聽了又氣又怒,命郭旰帶領親衛,將四家糧行老板捉拿下獄,罪名是《永徽律》中沒有的“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李俶原以為自古民不與官鬥,抓了四家糧行的老板,嚇唬嚇唬就萬事大吉了。不想事與願違,不但四家糧商繼續關門閉店,更有一群老弱婦孺一大早便來到都督府門前,哭天喊地,要求李俶放人,場麵極度混亂。

感覺騎虎難下的李俶再次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郭旰對李俶說:“請郡王下令,將聚集在府門外鬧事的刁民全部收監,殺一儆百。”

楊元壽阻止道:“萬萬不可,府門外都是些老弱婦孺,萬一鬧出人命來,如何收拾?再者,四家糧行老板並未觸犯律法,現在府門外已經聚集了數千圍觀的百姓,請郡王盡快開釋,以安民心。”

劉晏:“楊長史說的對,請郡王先釋放糧商,再圖對策。”

李俶心有不甘,對眾人說:“此刻放了那幫奸商,豈不是說本王怕了他們。”

韓無疾提出建議:“吳記糧行的老板吳仁圭,是京兆法曹吉溫的親家,郡王是不是先放了吳仁圭。”

李俶聽到吉溫就來氣,回答說:“不行,一個都能不放!”

商議沒有結果,李俶遣退眾人。

聚集在府門外哭鬧的糧商家屬見官員們離開,更加肆無忌憚,指名點性要廣平郡王出來相見。

郭晞對李俶說:“郡王一定知道‘擒賊擒王’。”

李俶想了想,心生一計,對郭旰說:“去把除吳仁圭以外的其他三家糧行老板帶到府門口。”

李俶接著對郭晞說:“三郎,隨我去府門口見見那幫老少。”

一幫老少見李俶出現在都督府門口,立馬大哭大鬧起來。看那陣勢,如果不是有侍衛在場,非把李俶給生吞活剝了。

李俶站在一旁,任憑那幫人鬧。

少頃,郭旰帶來王、周、袁三位糧行老板。

三位糧行老板見到父母妻兒,以為李俶認輸了,開始得意起來。

李俶看了許久,開口說話:“五十錢一鬥米,三位已經比平時多賺了不少,本王知道你們做生意不容易,沒有提高賦稅。但是某些人還不知足,竟然把米價提到五百錢,暗中偷賣,偷逃朝廷賦稅。”

“囤積居奇”固然不犯法,“偷逃賦稅”確是正中要害,王、周、袁三位糧行老板一直跟隨吳仁圭左右,此時此刻沒了吳仁圭,三人心生懼怕,自然沒有了主意。

李俶見狀繼續說:“三位是要學吳老板頑抗到底,繼續回大牢裏住,待本王派人抄了三位的店鋪,補齊偷逃的稅款再出來,還是立刻開門賣糧,賺該賺的錢,本王在此靜待三位答複。”

王、周、袁三人麵麵麵相覷,即不想回大牢裏住,也不想輕易放棄大撈一把的機會。

這樣僵持了一個時辰,秋日的豔陽曬得眾人汗流不止。王、周、袁三人的長輩中有幾位年紀大的有些受不了。

李俶看在眼裏,對郭晞說:“請幾位長者府內用茶。”

王、周、袁三人中王老板長得最胖,此刻已是滿臉大汗、幹渴難耐,見狀也準備跟著眾人進府喝茶。

郭晞攔住王老板:“郡王尚且在此,你想僭越不成!”

王老板走到李俶麵前,拱手道:“郡王,我服了,我聽您的立刻開門售糧。”

周、袁二人見狀,連忙上前說:“我們也服了,立刻開門售糧。”

李俶對眾人說:“傳本王令,吳仁圭牟取暴利,偷逃朝廷賦稅,繼續關押待案情查清後再行處置。王、周、袁三位老板為國分憂,為民解困,即刻釋放,並各賞五百緡。”

圍觀的百姓見狀,無不拍手稱快。

吳家人本想阻攔,無奈大勢已去,隻得灰溜溜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