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現在人們都知道:優生優育要從胎兒期開始著手,諸如補充各種營養素,適當參加一些運動,增強孕婦的體質,保持心情安寧和愉快等等。然而,最近在醫學研究表明:上述這些準備工作,應當再向前推移,在婦女懷孕之前就要做好種種準備。那麼懷孕前夫妻要作哪些準備呢?第一,孕婦要了解自己的體重。如果體重低於標準值,應當增加飲食量,使自己體重達到標準值。這是使胎兒獲得正常生長、發育的最基本條件之一,也是使婦女懷孕後體重逐漸增長、達到孕前體重的120%的保證。反之,如果你超重了,則應當想到,懷孕後由於胎兒發育的需要,你的體重仍會繼續增加,而過於肥胖的孕婦容易發生某些妊娠合並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所以體重超過正常值的婦女,懷孕前最好先減肥,待降到標準體重時再懷孕。第二,準備懷孕的婦女,應當積極貯存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如鐵和鈣。可進食牛肉、動物肝髒、綠葉蔬菜、葡萄幹和富含礦物質和穀類等以補充鐵;進食乳製品可補充鈣。第三,補充懷孕後胚胎發育最初階段所必需的營養素葉酸和鋅。這兩種營養素缺乏在育齡婦女中很普遍。某些先天畸形發育的胎兒也與這兩種物質缺乏有關。富含葉酸的食物有動物肝髒、硬殼果仁、綠葉蔬菜和一些穀物;富含鋅的食物有牛肉、海產品、動物肝髒等。第四,禁煙酒,控製咖啡。吸煙和飲灑是優生的大忌,不但妻子要禁止,而且丈夫也要禁止。在懷孕的初期,胚胎對煙酒的刺激十分敏感。如果得知懷孕了再禁酒煙,可能為時已晚,不如在準備懷孕的階段就戒絕。咖啡是頗受人們喜愛的飲料,但科學家建議準備懷孕的婦女每天飲用咖啡不要超過3杯。當然,除了以上幾點外,孕期保健的有關知識,也是懷孕之前所必需的準備工作。

2什麼季節懷孕好

選擇懷孕季節要考慮多方麵的因素:呼吸新鮮空氣方便與否、穿衣服行動方便與否、瓜果食品豐富與否、病毒感染期能否回避,等等。胎兒的大腦皮層在孕期的頭3個月形成,4~9個月發育最快,這時需要足夠的氧氣和營養。所以,最好把這一時候安排在夏秋季,孕婦便可以多在室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若在秋天,還有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上市,孕婦可以充分地補充營養。四五月份氣候適中,氣溫變化小,風景宜人,給產婦分娩、哺乳和產後身體恢複、嬰兒的生長發育都能帶來很多的方便。所以,從這一角度看,八九月份即夏秋之交也是懷孕的較好季節。冬末春初是流行病猖獗時期,病毒性傳染病多。病毒可以引起胎兒的先天缺陷,而懷孕的頭3個月又是胚胎的敏感期,若受病毒感染,容易導致畸胎。所以,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最好不要在冬末春初懷孕。綜上所述,夏、秋季節懷孕,可使胚胎在3個月時避開流行病毒感染,又有利於孕婦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氣,還有大量的水果蔬菜供應,以保證母子合理的營養結構和營養供給。春季分娩為產婦和嬰兒提供了良好的恢複和生長的氣候條件。所以,夏秋季是最理想的懷孕季節。

