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府皇宮(1 / 3)

第二天上午,劉德順前來稟報:“內侍省常侍邊令誠在門外求見。”

內侍省常侍是個什麼官?找我幹嘛?李邱民對劉德順說:“有請。”

一名相貌俊秀、衣著光鮮的中年人來到李邱民麵前,躬身行禮:“臣內侍省常侍邊令誠見過郡王。”

李邱民:“邊大人不必客氣。”

“臣惶恐!臣萬死!”邊令誠突然跪在地上。

李邱民在大明宮住了數日,大致知道唐代官員麵見郡王不必下跪行禮,四品及以上官員麵見太子也不必下跪行禮。這家夥發什麼神經?李邱民心中納悶,見劉德順不停向自己遞眼色,不明所以的對邊令誠說:“請起。”

邊令誠站起身,低頭稟告:“臣奉高總管之命,領郡王參觀王府。車馬已備妥,正在殿外候命。”

李邱民:“有勞邊常侍。”李邱民沒有再以大人稱呼邊令誠。

邊令誠:“能為郡王效力,臣十分榮幸。”

李邱民來到殿外,看到一輛豪華的馬車,車前立著四匹高頭駿馬,泛著光澤的棕黑色皮毛看不出任何色差。

邊令誠對李邱民說:“郡王,請上車。”

劉德順扶李邱民上了馬車,邊令誠騎馬在前領路。

馬車沿著太液池湖岸行進了許久,來到一座高大的城門前,十餘名全身甲胄的兵士守衛在此,門樓上有一匾,上書“左銀台門”。李邱民此刻有些興奮,心想出了這門應該就是繁華的長安城了。出乎李邱民的意料,城門外並不是熙熙攘攘的大街。

馬車出了城門,經過一段空曠的大道,來到一座威嚴的官署門前,匾額上寫著“左羽林軍”。八名衣甲鮮明的侍衛騎馬迎上來,護衛在馬車左右。

馬車繼續前行,視野很快變得開闊起來,遠處有成片的樹林。大約走了一刻鍾,又一座城門出現在眼前。李邱民心想:這回該進城了吧。穿過城門,眼前的景象再次出乎李邱民的意料,馬車進入一條筆直的通道,通道寬十餘丈,兩邊都是高大的城牆,路上沒有其他車馬,異常安靜。李邱民有些緊張,心想:這是什麼鬼地方?

馬車繼續前行,停在一座關閉的城門前。邊令誠亮出令牌,守門兵士緩緩打開城門,李邱民聽到了久違的市井喧鬧聲。馬車進入一個方形的甕城,通過一座巍峨的城門,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街呈現在李邱民眼前,李邱民不禁感歎道:“好寬的大街!”

劉德順關心的問:“郡王,您怎麼了,這通化門大街一直都是這樣寬的?”

李邱民回答:“沒,沒什麼。”

劉德順低聲說:“剛才在宮裏,您怎麼稱呼邊常侍大人?”

李邱民好奇地問:“有什麼不對嗎?”

劉德順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李邱民:“郡王,您真的沒事吧?”

李邱民不明所以的回答:“我好好的,能有什麼事。”

劉德順低聲說:“您口中的大人,那可是太子殿下,這玩笑可開不得啊。”

“大人?太子?!”李邱民後來才知道,“大人”一詞在唐代專指父親,稱呼各級官員一般用姓加上官職。

李邱民坐在馬車上,見大街上車水馬龍,十分繁華。馬車行進的這條通化門大街寬達百米,比北京天安門前的長安街還要寬,路中間供馬車行駛,街道兩旁種植高大的槐樹,路人在樹蔭下前行,交通井然有序。馬車前行不久,轉入一條相對較窄的街道,街口立著一座牌坊,上麵寫著“興寧坊”。

馬車停穩,邊令誠下馬來到車前,回稟道:“郡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