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邱民走下馬車,眼前是一座大宅門,門上沒有匾額。
邊令誠走到李邱民身邊低聲說:“郡王您慢慢看,下官有事要辦,先行告退。”
李邱民謝道:“有勞邊常侍。”
邊令誠向隨行的侍衛長吩咐了幾句,告辭離去。
李邱民走進大門,開始參觀自己在長安的新家。王府有三進院子,六十多間房,後院中有座精巧別致的花園。因為事先有人打掃過,各處十分幹淨整潔。整個王府雖然沒有大明宮的大氣奢華,卻也算得上一座頂級豪宅。
從王府出來,李邱民對隨行的侍衛長說:“走正門回宮。”
劉德順善意提醒:“走丹鳳門入宮,必須下車步行,郡王您的身體?”
李邱民回答:“沒關係,就走丹鳳門。”
馬車離開興寧坊,穿過兩條街,來到一條比通化門大街更寬的南北向大街上。街道中央由黃土鋪設,直通大明宮正門丹鳳門的中央門道,來往車馬在街道兩側穿行。李邱民後來得知這條路名叫丹鳳門大街,寬一百五十米,街道中央有三十米寬的黃土鋪設的“車道”,是大唐皇帝專用的禦道,隻有李隆基的車駕可以在其上行駛。
馬車來到丹鳳門外,李邱民走下馬車,看著麵前莊嚴雄偉的城樓,不由得肅然起敬。丹鳳門有五個同樣大小的門道,每個門道可以供三輛馬車並排通行,門前有金吾、千牛、監門三衛把守,每衛十二名士兵,共三十六人,天家威嚴盡顯無遺。
進入丹鳳門便是皇宮大內,隨行的八名侍衛告退離去。
劉德順對李邱民說:“郡王您請上車。”
李邱民反問:“你剛才不是說必須下車步行?”
劉德順:“您的車駕可以通過丹鳳門,行至下馬橋前。”
李邱民:“不用了,我們走進去。”
劉德順將出入大明宮的符契交給當值的監門衛校尉。
監門衛校尉驗過符契,向李邱民屈身行禮:“郡王請。”
李邱民客氣地說:“將軍辛苦了。”
監門衛校尉低頭回答:“卑職不敢!”
進入丹鳳門,走過橫跨龍首渠的石橋,眼前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大明宮正殿—含元殿坐落在廣場另一端。含元殿依托地勢,修築於十多米高的石台上,東西有翔鸞、棲鳳二閣,整個建築氣勢恢宏,震撼人心。相比之下,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略顯小氣。李邱民正看得入神,突然感覺身後被人拉了一把,回頭看是劉德順。
劉德順表情嚴肅的說:“您站到禦道上了。”
李邱民這才注意到,自己的左腳剛才踩到大道中央的黃土上。幸好沒有外人看見,要不麻煩大了,李邱民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穿過廣場,來到龍尾道前,隻見含元殿前的三層石台上站立著二三十名披甲執戟的侍衛。李邱民低聲問劉德順:“可以上去嗎?”
劉德順愣了一下,得意地說:“這些侍衛可不敢攔您。”
李邱民正準備走上右側梯道,剛跨出半隻腳又被劉德順拉住。劉德順指著左側梯道說:“您該走那邊。”
李邱民故作鎮定的回答:“哦,我知道。”
李邱民拾階而上,邊走邊想:這前朝真不是人呆的地方,走路都有這麼多規矩。沿著龍尾道來到殿前平台,視野豁然開闊,“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整座長安城盡收眼底。李邱民轉過身,見含元殿大門緊閉,千牛衛肅立殿外。作為大明宮的正殿,大唐帝國皇權的象征,即便沒有朝會依然守衛森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