3什麼年齡懷孕最好

那些不急於馬上生兒育女的新婚夫婦,應該在結婚後幾年生孩子好呢?這裏根據夫妻雙方的年齡和工作、經濟、身體等多方麵狀況而定,但這些條件當中最重要的是妻子的年齡。因為妻子的年齡直接關係到將來胎兒的健康及分娩的順利與否。現在我國積極提倡晚婚晚育,但對晚育要有正確的理解和適當的掌握,並不是說生孩子越晚越好。從我國的情況來看,青年夫妻結婚以後2~3年再生育,有利於控製人口增長。從個人和家庭來說,婚後晚育有段緩衝的時間,有利於年輕夫妻的健康、學習和工作,在經濟上也有個準備。一般認為,女子在24~29歲是生育的旺盛時期,生孩子比較理想,而在身體最健壯的25~26歲時生育最好,生育年齡過晚,對母親或孩子都有不良影響。具體來說,女子生育年齡最好不超過30歲,最晚不要超過35歲。醫學上把35歲生第一胎的產婦稱為高齡初產婦,高齡初產婦妊娠期發生各種合並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如容易引起高血壓和糖尿病。35歲以後生育第一胎,由於產道和會陰、骨盆的關節變硬,生產時子宮開口較慢,分娩時間延長,容易造成難產。35歲以後生育的婦女,其畸形胎兒或先天性愚形兒的發病率比30歲以前的產婦明顯增加。當然,也並不是說每位高齡初產婦妊娠和分娩都會發生問題。不過,超過35歲的婦女妊娠後,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得到處理。從優生優育角度來考慮,準備生育的年輕夫妻,最好將生育的年齡安排在女方30歲以前。

4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懷孕了

妻子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懷孕了呢?以下這五個方麵均是“有喜”的信號。1基本體溫升高基本體溫升高後不降,是受孕後最早的一種現象,因此,要想盡早地判斷自己是不是懷孕了,應該堅持測試基本體溫。2閉經月經過期不來,稱作“閉經”。生育年齡的婦女,除懷孕和哺乳期以外,大約每隔二十天至三十幾天,兩個卵巢交替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排卵。如果卵子在輸卵管的膨大部遇到精子並與之結合,月經便不會再來潮了。所以,月經比較規則的已婚婦女,有過性生活,並且沒有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出現閉經,首先應該考慮是不是懷孕了。3早孕反應早孕反應是母親為腹中小寶貝作出的最早的自我犧牲。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以後,使孕婦難於一下子適應,因此,孕婦在閉經40天左右,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嗜睡、食欲不振、厭油膩、喜酸辣等早孕反應。對此,孕婦及丈夫、家人都不要過於緊張,要保持精神放鬆,心情愉快,睡眠要充足,飲食要合乎胃口。4乳房改變如乳房發脹、觸痛,乳暈範圍逐漸增大,顏色加深,乳頭變黑、隆起。5小便次數增多由於胎兒的生長,使子宮體不斷增大,向前壓迫膀胱,所以孕婦的小便次數增加。當你覺察到這些征兆時,就應該去醫院檢查。

5怎樣進行胎教

所謂胎教,就是控製母親內外環境,避免不良刺激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使後代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進行胎教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精神愉快,不要思慮過度,情緒不可經常激動。常聽音樂、看畫報等很有好處。(2)要注意冷暖,特別要避免外感發熱性疾病。因為身染流行性疾病對胎兒危害最大。(3)要講究營養。孕婦飲食得當,營養豐富,並有節製,對胎兒生長發育極其有利。(4)要勞逸結合。懷孕之後,應經常保持適當活動,才能使氣血調和,分娩順暢。但也不要過度用力,如幹重活或參加激烈運動,以免母體受損,胎兒先天不足。(5)要節製性生活。妊娠早期,同房容易引起流產;妊娠晚期,同房可招致早產,或小兒出生後易患疾病。(6)要防外傷,禁絕射線,避免強烈振動、壓力、噪音等。外傷可使胎兒受擾,形成流產或早產,或出生後患驚風、癲癇等病。(7)要慎用藥。很多藥物孕婦用後,可以通過胎盤運送到胎兒體內,可能有致畸作用或其他損害。如四環素類藥物,可致骨骼發育障礙,牙齒變黃;鏈黴素等可致先天性耳聾、腎髒損害;巴比妥類可致指、趾短小,鼻孔通聯;各種激素可致畸形;抗癌藥可致畸形、死胎。此外,大量中藥,如毒性藥烏頭、附子、南星、野葛、芫花、斑蝥、砒霜等,破血藥水蛭、虻蟲、麝香、瞿麥等,攻逐藥牽牛、巴豆、皂莢、冬葵子等,妊娠期間要少用或不用。因病用藥,要請教醫生,能不用的盡量不用。(8)要戒除煙、酒。(9)要安靜待產。臨產前,要安靜、穩定、不慌不躁。