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口蜜腹劍(1 / 2)

李林甫回到相府,心中怒火難平,大發脾氣,摔砸器物,責罵下人。夫人無意中一句“眼不見心不煩”提醒了李林甫。李林甫心生一計,在上呈李隆基的奏折中,主動認錯,言之鑿鑿,動人心府。李林甫在奏折中說李俶年紀尚幼,不經世事,自己身為長輩不該和晚輩計較,含元殿之事罪責全在自己。進而誇獎李俶有膽魄,很像年輕時候的李隆基,隻要加以曆練,今後定能繼承大統,建議將李俶派往外地委以實職。又說王忠嗣身兼四道節度使,權力過大,萬一心懷不軌,朝廷將無法節製。皇甫惟明被罷官後,王忠嗣身兼四道節度使,成為李林甫眼中的心腹大患。李林甫幾次三番設法削弱王忠嗣的兵權,都沒有成功。整份奏折對江淮冤案隻字未提。

李泌也替李俶起草了一份奏折,內容是說自己年紀尚幼,容易衝動,處事不當,請求遠放外地,以期洞明世事,練達人情。

李隆基看完李林甫的奏折,滿意的對高力士說:“李相真乃我朝棟梁。”

高力士奉承道:“陛下知人善任,比秦皇漢武更勝一籌,乃千古未有之聖主。”

李隆基聽了高力士的話,心中舒暢無比,接著看李俶的奏章。李隆基萬萬沒想到,李林甫和李俶一老一少兩個冤家竟然殊途同歸,意見出奇的一致。李隆基沉思良久,出於愛孫之心,決定讓李俶暫時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

五日後,宮中內侍前來傳令:宣李俶紫宸殿見駕。

李俶心中十分激動,李隆基選擇在紫宸殿召見自己,說明自己外放太守的心願即將實現。去往大明宮的路上,李俶坐在馬車猜想自己會被派往哪裏。

大明宮紫宸殿,李隆基問過李俶的傷勢,讓高力士宣讀敕令:任命廣平郡王李俶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

敕令宣讀完畢,李俶卻呆立不動。

高力士提醒道:“郡王,還不領命謝恩。”

李俶跪地回答:“孫兒領命!”

李隆基笑了笑:“起來吧。下屬官員俶兒可自行挑選,三日後將名單呈交吏部。”

李俶:“孫兒遵命。”

大唐帝國在北方邊疆地區設置了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鎮節度使。節度使執雙旌雙節,集軍政權力於一身,其職位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兼省委書記兼省長。

李俶本想離開長安,到外地做個太守,不求造福一方百姓,隻想過幾天自由自在的日子。李俶做夢也沒想到,李隆基會讓自己擔任封疆大吏。

李俶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王府。下屬官員自然少不了郭子儀和劉晏,除此之外,李俶非常希望得到李泌這位學貫古今的奇才輔佐,親自前往李泌府上拜會。

李泌見到李俶,笑著說:“看郡王春風滿麵,必有喜事。”

李俶興奮地說:“承蒙先生幫助,陛下命俶節度河西。”

李泌顯得很平靜,似乎早就知道結果,問李俶:“不知陛下派何人輔佐郡王?”

李俶回答:“陛下讓俶自行選擇下屬官員。”

李泌歎道:“陛下對郡王的深愛,遠勝太子。”

李俶沒有考慮李泌的話,誠懇地對李泌說:“俶想請先生同往河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泌直言回絕:“如今太子勢危,泌斷然不能離開。對於下屬官員,郡王心中可有人選?”

李俶回答:“左衛郎將郭子儀、戶部郎中劉晏。”

李泌笑道:“郡王慧眼獨具,為師甚為欣慰。”

李俶:“先生過獎了,俶還有很多東西要向先生請教,希望先生…”

“不必多言。”李泌打斷李俶的話,平靜的說:“郭子儀大器晚成,乃王佐之材,郡王有此人輔佐足矣。郡王隻需善待郭子儀,今後必能助您成就大業。武威地處西北,草原廣袤,郡王到任後可騎馬狩獵,盡情享樂。”

李俶聽出李泌話中有話,問:“先生是要俶繼續韜光養晦?”

李泌點了點頭:“郡王是否記得乾卦初爻?”

“潛龍勿用。”李俶脫口而出。

李泌會意的點了點頭。

李俶跪地拜謝:“授業之恩,無以為報,請受俶一拜。”

李泌扶起李俶,語重心長的說:“眼下有件事,郡王必須親自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