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古城驍騎(1 / 2)

李俶開始了封疆大吏的全新生活。河西軍務由郭子儀全權負責,日常政務由裴遵慶和楊元壽處理,糧餉收支有劉晏管理,李俶這個節度使當得十分清閑自在。對於郭旰、郭晞、李晟,李俶以兄弟相待,隔三岔五邀約三人去城外草原騎馬狩獵。每逢外出,李俶命郭旰、郭晞率衛隊開道,大張旗鼓的出入武威城。武威城外草原廣闊,正是跑馬的好去處。在郭旰、郭晞、李晟的指導下,李俶的騎術進步神速。

武威是隴右第一大城,城牆南北長七裏,東西寬三裏,由七座內城組成。姑臧老城居中,老城四周有東、西、南、北四城,東城外有東苑,西城外有西苑,內城之間築有城牆和城門。與長安類似,武威城內有兩個縣衙,老城和東城屬姑臧縣,南、北、西三城屬神烏縣。與這個時代大多數城市的格局相同,老城中心是鍾鼓樓,鍾樓以北是北大街,鼓樓以南是南大街。武威的大街比長安的街道窄了許多,最寬的南北大街也不過七八丈,更像現代城市的老城區,而街道兩旁全是木結構的古建築。

作為河西走廊東端的重鎮,武威的商業十分發達,有鼓樓、南市、北關三大市場。各國商人在此互通貿易,身穿各色服飾的商隊馬幫川流不息,各種奇珍異貨應有盡有。武威街市的繁華是李俶做夢也想不到的。南市主要經營食品和生活用品,類似現代的自由市場。鼓樓儼然是一個國際市場,經營者來自四麵八方,商品種類繁多,有璀璨奪目的玉石、珠寶、金銀,也有鐵器、羊毛、皮革、地毯等日常用品。北門外的北關是專門交易騾馬牲畜的市場,每天有成百上千的馬匹、駱駝、牛羊在這裏交易。

李俶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北關騾馬市的馬匹。在公元八世紀的唐朝,駿馬良駒既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市場裏的很多馬匹李俶以前聞所未聞。李俶買馬毫不吝嗇,不到一個月時間用去銀錢萬緡。

一日,郭子儀遣副將王祚稟告李俶,三日後在西苑大校場閱兵。按照慣例,節度使赴鎮伊始第一件事便是檢閱部屬,一則犒賞三軍,鼓舞士氣;二則與各級軍官和普通士兵打個照麵,相互認識。參加檢閱的部隊是駐紮在涼州的赤水、大鬥兩軍,步騎合計上萬人。

李俶第一次批上戰袍,鎧甲量身打造,由身甲、披膊、膝裙組成,即便沒有鏡子可照,也能想象出威武的樣子。李俶走上檢閱台,見台下各部隊列整齊,陣中寂然無聲。李俶剛覺得欣慰,突然發現騎兵陣列缺了一塊。

檢閱時間已到,大鬥軍副使孟頡前來稟告:“大鬥軍使夏勇睿率騎兵入山春訓,不能及時趕回參加檢閱。”

李俶心想:好個夏勇睿,你可真不給我麵子。李俶對郭子儀說:“無妨,開始吧。”

郭子儀向台下將士簡要介紹李俶,接下來是李俶的發言時間。李俶清了清嗓子,提起丹田之氣大聲說:“諸位將士遠離家鄉,為國戍邊,勞苦功高,俶代表陛下感謝大家。”說完向眾將士深鞠一躬。

眾將士高呼:“為國戍邊,報效朝廷。”喊聲整齊劃一,撼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